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17632400000010

第10章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上海“十二五”文化建设(2)

(二)上海都市文化建设缺乏整体的构想与规划。上海在文化建设中,虽然有着比较全面的考虑与规划,但是在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缺憾。《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谈到上海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时,仅仅涉及体制创新战略、精品发展战略、人才高地战略、合作联动战略等;关于上海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仅仅涉及提高市民思想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首先应该有全球眼光,将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中,努力与世界上国际大都市靠拢;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有全国视野,上海应该引领全国文化发展的某些重要方面;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放眼“长三角”,应该发挥“长三角”文化发展的龙头作用;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立足上海市,上海应该将区县文化建设发展统筹考虑。在这样的基础上,构想与规划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三)上海文化发展的政策与策略具有一定缺憾。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国际上许多都市逐渐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政府作为服务性机构保障市民的权益、提供社会服务等成为重要方面,而减少了指令性强制性的规定,政法部门的各行其是,使行政的、法律的职责有着明显的区别,行政方面的事务由政府部门管理,法律方面的事务由法院负责。而在近些年上海文化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人力的投入,都占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部分。在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上海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缺憾,尤其在上海文化建设的政策与策略方面。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虽然显示出政府的强势作用,但是在文化建设政策与策略上,一定程度上忽视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上海文化建设在政策与策略制定方面,应该有全球眼光全国视野,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投身于上海的文化建设,拓展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更大的空间,注重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竞争力、创新意识。

三、上海文化建设的中期、长期目标构想

《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指出:“到2010年,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努力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构建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城市文化新格局,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的城市文化新体制,形成与服务市民、服务全国的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文化新特色,达到与上海率先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相协调的城市文化新水平。”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仅提出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其他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目标比较,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定位缺乏世界眼光。纽约的世界文化之都,巴黎的时尚之都、艺术之都,伦敦的世界文化之都,东京的创造性文化都市,首尔的世界设计之都,既注重历史传承,也注重城市个性,更注重国际视野。上海与国内都市文化建设目标比较,其城市文化发展的定位缺乏城市个性,北京的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天津的文化天津、文化名城,南京的国际性文化名城,杭州的平安杭州、文化名城,重庆的长江上游文化中心,广州的经济中心、文化名城,都注重对于城市特性把握中提出文化建设的目标。上海在“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目标显然缺乏国际视野,也缺少对于上海城市文化个性的分析与把握。

(一)上海“十二五”文化建设目标构想

作为港埠城市、移民城市、商业城市,上海形成了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商业性,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应该建筑在这些基础上。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应确定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

我们在如上的思路基础上,确定上海“十二五”文化建设目标的构想。到2015年,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将上海建设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文化大都市,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中确立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在营造上海文化创新的氛围中确立上海文化多元创新中心的地位,在加大上海商业文化发展中确立上海商业文化发展中心的地位,不仅使上海成为“长三角”经济腾飞的龙头,也使上海成为“长三角”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中心;不仅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也使上海真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十二五”期间,在加快上海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加大上海服务经济产业的科技含量中,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含量,努力打造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形象,真正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构想,充分满足上海市民的文化权益与文化需求。

(二)上海至2020年文化建设目标构想上海至2020年,应该基本建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相匹配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到2020年,上海的文化建设应该基本达到:1.成为与纽约、巴黎、柏林、伦敦、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相媲美的文化大都市;2.成为“长三角”文化发展的龙头,形成“长三角”文化圈发展的整体格局;3.在加快上海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过程中,使上海成为具有国际服务水准的一流城市;4.加强上海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建设成100个和谐快乐文化社区;5.在加强上海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中,打造100个具有国际水准与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产品;6.成为更为开放的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拓展上海文化出版业的快速发展;7.加大上海商业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使上海成为国际有名的休闲之都、娱乐之都;8.加强上海的媒体建设,打造上海成为国际媒体发展之都。

(三)克服体制弱点增强文化软实力

如何克服体制弱点、增强文化软实力,应该是“十二五”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考虑:1统筹考虑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上海在文化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部门之间分工欠明确的弱点,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委宣传部等机构,都涉及文化的管理工作,但是往往有一些重复与牵连之处,形成了分工欠明确、工作重复的现象。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是主管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对全市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实行行业管理。直接或委托有关社会组织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其重点在于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管理,缺乏对于其他文化事业的管理与规划。上海市委宣传部对于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则起重要作用,其麾下的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在上海文化的规划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上海又在探讨是否需要恢复上海市文化局,将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统筹考虑,由文化局主管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规划政策策略等。

2在政府部门加强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时,加大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在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上海市政府始终处于主导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充分考虑在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对于文化建设的投入。应该在制定某些相关政策中,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拓展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和广度,尤其注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激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中,促进上海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3区别公益性文化事业与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法规条例。在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应该努力区别公益性文化事业与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将市民的文化权益问题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联系起来,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给予更为宽容的政策与条件。在确定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制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同的政策,从而确定不同的税收制度与管理条例,在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中,也支持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区别公益性文化事业与非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上海的文化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4加强文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机制,确立常态的优惠政策与策略。在加强文化软实力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缺乏文化人才后备军,对于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上海应该努力加强文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机制,对于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人才的引进,提供一些优惠条件,吸引他们来到上海,为上海的文化建设出力,使他们在上海没有后顾之忧。上海应该设立本土文化人才培养的机制,对于年轻的文化人才的培养,是加强上海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上海应该制定出一些常态的人才培养的规划政策,尤其奖掖那些有潜力的、已做出一定成绩的年轻的文化人才,逐渐把上海建设成文化人才的集聚地,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地文化人才来到上海。

5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规范性,推广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社区是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的文化建设切实反映在社区的文化建设中,社区与市民有着密切的关联,社区文化建设的好与孬决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面貌。近些年来上海的不少社区已经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上海应该总结这些社区的经验与成绩,不仅在实践方法中,而且在理论上提高总结,努力将这些经验推广到上海的各社区中,真正规范上海社区的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6确立文化品牌走出国门的机制,实行优先优惠的政策。近些年来,上海的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上海每年引进了诸多国外的艺术团体到上海表演,活跃了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但是从总体上看,上海缺乏更多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缺乏将更多文化品牌推出国门的作为,今后上海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大步伐,设定一些有关的优惠政策,推出一些有关的激励机制与条例,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产品,将其推向国际文化市场。

7加强世博后上海文化发展的效益与影响,拓展世博会后续的文化发展。世博会是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契机,世博会期间上海扩大了国际影响与声誉。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世博会后上海文化的发展与建设的问题,如何延续世博会的国际影响,如何借助世博会为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动力,上海应该进一步思考与构想,拓展世博会后续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8形成上海市各区县互动的文化格局,打破各区县互不相关的文化规划状态。在中央“十七大”提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后,上海各区县都加大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规划,但是缺乏上海整体的文化格局,基本形成各区县各管各的局面,甚至有的区县处于与其他地区完全隔绝的状态。上海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考虑与设计,应该打破各区县互不相关的文化规划状态,将各区县的文化建设与规划放在整个上海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格局中思考,从而形成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局面。

9注重迪士尼游乐园文化效应,强调在文化规划中的生态问题。崇明大桥开通后,涌往崇明的游客拉动了崇明的消费,但是也对崇明的生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将落户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将会对上海的娱乐消费等带来巨大的市场,但是我们在引进或规划上海的文化游乐园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不能重蹈牺牲环境拉动消费的覆辙,在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保护生态视为首要条件。

结语

上海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国际性大都市,世博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上海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都市,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发展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国际性影响。上海在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其文化建设的已有成就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在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看待过程中,突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文化软实力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真正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

于盈:《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南风窗》2009年第13期。

余玉花:《论文化软实力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3期。

曹京柱:《软实力之忧思》,《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