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17632400000066

第66章 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

世博会历来是展示人类科技成果的博览会。自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始,倡导文明进步、展示文明成果已成为历届世博会的基本理念。一百五十多年来世博会举办的过程中,在现代科技文明创新成果的展示中,不断加强了文化内涵,突出主题的文化色彩、强调展示馆的文化品位,几乎成为举办城市与参展国家的共同追求。世博会已经成为文化展示、文化交流的盛会。

世博会的举办对于承办城市的硬件与软件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城市的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极大地促进上海的文化建设。世博会对于上海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一、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推进上海文化的发展。在上海世博会为期6个月、184天的展会期间,有242个国家参展(2009年9月23日统计)、约7000万人参观。在2010年世博会参展国家馆中,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下,不同国家的展馆设定了不同的主题:和谐城市(德国馆),畅想之洲(澳大利亚馆),宁静祥和(法国馆),创意之光(瑞典馆),文明的果实(捷克馆),让自然走进城市(英国馆),理想之城、人之城(意大利馆),城市与和谐(印度馆),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西班牙馆)等。不同国家展馆展品的陈列,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使上海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客人的到来,又将不同的文化带到了上海,这必定推进上海文化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

二、在中国文化的展示中促进上海文化的建设。世博会的举办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机会。以“东方之冠”命名的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了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各省与直辖市展馆也确定了不同主题:绿色家园,蓝色梦想(广西馆);国之中,城之源(河南馆);都市桃花源(湖南馆);丝路·城歌(甘肃馆);潮涌海西魅力福建(福建馆);齐鲁青未了(山东馆);无徽不成镇(安徽省);中华水塔三江源(青海馆);无限城市(香港馆);山地森林(重庆馆)等,从不同的地域风格呈现出大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促进了上海文化的建设。

三、在上海文化的呈现中扩大上海文化的影响。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是向世界展示上海文化的绝佳机会,在上海馆的设立与布展集中展示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在世博会期间,在上海将举办诸多活动,如欢乐盛装大巡游、舞台剧目演出、“三民”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演绎民俗风情,展示民间艺术)、“年轻的世博”系列活动、社区市民活动、城市特别活动、企业特别活动、大型世博主题秀等,必将在让市民参与世博、让游客走进上海的过程中,扩大上海文化的影响。

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对于上海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个契机,促进上海的文化建设。这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一、应该在加强上海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上海的软件建设。在濒临黄浦江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里,建设世博会不同国家的展馆,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建筑群,成为上海滩新颖的建筑景观。除此而外,上海加大了城市整治的力度,无论是新地铁、新马路的建设,还是城市建筑的修缮、粉刷等,使上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仅在于其硬件,更在于其软件的状况。城市的管理、安全、服务等水平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的基础,机场的服务、宾馆的接待、出租车的接送、商店的营业水平等,已经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必须在提高服务人员本身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上海的软件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应该在上海市民迎世博活动中,注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上海承办世博会是上海市民的荣耀,市民们以极大的热情迎接世博会,迎世博的活动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开展迎世博的活动中,应该注重提高上海市民的文化素质。首先,应该注重使市民们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在宣讲与学习世博的相关内容中,加深对于世博会历史和上海世博会的了解。其次,应该让市民们学习与掌握一些外语的基本问候语,才有可能开展与外国游客的交流。再次,应该了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一些基本风俗习惯,才有可能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在有礼有节的交往中尊重异国的民族习惯,呈现出上海市民的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

三、应该在加强世博活动的有序安排中,建构上海文化之都的形象。世博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世博会的整体规划中,不仅有世博会各国展馆的建设设计,也有世博会活动的构想安排,还有世博论坛、主题活动、文化演艺等系列活动的策划。不仅世博会中国馆与中国地方馆成为外国游客参观的场所,其实包括上海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大商场等也将是外国游客光顾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整个上海都将成为外国游客观光游览之地。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已经得到重视,但是文化之都的特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世博活动的有序安排中,必须考虑如何强化世博活动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注重考虑如何建构上海文化之都的形象。在世博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强化其文化内涵,在主题活动、文化演艺活动、社区活动等安排中,应突出文化内涵与色彩,为建构上海文化之都的形象尽心尽力。

即将于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世博会,在为期6个月的展览中,将有七千万游客来到上海。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蕴涵着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五个副主题,上海世博会将呈现各国文化精华的浓缩,将呈现出不同文化的展示与接受。抓住上海世博会的契机,在生动阐释世博会的各副主题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加快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