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禁忌风俗
17621400000018

第18章 教训:子不教,父之过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们的普遍心态,但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却有多种说法。民间大多信赖“管教”二字。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就说是其“管教有方”。俗语称:“子不教,父之过。”又说:“逞子如杀子。”还有“惯儿不孝,惯狗上灶”“国败出妖,家败出娇”的说法,都是禁忌养儿不管教的。管教的方式,民间主张体罚的较多,所谓“棍头出孝子,娇养是逆儿”“不打不骂不成材”。小孩有过失,非挨一顿打不可。但体罚也有所忌讳。一般说来,打孩子只能打屁股,不能打上身,更忌讳打头、打脸。否则会“打傻了”,或者打得脸皮厚了,更不好管教。打孩子的器具忌用尺子。俗以为尺子是量长短的,恐怕用尺子会妨碍其长个子。民间还忌讳在年节期间打孩子,尤其是正月初一日,更不能打。平时吃饭时也不能打,否则于家事、年景不吉利。

旧时,民间所谓的学问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认字;一个是识数。这些都是要靠先生教的。家里的责任是注意不要让孩子失去了这种学习的基本天赋。为此要孩子从小遵守许多禁忌。

比如,小孩子禁忌捉麻雀,不然,写字的时候,手要发抖。大约是由于麻雀的“麻”字和手麻可以形成通感而引起的忌讳。又忌小孩子捅屋里的燕子窝,据说捅了燕子窝要瞎眼的,眼瞎了也就不能读书了。台北一带俗忌小孩在砚台上写字,否则以为将来不能识字。

小孩子禁忌数星星的习俗,在全国都很普遍。天气晴朗的夏夜,繁星点点,小孩子们爱数着玩。这时大人总要告诫一声:“小孩子不能数星星,长大了不识数!”小孩子也不能玩米,更禁忌小孩儿数米粒,否则,也是说长大了不识数。看来,小时候不能数数目太大的东西,不然,数来数去“数不清”,就会一辈子成“糊涂虫”了。

幼儿喜爱模仿,但模仿口吃的游戏却做不得。俗以为小儿模仿口吃会真的成为口吃。尤其是在阴天下雨打雷时模仿口吃,一学就会,而且很难再纠正过来。如果得了口吃病,说话不利索不说,书也肯定念不好了。

出于对“圣贤书”的看重,民间有“惜字纸”的说法。小孩子不能乱撕字纸,更不能用字纸擦屁股。否则,俗以为会得罪“圣人”,亵渎“学问”,是不能学得好的。

民间祭祀祖灵神明的肉、菜、饭,忌讳让小孩子吃。据说吃了影响记忆力,长大好忘事。如果读了书记不住,挨老师打板子不说,也难成材。

旧时,入学没有严格的年龄规定,这方面也靠禁忌规范。俗以为男孩入塾,以单数为吉,常在五岁、七岁时入学。俗称“男忌双,女忌单”;又有“男阳忌双,女阴忌单”的说法。北齐时,李浑弟绘,六岁愿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约弗许。绘伺其伯姊笔牍之便,辄窃用,未几通急就章。如此,则其俗由来久矣。台北小儿入学,宜孟仲月,不宜季月;忌破闭日及四废日,也体现了民间重视教育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