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句紧扣“夜雨”,另辟新境,由眼前相思之苦遥想他日团聚之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二字,转折自然、巧妙,生发也很好。何时才能回到家里,与久别的妻子在西窗之下,秉烛对坐,倾诉离肠!杜甫《羌村三首》中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句,写的就是这种情景。李商隐的“共剪西窗烛”显然是从杜诗脱胎而来。但又有所变化,有所创新,似乎比杜诗更为精巧细腻。“共剪”二字下得极为传神,说明相思之苦,千言万语,讲说不尽,以至将烛芯一剪再剪,不知剪了多少次。可以设想,大概诗人过去常与妻子深夜长谈,共剪过烧残的灯芯,不然,他又怎能写得如此细致入微,真切自然!
结句从将来追话今夜,由合叙离,构思十分出奇:有那么一天,我能回到家里,与妻子团聚,两人一起坐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在那说不尽的话题中,有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却话巴山夜雨时”,重谈今天晚上,“我”在巴山之夜,耳闻秋风秋雨,眼见水涨秋池,心想远方亲人的种种情景;而“你”也会将同一时刻的思念之情,全都讲给我听。这未来会晤之乐与今夜离别之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见其今夜之苦,而今日羁旅之穷愁,又恰成了将来会面话题的主要内容,增添了团聚的欢愉。两者互为映衬,相辅相成,写尽了哀乐之情。这种表现手法,也就是王夫子《姜斋诗话》里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首诗总共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前两句实写,就眼前景生发,写应有之情;后两句虚写,“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桂馥《札朴》卷六)。全诗构思新奇,结构精密。
在语言上,此诗造句自然,不见典故,明白如话,而又含蓄隽永,忆念深长,句句切合题旨,符合情境,似是一气说完。尤其是“巴山夜雨”四字在诗中重复出现,一实一虚,不仅没有累赘之感,反而显得回环往复,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致和跌宕起伏的节奏,令人一唱三叹,味之不尽。
情致缠绵构思奇妙
——读《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写有《无题》(包括截取诗中首二字作标题者)多组,大都是描述饱含了期待痛苦却又不便明言的爱情生活与其时隐秘复杂的心理感受。这首“昨夜星辰”正是这样的作品。原题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看来诗人所怀想的可能是某个贵家女子。
对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亦有争议。有人说是开成三年(838)在经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时作,也有人说是开成四年(839)在长安当校书郎时所作。从诗中“走马兰台”之语看,当是开成四年(839)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时所作。“兰台”指的就是秘书省。
开头两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说在昨夜的星光和夜风中,他在画楼西边、桂堂东边遇见了她。这里用了两个“昨夜”,强调这是难得的相见时刻,也是令人销魂的时刻。“昨夜”已属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普希金语)。他们相见以后,这位贵家女子可能与女伴一起到画楼上去了,他不能上去。或是囿于封建礼法,又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不能够与她接近。
所以接下去一联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又称通犀,是犀牛角,中央有条髓质白线,上下相通。这两句由追忆昨夜回到现实,抒写今夕的相隔和由此而引起的相思之情。大意是说:虽然“我”身上没有长出彩凤的翅膀可以飞越楼阁和你相会,但我们的心却像灵犀一样彼此相通。应该说,这是一种自我心理补偿意识,渺茫的希望和痛苦的失望融为一体,痛苦中有甜蜜,甜蜜中有痛苦。这一联中“彩凤”和“灵犀”的两个比喻,既设色工丽,又构思奇妙。它把男女之间的心灵沟通化为一种美丽的意境,既神圣又高洁,因而成为千百年来恋人传递相思的妙联佳句。
五、六两句不承接上意续写,却另换一幅笔墨,想象意中人在楼上与许多人宴会的情景。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送钩”、“射覆”,都是酒宴上的游戏。在红灯映醉、暖酒递春的盛会上,人们分组进行藏测座、覆盂猜物的游戏,笑语喧哗,好不热闹,而“我”却不能参与其中。越是无法见到意中人,渴望与之相会的感情就越急切,对意中人的处境的想象就越真切、鲜明。而恋人的处境越是热烈欢畅,诗人此时的状况就越显得凄清寂寞。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尾联的身世之叹来。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原来诗人一夜未眠,一直在思念恋人,这时街鼓敲响,打断了诗人的思路,他明白上班应差的时间要到了,于是匆匆奔走秘书省,又将开始庸碌无聊的一天。这个结尾,好像跟上面所写对她的情思关系不大,但这正表明他对纯真爱情的向往远胜仕宦之情,而这首爱情诗也因此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首诗情致缠绵,设色工丽,构思奇妙,尤其是把爱情的失意与身世的飘零融合在了一起,更显感慨深沉,耐人寻味。
感情激烈基调昂扬
——读《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安定城楼》是李商隐的名篇之一,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二十六岁,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因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而落选,仍回泾州,寄居在他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中。诗人在遭到这次严重的打击之后,心情忧愤,登楼有感,便写下了这首诗。
“安定”,郡名,指泾州,唐泾原节度使治所,故地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诗的首联“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写登楼所见: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纵目远眺,透过那近处的绿杨林子,远远看到泾水岸边的一片沙洲。“迢递”,指高耸的样子。“尽”,指尽头处。“汀洲”,沙洲。此联出句写城楼之高,用“迢递”、“百尺”,是层递写法。对句写远望之景,由近而远,视野开阔。这登楼远眺所得的高远阔大景象为下文抒写诗人的高情远意作了引发。
颔联“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由登楼所见联想到个人的遭遇,可诗人并不直说,而是通过历史上的两个不得志的文人的不幸遭遇来借喻自己。贾生指西汉政治家贾谊。他年轻时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等语,剀切陈词,深中时弊,但终不被采纳,落得了“虚垂涕”(空垂泪)的结果。诗人以贾谊自况,暗寓自己考试失意,空有忧国之情与匡国之才,却不为当权者所理解与任用,可谓巧用典故。
王粲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因避乱而流寓荆州,依附刘表,诗人借以比喻自己考试落第来泾州依靠王茂元,也很贴切。王粲客居荆州时,曾在春日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以抒感慨,这与诗人登楼临眺的现境正合。
诗人借用贾谊、王粲典故,自况考试失意,流寓王茂元幕中事,却又不尽相同:谈贾侧重于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怀才不遇;说王则着眼于避乱四方,登楼伤怀。用典自然贴切,各有侧重,把诗人对宦官残暴、朋党倾轧、王朝衰微的不满以及个人的怀才不遇表现得鲜明而深刻。
颈联“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两句,承上“虚垂涕”、“更远游”而来,抒写诗人历劫不悔的高远志向。“江湖”、“扁舟”乃暗用典故。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成就霸业后,辞去爵禄,泛舟五湖(今太湖)。这两句意谓自己一贯向往年老归隐,驾一叶扁舟,放浪江湖,但要像范蠡那样为国家做出一番回天旋地的事业后才能引退。“归白发”与“入扁舟”相对成文。“永忆江湖归白发”,一个“永”字,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毕生的志趣和抱负。这一联,隐括了《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大段故事,意境深远而无牵强之病,对仗自然而无斧凿之痕,难怪王安石特赏此联,说它“大有杜意”(清·查慎行《查初白十二种诗评》)。
尾联“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二句,引用庄子的寓言,给持禄保位,鼠目寸光,一力排斥异己的朋党势力以有力的回击。据《庄子·秋水》中的记述,战国时惠施在梁(就是战国时代的魏国)担任相国,庄周去探望他。有人在惠施面前造谣说:“庄周这次来梁国,是想取代你的相位。”惠施听了很恐慌,便在城里搜查了三天三夜。庄周终于去见了惠施,并对他讲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寓言,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雏(yuān chú,即凤凰),你知道吗?它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非梧桐树不歇,非竹子结的果实不吃,非甘泉不饮。当它飞过鸱鸟(猫头鹰)所在的上空时,鸱鸟正好弄到一只死老鼠,怀疑鹓雏要来抢食,就冲着它发出‘吓——吓!’的怒叫声。现在你也想用梁国这只死老鼠来‘吓’我吗?”李商隐借用这个寓言故事比喻自己志向远大,无意于禄位,并把笔触扫向那些以“腐鼠”为美味的猫头鹰之流的人物,用笔辛辣,寄慨尤深。
这首诗抒发诗人青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和被排斥后的抑郁情怀,感情激烈,基调昂扬,比起一味感伤不遇的诗篇,意境要开朗得多。
诗中多用典故,却无晦涩之感,反而把一个遭逢挫折、“欲回天地”的青年志士的复杂心情表达得十分贴切。
就结构来看,此诗也很严谨。首联以高楼纵目发端,以下三联由景发情,层层设喻,活而不乱。
此外,全诗赋比交替,虚实相兼,寓议论于咏叹之中,这在登临之律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
总之,《安定城楼》与他早先的作品相比,诗中牢骚不平的气息更浓,笔力也更为稳健,它是李商隐步入创作中期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