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17631500000030

第30章 实施适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6)

阶段项目11.111.1111.12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研究准备

草拟研究计划——

组成研究团队——

深入文献探讨——

研究实施

相关议题的探

究与厘清——

评价表设计——

实证研究——————

反思与回馈——————

报告撰写

资料整理———————

撰写报告——

二、观察分析

1.问卷调查与课例回顾

(1)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调查问卷(详见附件一)。

(2)上海市黄浦区结合《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在学习表现评价方面曾做过一些思考与实践。主要是关于学习表现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观察记录法、即兴评价法和作业展示法等(详见附件二)。

(3)区公开研究课(详见附件三)。

2.综合分析

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能力”目标评价的特点:(1)有正向评价意识,但缺少具体评价内容。大部分课堂中,教师能坚持正向评价原则,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因为对方法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内容究竟包含哪些心里没底,所以评价内容笼统不明确。

(2)有多元评价主体,但没有“差别对待”。大部分课堂中,教师能吻合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可是因为过于注重形式,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

(3)有多种评价手段,但容易“整齐划一”。大部分教学设计中,教师会有意识地设计各类活动作业,如调查表、访问单等,再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并将其存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以此成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评价依据。但评价较多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对如何就学生在方法与能力方面不同的变化进行适切性、发展性评价明显不足。

三、文献收集

1.学者看法

Hartooniar和Laughlin等学者们认为社会领域重要的能力包含下列四类:

(1)求知探究能力:求知探究能力包括寻找资料、资料分析解释、资料评估及后设认知等能力。

(2)批判思考与决策能力:由于此种能力强调学生能用周全合理的方式分类、诠释、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讯息,以利个人和社会做较佳的决定。

(3)团体互动能力:此能力包含能表达和支持个人在团体中的合理信念,确认团体成员伦理责任,协调冲突和差异等。

(4)社会参与:参与社会服务及公民行为,实际为社会做出贡献。

2.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科目标

从表19中可见,资料处理运用等研究能力,批判思考、价值判断等作决定能力,表达沟通等团体互动能力及进一步参与社会生活或行动等能力,都是部分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科领域所重视的能力。其与212年本学科课程标准修改中的方法与能力目标(暂定)“具有初步的观察社会、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等探究能力,判断是非、辨别真伪和一定的行为选择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等”不谋而合。

表19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科的过程目标

国家或地区美国澳洲日本中国台湾地区

过程

目标

获得资讯(阅读、学习、寻找资料、运用网络)

组织及运用资讯(思考、决策、后设认知)研究批判思考实地调查使用地图分析原因、判断

应用所学研究、创造、处理资讯

批判思考、价值判断、解决问题

人际与社会参与(个人、团体互动、社会参与)团体互动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合作、负责表达、沟通合作、负责

社会参与、做理性决定、实践

在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内容后,就其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完善,课题组进行相关研究。

四、实证研究

课题组借助区教研活动平台,发挥基层优秀教师的作用,利用他们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选择方法与能力目标中判断是非、辨别真伪和一定的行为选择能力为研究内容,立足高年级段,以学生自评作为主要评价方式。

1.实施步骤

(1)课前基于学生方法与能力的起点与教材内容设置相匹配目标;

(2)课中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并实施目标评价;

(3)课后评析反思,进一步形成学生方法与能力目标自评表,完善评价方式。

2.课例呈现

课题:“爱管‘闲事’”——小学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七册课前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2)小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能参与讨论;

(3)部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基于此,执教教师有意尝试开展道德思辨活动,制定的方法与能力目标:在道德思辨中了解一些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和方法。

课堂实录片段:

第五板块——拓展延伸,展开思辨

1.你们真是一群热心的上海小市民,但是有时候,要管好这些“闲事”,还需要自己多动脑筋。

2.(课件出示扶老人图片)前阵子新闻里沸沸扬扬的“扶老人事件”,大家都知道吗?(请学生说一说)

3.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你还会去扶吗?为什么?小组展开讨论。

4.学生交流:

①不扶,一旦揽上身会吃大亏,惹麻烦。

②去扶,老人需要帮助,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尽管可能会吃亏,但还是做了一件好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③妈妈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社会还是少管闲事的好。

④去扶,但是要有旁人作证,不是我推倒的。

⑤我是小学生,不会有人诬蔑我的,再说社会上还是好人多。

⑥先打11和12,等警察和救护人员到达再配合帮助……

5.小结:尊老爱幼一向是我们国家崇尚的优良传统,尽管现在出现了某些做好事却吃亏的个别现象,但是优秀品质就是应该传扬,为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碰到这类的事情,我们还是要管一管的。(课件播放新闻评论“路人无惧被误会”)瞧,有时只要多动动脑筋,我们既能管好“闲事”,又保护了我们自己。

课后探讨反思: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社会的热点问题——扶老人事件的引进,让学生进行思辨,相互讨论,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会怎样做,力求发表自己真实的见解。“扶老人”事件是目前社会上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将这样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放到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目的不是要在短短35分钟的课堂上定下个“对”与“错”,也不是为了解决“应不应该”扶的问题,而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热点争议话题的思考,引起学生在前文“热心公益”认知基础上的一个深思。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最后通过一段新闻评论的报道“路人无惧被误会”,将学生引向人心向善、树立社会良好风尚的正途。同时,也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该怎么管这类的闲事”?

那么学生通过这个是非的判断活动,究竟对他的行为选择能力有什么提高,或者有什么帮助,不得而知。于是课题组在之后的讨论活动,重点落在探讨如何让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上,并设计了相关的表格,见表2。

表2学生自评反馈表

心得与感想:

一、对于这个主题,我原本的立场是。

二、参加完思辨活动后,我(□改变□没有改变)原来立场。

因为学生自评反馈:原本主张“不扶老人”观点的学生(占班级人数1/4),有一半学生改变了立场,因为相信正义,要做有良知的人;而其余3/4主张“扶老人”观点的学生,继续坚持正面立场。

3.研究收获

课题组通过前期的观察分析,中后期的课例研究,就“判断是非、辨别真伪和一定的行为选择能力”目标,提出弹性化评价方式,以期保障教育公平的顺利实施。

评价的公正、公平性并不在于对于任何一个学生都使用统一的尺度,反之,这正是课堂评价的不公平性所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道德判断、行为选择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其生活环境、认识观念、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对于同一问题,各人的观点立场均会不同,此时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中“扶不扶老人”的问题,既有思辨价值,又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照顾到学生是非判断的个体差异。当学生反应“五花八门”时,教师以一段新闻评论的报道来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价值引领,之后再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公平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根本的保障。这样的弹性化评价客观适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品质的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