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同学鲍鹏山的雅意,约我写一篇关于余恕诚老师的文章,我欣然答应了。虽然我没有事中国古代文学为专业,大学毕业后无缘继续跟随余老师作唐诗研究,但是大学三年级选修余老师的《唐诗研究》课程,让我感知到唐诗的体温,领悟到文学研究的真谛,促使我在为人治学的道路初途,就朦胧地意识到,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一代学人,必须努力挣脱宏大历史叙事的霓裳衮装,回归普通人的精神自由与全面发展之人性真善美的学术立场。
选学余恕诚老师的《唐诗研究》课程,是我们经过斗争赢得的学习机会。作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级的学生,到三年级的时候,逐渐感觉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乏味和学习的困顿,于是,有消息灵通者提议我们要向学校抗议,调换任课教师。那是1984年前后的日子,记忆中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轰轰烈烈。中国女子排球队比赛赢了,我们看罢电视转播就回寝室操起脸盆和雨伞,激动地敲打起来,咚咚咚地跑下楼梯,迅速结集,汇入游行示威的队伍,有旗帜,有标语,呼喊爱国热情的口号,走出校门,沿着大街,去鼓动其他高校里的学生们,一直游到双腿发软才尽兴而归。寝室里的电灯早已熄灭了,我们还要搬出方凳子,就着走廊路灯昏暗的灯光写日记,抒发爱国的情思感想。女子排球,男子足球,他们在国际比赛中,赢了,我们要游行以示威;输了,我们也要游行以明志。印象中,大约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上街游行的频率非常高,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用抗议、斗争的方式来表达意见。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段教学中,对于心潮久久不能澎湃的不满,一人高呼,即刻引起众声响应。我们写成抗议书,提出条件和要求,集体签名,正式提交校长办公室。很快就有专人悄悄地找到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上上级同学闹得这位老师下课,正好学校另有文字工作需要编写,上一级同学又闹得这位老师下课,我们总得让这老师有碗饭吃吧……阿弥陀佛,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还能怎样?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们也要讲一点最起码的校园人道主义吧!
我们这些学生代表们,大部分年少气盛,本性纯真,你来硬的,不怕;你来软的,我们就服帖了。最后,达成协议,容许这位老师把中国文学史唐代部分课程讲完,作为补偿,下学期另外安排余恕诚老师教学《唐诗研究》选修课。
阿呜,我们妥协了!乌拉,我们胜利了!
等到余老师正式给我们上课,我是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早早地来到教室,选择一个靠近讲台,也靠近女生的座位,准备好洁净体面的笔记本和书写流畅的钢笔,静静地恭候着余老师清雅狷瘦的身影。余老师讲课声音不高,有些温婉,有些柔绵,但说的都是自己的话,谈他自己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感受。这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就显示出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我们共同面对唐诗这样一座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高山。这种谦和的教学姿态,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很低调。真正的低调,不是作秀,而是知道天高地厚,能够拿捏高低轻重。谦和,更是谦谦君子的为人处世风格。课程内容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风格为划分,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解读,阐释积淀在诗歌篇章字句里的艺术特色、审美意境和社会文化因缘。王勃、骆宾王诗歌里的少年青春气息,张若虚作品里的盛世临近前夜的氤氲境界;李白、杜甫举手投足之间所彰显的盛唐气象,边塞诗里的人生风骨,田园诗里的生活境界;郊寒岛瘦的时代美学意义……呵,唐诗,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蕴藏着中国人堂堂正正的泱泱大国气象。余老师以自己对于唐诗的阅读经验感受为基础,寻求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融通、精神愉悦、审美升华,也启发着我们对于唐诗的心灵感知。因此,他实现了文学批评的个体审美经验对于理论教条的突破,初步完成了审美主体的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之建构。这样的唐诗研究见才情见功夫,这样的文学评论见胆识见智慧,这样的课堂教学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唐诗,举凡中国孩子哪个不会背诵几首呢。可是,从中学到大学课堂上,此前我们所接受的关于唐诗的分析讲解,我们所看到的文学史教材和评论文章,几乎都是什么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阶级斗争观点贯穿始终,唐诗美妙的音律和温润的内涵,还有真善美的审美意境,都荡然无存,学习研究竟然蜕变成了索然寡味的案牍劳形。那样的唐诗教学和研究,实际上沦落为某种阶级斗争学说的附庸和图说。三生有幸,在我们大学三年级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能够聆听余恕诚老师的《唐诗研究》课程,能够让我们挣脱束缚,破茧而出,重新恢复了文学欣赏的审美能力,开始审辨文学研究应该走什么路,文学事业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回归普通人的精神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性真善美的学术立场,是我在余老师唐诗教学中获得的最大教益和启示。
大学四年级写作学位论文时,我选择的课题是中国现代化文学中的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研究,从剧本里时时闪烁的熊熊燃烧着的“火”的文学意象分析入手,透视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生死关头,所爆发出来的那么一种为了拯救危亡、破除沉疴、起死回生的民族精神,药治不了用铁,铁治不了用火,凤凰涅槃,民族新生。写作中,我有无数次感动,字里行间灌注了我作为这个民族子孙对抗日战争那个特殊时代的心灵感知。我开始在学术研究中寻求建立自己的主体精神意志,尝试着用自己的声音语调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
大学毕业后,我考取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留在母校读书。晚饭后的散步时间,我听跟随余恕诚老师攻读唐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沈文凡君说,余老师要求他们三年时间内必须跑步进入唐代社会。我耳为之一聪,心为之一亮。研究唐诗必须进入唐代,意味着知人论世,感同身受,将学术研究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语境之中,磨炼出一颗敏于感受的心,融通古今,联结学术与人生,体察日常生活里的社会人文,让文学研究成为我们参与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
沿着这样的学术路数,我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领域苦苦追寻,并由文学研究转入社会文化研究。很多时候,我非常羡慕胡传志、沈文凡、鲍鹏山们,他们仅仅是因为专业的关系,就可以整日整夜地游卧啸哦在唐诗这样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享受着丰厚富饶的精神世界,尤其是鲍鹏山那厮曾在电话里那么矜持地说,如果可以选择,他情愿生活在唐代,大约9—10世纪的中国。我没有这个福分,学习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命苦。地盘再扩大一点,20世纪中国文学,都没有出现真正世界级的文学大家及其作品。近现代中国社会一百年,有哪个时段、哪个地点可以安顿我的灵魂呢?没有富含美学品质的文学作品,我还能够审什么美?我还做什么审美研究呢?面对战乱饥荒频仍,浮躁欺诈横行,满地苍凉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世界,如同面对一棵营养发育不良的矮树,只有追寻导致如此生长状况的土壤气候环境原因,裨以让后来者知晓此路坎坷,知道此境不佳。于是,我沿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河流,不断回溯,努力探寻河道变窄、流量变小,以至于局部断流、河床裸露的原因。我时常在内心深处感受着处身干涸的河道,欲哭无泪,欲呼无声的痛楚。
这是历史的宿命,我们别无选择,敢于正视才是可能改观的前提。
离开母校安徽师范大学近二十年后,去年此间,也是承蒙鲍鹏山的盛情,赐知余老师大驾光临沪上,邀约部分同学雅集黄浦江畔之喜多屋。我算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坐在余老师的对面,再次聆听那温婉恬静的声音,幸福是加倍的。说着说着,余老师会支其双肘,安然地注视着窗外浦江对岸外滩的灯光夜景。我掏出照相机,抓拍下一组凝聚着我记忆中历久弥新的关于余老师精神气韵的照片,过后将电子版本呈送,得到“这是我最满意的照片”的鼓励,我心为之更加温暖。
终生感念尊敬的余恕诚先生是我的老师,衷心祝愿尊敬的余恕诚先生健康长寿!
2008年11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