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7632500000050

第50章 聂夷中(一首)

聂夷中(837—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一说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进士。时值兵乱,朝廷无暇给他分配官职,滞留长安很久,才被任命为华阴县(今陕西华市)尉。

他出身贫寒,长期生活在农村,比较接近劳动人民,所以其诗“多伤俗悯时之作,哀稼穑之艰难”。(辛文房《唐才子传》)在艺术上,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自然。《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语言简炼用意深刻

——读《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本篇题一作“伤田家”,是以感伤农民的苦难为题材的。诗的前半揭露了当时广大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惨状。

开篇单刀直入,揭示出当时农村的一种典型“怪”事:“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农民被迫急于完粮纳税,在二月里蚕尚未结茧,早把新丝抵债卖掉了;在五月里新谷还没有登场,也就预先低价出卖了。这有力地写出了农民已穷困到无法度日的地步,万般无奈,为了生存也只得这样做了。强调“二月”、“五月”的时令,正说明这种“卖”和“粜”的反常。预卖“新丝”、“新谷”,虽然能解救眼前的一时之急,可是丝、谷已全部卖掉,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接下来的两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深刻地写出了农民当时沉痛的心情。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新丝”、“新谷”是农民一年到头赖以生存的“心头肉”,仅仅为了解燃眉之急才不得不忍痛将它廉价典卖出去。诗人用“眼前疮”比喻眼前急难,“心头肉”比喻丝、谷等农家命根,既浅显通俗,又生动恰切。“挖肉补疮”,可见他们已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以上四句,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农民悲惨生活的缩影,写得既深刻又典型,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久而久之,几乎成了单独的一首诗。清代诗人兼画家郑板桥写信抄诗给他小儿唱,就只有这四句,甚至后来的一些唐诗选本也只录这四句,如韩景阳的《唐诗百首注析》便是。

诗的后四句集中写诗人的态度。他把满腔的同情寄予破产的农民,希望皇帝能关心一下他们的疾苦。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希望君王的心,变成光明的蜡烛。这蜡烛不要照耀富贵人家那华美丰盛的筵席,只照那些逃亡人家的房屋。这里作者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皇帝的身上,对其抱有幻想,望其大发慈悲,固然表现出他的局限性,但这希望之中却寓有对君王的批判乃至讽刺。其言外之意是“君王心”此刻仍是不照“逃亡屋”,只照“绮罗筵”。“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的对比,把社会上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赤裸裸地揭示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

这首诗文笔简炼,形象鲜明,主题明确,用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典型性。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将“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田家》二首之一)四句与此诗合并为一首,为《田家》,认为“陈下民苦情”,“言简意足”,可与柳宗元《捕蛇者说》文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