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7632500000032

第32章 张继(一首)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人。天宝十二载(753)进士。曾佐戎幕,又为盐铁判官。大历末,入朝为检校祠部员外郎。死于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他的诗大都自然清远,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景物如画层次分明

——读《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唐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是历来传诵的名作。枫桥,在今苏州西郊。因为有了这首诗,枫桥、寒山寺都成为著名的胜迹。《野客丛书》曰:“枫桥之名著天下者,由二公之诗(指张继及张祜咏枫桥之作——引者按)。”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

这首诗通过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愁绪。

诗的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得很有层次。先从月、江、霜描绘出一幅秋天的夜色,展示出客船夜泊的背景。跟着出现的是泊舟近处的景物:江边一排枫树林,不远处两三点渔火,在水中的倒影摇曳不定,然后就在这环境气氛中出现了满怀乡愁的旅人。

诗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了一件事:诗人夜泊枫桥,乡愁难释,夜已深沉,只好就寝,谁知终难成眠。正当诗人万端愁绪难以排遣之时,不远处古寺的钟声响了起来。它掠过宁静的夜空,异常清晰地敲打在辗转反侧的旅人心上。这就使诗人原有的孤寂惆怅更加难以释怀了。

全诗借景抒情,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诗中落月西斜、栖乌惊啼、霜花遍地,还有隐隐约约的寒山寺的一角,是远景;岸边枫树、江上渔火、桥边客船,是近景。灰白的月光,黑色的乌鸦,银白的浓霜,鲜红的枫叶,黄昏的渔火,画面多种色彩,协调一致。景中又有声,乌鸦啼叫,寒山寺的钟声。这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是诗人的所见所闻,又统一于他的愁绪,因而显得特别精炼含蓄,富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