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17624500000049

第49章 马拉松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伦敦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24岁的女运动员提基·格拉娜以2小时23分07秒获得女子马拉松项目的冠军,并创造了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项目的新纪录。埃塞俄比亚在长跑运动上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在近三十年里,埃塞俄比亚培养出诸如海勒·格布雷希拉西耶、德拉图·图鲁等一大批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根据本届奥运会官方网站提供的名单,在埃塞俄比亚34名参赛选手中,有近三十位运动员参加的是长跑项目。

作为一项挑战极限的运动,马拉松一直为许多体育爱好者们所喜爱。在像马拉松这样的长跑运动中,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一群人一起跑步时,运动员的成绩要比自己单独跑步快得多。同样的现象在直行车、游泳、赛艇等项目中也存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解释呢?

社会促进效应

一个多世纪前,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进行了社会心理学史上的首次实验。他召集了40名小孩,把他们分为两人一组和单人一组,要求他们各自完成在渔用卷轴上绕线的任务。结果发现,两人一组中的小孩的速度要比单人一组的速度快得多。这种个体的任务绩效因他人在场而有所提高的社会现象被称为社会促进效应。

其他心理学家们的发现也证实了特里普利特的发现。1920年。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做了一个实验:他让9名实验参与者在不与别人竞争的正常情况下,对内容相同的短文写出反驳意见。结果发现:从完成作业的数量上看,多人一起做比个人单独做效果好。达西维尔也通过实验发现,他人在场能提高做简单乘法和划出指定字母等简单任务的速度。此外,社会促进效应也发生在动物身上,拉尔森、拜耶等学者发现,当有同类在场时,蚂蚁能挖出更多的沙子、老鼠交配行为更活跃、小鸡的食欲会更旺盛。

但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他们发现,在学习无意义音节、走迷宫游戏和计算复杂数学题上,他人在场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有同类在场时,蟑螂、鹦鹉、金丝雀等小动物在走迷宫这个任务上也没有单独时要好。

这两种矛盾的研究结果让许多心理学家们感到迷惑,他们不禁开始怀疑社会促进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从1940到1965年,有关社会促进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大家始终找不到一个对其中矛盾的合理解释。

扎伊翁茨:激活能促进优势反应

对我而言,一个好屋子就是坐满人的教室了。如果只有100名学生来听课,我和学生都会觉得很乏味。

——康纳尔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

1965年,社会心理学家扎伊翁茨终于揭开了这个谜题。他利用前人发现的一项成熟的心理学定律——激活可以促进优势反应——来解释社会促进效应。所谓激活,是指个体由于外界刺激下而引起的一种心理兴奋状态。优势反应则类似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定式,是个体在长期的任务解决过程中形成的习惯的优先反应。

扎伊翁茨指出,人们会因为他人在场而被激活,从而促进优势反应。在像绕线、做加减法等简单任务中,优势反应往往是正确的,因此人们的任务绩效得到了提高。而在走迷宫、计算数学题等复杂任务中,优势反应往往是不正确的,人们的任务绩效自然也就降低了。

扎伊翁茨的解释是如此的简单而完美,导致许多人感叹:“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其实许多重要的发现就是这样——发现是人们都看见却没有思考过的东西。

自扎伊翁茨之后,社会促进这一研究领域再次兴起,随后的一些实验也再次证明了扎伊翁茨的解释。亨特和希勒里在一项迷宫实验中发现,他人在场时,实验参与者通过简单迷宫的时间会减少,通过复杂迷宫的时间会增加。迈克尔等人发现,在一个学生社团中,技巧熟练的桌球手(单人击球成功率为71%)在有观众时成绩会更好(达到80%),而刚出道的桌球手(单人击球成功率为36%)在有观众时表现会变差(降低到25%)。这是因为对于熟练的选手而言,击球更熟练更简单,而新手则相对要觉得难一点。

竞技体育界一直存在着主场优势这一现象。在对加拿大、美国和英国举行的一项涉及8万个体育赛事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主队的获胜率达到了60%。扎伊翁茨的发现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比赛所需的技能都是他们熟练的,因此,在观众们的加油声里他们的表现会更出色。

而更常见的情景是,一个成绩优异且对学习内容熟练掌握的学生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可能会比平常发挥得更好,而老师叫一个对内容生疏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可能会张口结舌,给出比原本自己掌握更差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会被激活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被激活呢?心理学家们给出了3个答案。

(1)他人的评价

科特雷尔指出,有他人在场时,我们强烈地希望知道他们对我们的评价,这种欲望会激活我们的状态,从而影响表现。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科特雷尔做了一项实验,他发现,当观察者的眼睛被蒙上时,实验参与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促进作用。在另一项实验中,测试了一位长跑运动员在一位女士在场时的成绩,结果发现,女士面对他时,其成绩比背对他时要更快。

(2)分心

桑德、巴伦等学者指出,在有他人在场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分心,注意力会在他人和任务之间不断摇摆。这种摇摆使个体的认知系统负担过重,从而产生了激活作用。

他们用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他们发现,即使人不在场,一些分心物的出现,如突然的灯光照射和声音刺激等,也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

(3)纯粹在场

不同于前两者的看法,扎伊翁茨认为即使没有对他人评价的担心及分心因素,他人单纯地在场也能产生激活。扎伊翁茨称之为“纯粹在场”。他指出,许多人都会因为与他人一起赛跑而被激活,即使一起跑步的人并不是竞争对手。高德曼1967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说法。他让实验参与者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去选择喜好的颜色,实验参与者的选择并无好坏之分,自然也就不关注别人的评价。但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参与者依然被激活了,他们对颜色的好恶程度有所增强。

社会促进效应在管理上的应用

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企业经营者就开始利用社会促进效应了,他们提出了班组作业的工作方式,通过班组作业让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竞争的伙伴关系,使员工在相互间的接触中产生持续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现如今,为了更好地凸显“社会促进效应”的作用,许多公司倾向于采用公开性的大办公间。即使是在员工从事管理与技术等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时,人们也只不过是使用透明隔板来相对隔离。这种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员工群体在办公空间上的集中性,借以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社会促进效应的产生也有其局限性。一个群体能否产生促进效应,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的默契和合作程度。企业管理者一旦运作“群体”不当,就可能产生遏制作用,其效果自然也是负面的。

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奥尔波特所指出的那样,他人在场对完成大多数任务起促进作用,而对完成某些任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