书城社会科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17608400000009

第9章 教师仪表礼仪(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航标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民族文化的承接者。教师这个职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常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塑造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教育并不像机器生产产品那样有统一的标准,而是需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基础、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并且这种教育和教学是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心的转化,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教师的工作时间一般是很长的,尤其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不止八个小时,有时,教师半夜还得送学生去医院看病。因此,教师这一职业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为特殊的职业。

第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表现在成果的特殊性。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否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在学校中是看不出来的,尤其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隐性的东西是无法用任何手段来测量的。它需要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的工作中才能表现出来,因而对于教育的评价以及对于教师的评价,如何仅仅以可见的分数来衡量是不行的,至少说是单一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果需要在很长的时期内才能够显现出来。

由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因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形象,尤其注意平常的一些仪表仪态,应该想到自己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特殊性。

前面一节我们涉及了教师的仪表,这节我们主要是来探讨教师仪态的重要性及其规范。教师的仪态指教师行为举止,如目光、站姿、手势等方面。

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一、目光

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慌乱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目光和眼神是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交流手段,一方面能透过学生的眼睛洞察其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是在认真思考还是心猿意马;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会利用自己的眼睛,对学生实行心理控制。教师的目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能赢得信任

教师课堂上的眼神,首先要给学生一种信赖感。呆滞的眼神给学生的印象是智力欠缺,难以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而焦躁的眼神则使人感到此人缺乏自控能力,不太沉着老练。教师双目炯炯,能振奋学生的精神;两眼无光,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

(二)要协调一致

教师眼神的变化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眼神也要随之变化,如果自始至终只用一种眼神,会给学生以呆板单调的印象。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配之以适当的眼神,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讲到高兴的事情时,教师要表现出眉飞色舞,眼神温暖惬意;而教到比较严肃、悲伤的话题时,教师的目光则宜端庄、沉重。

(三)要顾及四周

注视可以表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尊重。教师在上课时对某学生注视较多,这个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而专心听讲。而教师对另一个学生连看也不看一眼,他会认为教师对他很蔑视。教学实践经验证明,上课时,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在学生身上转移自己的目光,不要只停留在个别学生身上。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和他进行不间断的个别谈话,这样就可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现实中,有的教师上课时,视线长时间地停留在一点上,而不会运用巡视的眼神顾及四面八方,照顾全班学生,好像他不是在向全体学生讲课,而只是对某几个人讲课。有的教师视线老盯着讲义、天花板、窗子等,不能正视学生,这些都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因此,要做到目光照顾到班上每个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就要学会调整角度,照顾到各个方面。

1纵向角度

这是指教师视线上下线角度问题。教师视线太低,只能看到前几排的学生,照顾不到后面大多数学生。眼睛仰视,又会使学生感到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所以,教师视线过高或过低都不好。正确的方向是眼睛保持平视,并且把自己的视线落在教室中排偏后的学生身上。据研究,目光接触能补偿空间距离形成的沟通障碍。教师把视线放在偏后的位置上,既可弥补与后排学生因空间距离带来的沟通缺陷,也不会使前排学生受到冷落,因为他们知道,尽管这样,他们仍然处于教师视线范围的覆盖之内。当然,这是一个基本视点,在讲课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变动,顾及前、中、后各排的学生。

2横向角度

这是教师视线的左右角度问题。教师在上课时,绝不要长时间地把视线停留在某一点上,应该从左边扫视到右边,然后再从右边转到左边。当然也不要像摇头电扇那样有规律进行,要尽量做到自然扫视。有的教师上课时总是倾身对着学生,这样照顾不到多数学生,这样的习惯应该改掉。

(四)调控学生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用目光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教师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教师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的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双方距离较远时,可用眼睛加强思想感情的交流,如当某个学生对一个问题犹豫不决,而教师又无法用语言指导时,可以用眼神及其他形体动作鼓励其积极行为。

(五)接受反馈

教师上课,一方面向学生输入信息,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种种表现发出反馈信息回传给教师,教师可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地、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巡视学生,注意学生出现的各种反应。

(六)注视恰当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注视行为。不同的注视行为对师生交流的性质和交流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教师批评一个犯了错误的异性学生,当这个学生来到办公室,我们应该采取哪种注视行为呢?如果采用社交注视(看着他的眼和嘴之间),那么,尽管讲话是非常严肃的,但这个学生也可能在听你讲话的时候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态度,这样就会削弱教师有声语言的严肃性。如果采用亲密注视,那么,会使对方感到窘迫,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话产生抵触情绪。在此情境中,如果教师看着学生脸上的眼和前额之间,再加教师的有声语言,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影响,而且看上去也会显得严肃认真。对此,学生既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也不会漫不经心,相反,教师对他的教育和帮助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表情

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把人的复杂内心活动像镜子一样地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

教师走进教室,不可能老是板着面孔,要讲究表情。俗话说,“诚于中而形于外”,“喜即形于色”。不同的表情会给学生以不同的影响,当教师“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时,学生会心情愉悦;当老师“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时,学生也会精神振奋;假如教师“面色铁青”、“冷若冰霜”,学生便惊恐、紧张;假如教师“蹙额锁眉”、“思绪万千”,学生就会忧心忡忡,百思不解……由此可见,教师的表情太重要了。

在面部表情中,眼睛的表情更是举足轻重。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在《笔记》中说过“眼睛叫做心灵的窗子”。我国古代的孟子在《离娄上》中也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这些都充分说明,人的眼睛是最能够表达思想情感的,甚至能表达某些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情感。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去讲究表情的艺术,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神呢?有下面五点基本要求:

1要有鲜明感

脸上所表达的情感,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明朗,要能使喜、怒、哀、乐全通过其反映出来,使学生心目中有一个鲜明的印象。笑就是笑,哭就是哭,喜就是喜,怒就是怒;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教师的表情不能老是一本正经、无动于衷。

2要有示意性

教师的表情要能给学生以示意,使学生在教师的表情和目光中感觉到自己应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或启发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时,往往微蹙眉头,发出炯炯有神的目光,这种目光是示意积极思考和准确回答。当教师讲到重点、难点等关键之处时,往往稍作停顿,平瞪双眼,目光扫视全班,这种表情是示意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述上来。

3要有形象性

有些课文在讲授时,教师除语言要形象外,表情亦需具有形象性。即通过仿效和夸张使学生获得具体而直观的感知,如常用微笑表示发自内心的高兴;大笑表示开朗、欣喜;扬眉、昂头表示骄傲;低头、蹙眉表示忧虑、悲哀;圆睁双目、嘴角向下表示无比愤怒;眼视前方、微张口鼻表示渴望等。不仅如此,如讲长颈鹿忧愁时,可以伸长颈部、微蹙眉头;讲猪八戒照镜子时,可以伸长嘴巴,张着双眼,左右摇摆等,教师丰富的表情都能使讲授更加形象生动。

4要有启发性

语言要有启发性容易,表情要有启发性较难。要使学生从你的表情中能加深对教学内容、教师意图、生活哲理的理解,则需教师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次锁眉出发去传递情感和信息,从教师的面部表情这个变幻无穷的“屏幕”去感受、了解那含意丰富的世界,去理解生活中的爱和恨、知识中的正确与错误、人生的思考与追求……教师的表情可以教给学生热爱生活、万事乐观的态度;不断探索、永远追求的精神;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品格。正像哑剧能给人以启示一样,教师的表情也能给学生以启发,这种启发往往又反映在学生是否理解或解答某个问题上。

5要适时适度

丰富的表情固然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但表情要依据教学内容而适当运用,要适时适度,不该笑处则不笑,不该怒处则不怒;该微笑处不大笑,该大笑时不狂笑,该沉默时则沉默,该平静时则平静。不要整节课眉飞色舞,乱作姿态。否则,不但无助于教学,而且会弄巧成拙,扰乱视听,不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理解问题,是不可取的。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如果表现得恰到好处,课堂上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除了精心备课外,还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面部表情。教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面带微笑。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对学生不仅是鼓舞,还是一种督促,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的情绪波动,是会影响给学生的。

三、站姿、行姿、坐姿、位移

(一)站姿

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身体。教师在讲台上的站姿是否优美,其感召力是不一样的。教师的站姿应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印象。

站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对课堂的投入程度。一个教师上课,无论他的课组织得有多好,如果他两手撑在桌子上,无论怎样都会让人感到不那么舒服。有时候,有些女教师上课弄头发,男教师提裤子这些动作,还有一些长得比较苗条的女教师不经意的晃摆动作,这都是不妥的,大家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大家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以前的动作很难看。所谓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姿。两手撑在桌子上,给人的感觉是这个教师非常的懒散。

站姿指教师在教学时静态立定时的姿态。其要领是:身正,即身躯正,重心垂直,不扭腰垮肩;脚稳,即立脚平稳,不歪脚扭腿;头平颈正,不垂头歪脖,颈正直;挺胸收腹,不弓腰驼背,不含胸挺肚。

(二)行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