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7632500000033

第33章 韦应物(一首)

韦应物(737—789),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早年任侠,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由洛阳丞累官至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改左司郎中。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他的诗对人民疾苦有所同情,而以写山水田园著名。白居易《与元九书》评其诗云:“近岁韦苏州歌行,清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后人论诗,常以王、孟、韦、柳并称。有《韦苏州集》。

一幅意境深幽而又富有生趣的有韵之画

——读《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一首有名的山水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当时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有上马河,传说就是诗中的“西涧”。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这首诗写滁州西涧春天傍晚时的雨中景物,读之颇似看一幅画。

诗的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写山涧的幽静景致:春光明媚,万紫千红,可在这一派繁荣的景物中,诗人偏独怜爱涧边那静静地生长着的青草,而对黄莺的啼鸣之声却无心欣赏。“独怜”二字,表现作者对所描写景物的偏爱之情。“幽草”,已见涧边的寂静,虽有黄鹂,却又啼鸣于树林深处,听之亦复遥远,这就更加衬托出了山涧的幽静。

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写野渡雨景,历历如画,宛在目前:夜幕降临之时,忽然风云突变,下了一场急雨,顿时涧水猛涨,春潮带着雨水,雨点助长着春潮,水势更急。写“春潮带雨”,并着一个“急”字,给人以音响,仿佛打破了山涧的宁静。可接着却来了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个渡口不像那人来人往的热闹渡口,并没有专人摆渡,人们要过河得自己撑船,过了河,便把船拴在岸边。到了晚上,就更无人渡河了,船儿便自由自在地横在那里。“舟自横”三字,另有一番诗意,因晚来雨至,故“野渡无人”,潮来而“舟自横”。这结句于动荡的景物中更显其荒山野渡的寂静,但幽静之中富有生趣,尤为人们所欣赏。宋代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中“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句就是受“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影响而写成的。相传这一句还被后人作为画题,可见取景立意之妙。

对这首诗,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元人赵章泉在编《唐诗绝句》时,认为“独怜”二句是“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但他并没有作任何说明,看来只不过是臆测之辞。所以清人王士祯在《唐人万首绝句·凡例》中批评他“评注多迂腐穿凿”,认为《滁州西涧》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以此诗论,岂复有风雅耶”。笔者认为王士祯的说法是对的,此诗写西涧之景,并无寓意。

滁州西涧并非一处名胜,这首诗却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诗以“独怜”二字映带全篇,用涧边幽草、树丛黄莺,暮雨春潮、野渡横舟等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构成一幅意境深幽而又富有生趣的有韵之画。据《唐诗别裁集》引何良俊的话说,后人传刻此诗时,有人把“涧边生”改作“涧边行”,“上有”改作“尚有”。这样似乎使诗的结构显得更紧密一些,让人明显看出是一次游记,但它却失掉了原诗幽静的情趣,未免缺少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