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近代经世小儒
17634500000025

第25章 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4)

《乾坤体义》利玛窦《同文算指》利玛窦《几何原本》利玛窦《几何原本》伟烈亚力、李善兰同治四年《圆容测义》利玛窦《简平仪表度说》熊三拔《天问略》阳玛诺《泰西水法》熊三拔《几何法要》艾儒略《职方外纪》艾儒略《奇器图说》邓玉函《博物新编》合信咸丰五年《格物入门》丁韪良同治七年《西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格致启蒙》林乐知、郑昌棪光绪六年《格致须知》傅兰雅光绪间成初、二两集《格致汇编》傅兰雅光绪二年创刊《西学述略》艾约瑟光绪十二年与以下各书十五《格致总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种,同为艾约瑟所《地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编西学启蒙十六种之一。(续表一)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地理质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植物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身理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动物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化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格致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天文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富国养民策》艾约瑟光绪十二年《辩学启蒙》艾约瑟光绪十二年《希腊志略》艾约瑟光绪十二年《罗马志略》艾约瑟光绪十二年《欧洲史略》艾约瑟光绪十二年《格致浅说》《格物测绘》《格物探源》韦廉臣光绪六年《几暇格物论》康熙帝《物理论》杨泉《齐民要术》贾思勰《广志》郭义恭《农桑通诀》王祯《钦定广群芳谱》《演繁露》程大昌《农田余话》《海槎余录》顾《瑶田九谷考》程氏《西学老略》丁韪良《校邠庐抗议》冯桂芬《艺斋文稿》邹(名未详)《富国策》丁韪良光绪九年《中西闻见录》丁韪良此系报刊杂志类(续表二)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益智新录》丁韪良《测圆海镜》李冶《数学启蒙》伟烈亚力光绪十二年《代数学》伟烈亚力《代微积拾级》伟烈亚力、李善兰咸丰九年《笔算数学》狄考文、邹立文光绪元年《形学备旨》狄考文、邹立文光绪间《数学理》傅兰雅、赵元益光绪五年《算式集要》傅兰雅、江衡光绪三年《代数术》傅兰雅、华蘅芳同治十三年《代数难题解法》傅兰雅、华蘅芳光绪九年《三角数理》傅兰雅、华蘅芳光绪三年《微积溯源》傅兰雅、华蘅芳同治十三年《圆锥曲线说》艾约瑟、李善兰同治五年《西算启蒙》兰(医生)《心算启蒙》礼奴爱士光绪十二年《心算初学》 哈邦弍《借根方法》《对数表》《算法统宗》 梅谷成《勾股六术》 项名达《开方表》《数根开方术》《八线对数表》 贾步纬《八线简表》 贾步纬 同治十三年《弦切对数表》 贾步纬《八线对数全表》《勾方表》《测量法义》 利玛窦《浑盖通宪》 李振之(续表三)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谈天》 伟烈亚力、徐建寅 光绪七年《天文浅说》 薛承恩《天文图说》 摩嘉立、薛承恩光绪九年《地学浅释》 玛高温、华蘅芳 同治十二年《地学指略》 文教冶、李庆轩 光绪九年《地理全志》 慕维廉 光绪九年《海国图志》 魏源 咸丰二年《瀛环志略》 徐继畬 道光三十年《万国地理备考》 玛吉士《地球说略》 袆理哲 咸丰六年《地理问答》 甘第德 光绪十二年 再版本《地理志略》 江德载 光绪八年《大英国志》 慕维廉《联邦志》 裨治文《俄史辑译》 阚斐迪《大江图说》 金楷理、王德均 同治十三年《海道图说》 傅兰雅、王德均 同治十三年《万国舆图》《江海口岸图》 曾纪泽《印度剳记》 黄楙采《安南舆地图说》 盛(名未详)《吴物志》 杨孚《绘地法原》 金楷理、王德均 光绪元年《海面测绘》《测地绘图》 傅兰雅、徐寿 光绪二年《运规约指》 傅兰雅、徐建寅 同治十年《器象显真》 傅兰雅、徐建寅 同治十年《行军测绘》 傅兰雅、赵元益 同治十二年《画形图说》 傅兰雅 光绪十一年《论画浅说》 范约翰 光绪五年(续表四)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航海简法》 金楷理、王德均 同治十年《航海通书》《御风要术》 金楷理、华蘅芳 同治十二年《测候丛谈》 金楷理、华蘅芳 光绪二年《风信表》《航海金针》《化学初阶》 嘉约翰 同治九年《化学阐原》 毕利幹 光绪八年《化学鉴原》 傅兰雅、徐寿 同治十年《化学分原》 传兰雅、徐建寅 同治十年《化学续编》 傅兰雅、徐寿 光绪元年《化学补编》 傅兰雅、徐寿 光绪五年《化学考质》 傅兰雅、徐寿 光绪九年《化学求数》 傅兰雅、徐寿 光绪九年《化学易知》 傅兰雅 光绪七年《化学卫生论》 傅兰雅 光绪五年《化学指南》 毕利幹《化学启蒙》 罗斯吉《电学大全》傅兰雅、徐建寅光绪五年 本书又名《电学》《电学纲目》傅兰雅、周郇光绪五年《电学图说》 傅兰雅 光绪十三年 《电学源流》《重学》艾约瑟、李善兰同治四年《重学入门》 丁韪良《重学浅说》伟烈亚力光绪十五年《重学图说》傅兰雅光绪十一年《重学汇编》傅兰雅《体性图说》傅兰雅《光学》赵元益、金楷理光绪二年《视学诸器说》金楷理(续表五)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量光力器图说》傅兰雅《分光求原》伟烈亚力《声学》 傅兰雅、徐建寅 同治十三年《植物学》 韦廉臣、艾约瑟 咸丰八年《动物类编》 韦明珠 光绪八年《百兽图说》 韦门道 光绪八年《百鸟图说》 韦门道 光绪八年《西医略论》 合信 咸丰七年《妇婴新说》 合信 咸丰八年《内科新说》 合信 咸丰八年《西药略释》 嘉约翰 光绪十二年重刊本《皮肤新编》 嘉约翰 光绪十四年《裹扎新法》 嘉约翰《花柳指迷》 嘉约翰《割症全书》 嘉约翰 光绪十五年《眼科撮要》 嘉约翰 光绪六年《内科阐微》 嘉约翰 光绪十五年《内科全书》 孔庆高 光绪八年《炎症论略》 嘉约翰 光绪十年《体用十章》 光绪十年《全体通考》 德贞 光绪十二年《省身指掌》 光绪十一年《全体图说》 稻维德、傅兰雅 光绪十年《眼科指蒙》 稻维德 光绪十三年《儒门医学》 傅兰雅、赵元益 光绪二年《西药大成》 傅兰雅、赵元益 光绪十三年《全体全书》《全体穷源》《内科全表》 《医学总说》 舒高第(续表六)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体骨考略》 德贞《体骨考略图》 德贞《全体新论》 合信 咸丰元年《全体阐微》 柯为良 光绪七年《四种医书》《西医本草》《钦定医宗金鉴》《慎疾刍言》 徐灵胎《兰台轨范》 徐氏《伤寒类方》 徐氏《金鉴裒集》《伤寒略例》王叔和《金鉴订正》《金鉴杂病》《金鉴四诊心法》《千金方》 孙思邈《千金方翼》 孙思邈《医药源流》 徐氏《神农本草经》 徐灵胎《百种录》《外台秘要》 王焘《临症指南》 叶氏《金鉴删定名方》《本草摘要》《异苑》 刘颖叔《名医类案》 刘颖叔《金石识别》玛高温、华蘅芳同治十年《中西名目表》 傅兰雅《宝藏兴焉》傅兰雅、徐寿光绪十年《矿石图说》 傅兰雅光绪十年(续表七)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开煤要法》傅兰雅、王德均同治十年《井矿工程》傅兰雅、赵元益光绪五年《汽机入门》 丁韪良《汽机必以》傅兰雅、徐建寅同治十二年《汽机新制》傅兰雅、徐建寅同治十一年《汽机发轫》伟烈亚力、徐寿同治十年《冶金录》傅兰雅、赵元益同治十二年《电气镀金》《电气镀镍》傅兰雅、徐华封光绪十二年《照像略法》 傅兰雅《照像干片法》 傅兰雅光绪十三年《西艺知新》 傅兰雅、徐寿 光绪四年《制火药法》 傅兰雅、丁树棠 同治九年《爆药纪要》 舒高第、赵元益 光绪五年《防海新论》 傅兰雅、华蘅芳 同治十三年《临阵管见》 金楷理、赵元益 同治十二年《水师操练》 傅兰雅、徐建寅 同治十三年《水师章程》 林乐知、郑昌棪 光绪五年《轮船布阵》傅兰雅、徐建寅同治十二年《兵船炮法》金楷理、朱恩锡同治十一年《攻守炮法》金楷理、李凤苞同治十一年《炮准心法》金楷理、李凤苞同治间《克虏伯炮法造法》金楷理、李凤苞同治十一年《火器略说》王韬、黄达权光绪七年《水雷秘要》舒高第、郑昌棪光绪六年《营城揭要》傅兰雅、徐寿光绪间《营垒图说》金楷理、李凤苞同治十一年《普法战纪》王韬光绪十二年《东方交涉记》林乐知、瞿昂来光绪六年《英俄交涉记》罗亨利、瞿昂来光绪十三年(续表八)书名 译著者 出版年代 备考《火器真诀解证》李善兰、沈善蒸同治六年《城堡新义》李凤苞光绪六年《陆操新义》李凤苞光绪十年本书又名《德国练兵新书》《整顿水师说》光绪十一年《海战用炮新说》《水雷纪要》《海塘辑要》傅兰雅、赵元益同治十二年《联邦南北战编》《秘智海战纪》

就表四所见,《格致书院课艺》征引书目达二百三十九种之多,大部为科学工艺之类。尤可注意者,即当代新译之西方科学工技医学书籍,占有极大分量,足以显示考生阅读之纯熟、应用之迅速,正可证明中国知识分子吸收西方科学知识之热心。而从事译书者勤恳之苦心介绍,自亦显见其深彻之影响。王韬之课士,其成就与贡献之大,在此得一清楚真确之实证。

格致书院董事傅兰雅与山长王韬,推行四季课士之法,获得很大成效,自然使人思考到传统考试形式之影响力及其在当时之功用。王韬于光绪十一年秋莅院主持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由浅入深,教导生童格致知识,结果来学者对于此种灌输式之讲学,并无太大兴趣,因此到院就学者很少。于是与傅兰雅先后共商四季考课及春秋特课之法,任士子自由进修,自由参与考课,反而来院者十分踊跃,学问识见俱有很大进展。王韬推广新知,启迪后学之功,显见其重大成效。院中书籍器物更得以达到充分利用。此种实情,正可证明教育方法关系之重大,同一宗旨、同一环境、同一工具,其采用方式不同,即会产生不同效果。王韬因时制宜,终以课士方式,达成启发新知之目的,自在于能够把握成功要领《格致书院课艺》,戊子卷,王韬序云:“余于乙酉秋间甫莅院事。拟进肄业者于庭,而诏以格物致知之理,使之由浅以入深,由粗以及精。一时应者寥寥。明年春,请于今邵筱邨中丞,出题课士,擢其尤者,列之前茅,厚奖以膏火。由是来者日多,而于西学似各有所得。庶几坐而言者可起而行。三四年来,人才称盛,郁郁彬彬。海内承风之彦,闻而兴起,争自濯磨,冀得高夺锦标以为荣。甄拔所加,皆一时之选也。今年南北洋大臣更行特课,观听所萃,愈形踊跃。岂非格致之学有渐行之机乎?行之则必自上海始,由上海而达之于通商各埠,则由渐推广之机也。将见格致之学不必以一隅而限也。”。

四季考课与春秋特课,经过选拔手续,相当严正。任一课卷,均必由王韬评阅,未经入选者当无从考见,而凡名列前茅各卷,王韬多有批语附后。甚至若干课卷,王韬更详加眉批。每当阅读佳卷,不免兴奋逾恒,十分激赏。王韬在序文中引述,令人十分感动,其慨叹人才之兴起,尤具重大意义。兹录光绪二十年(1894)所序云: 至于此编所命诸题,有言天算者,有谈经济者,有论时事者,有辨教术者,有备详舆图者,有精求农事者,有维持商务者。至于开矿、冶铁、织纺、制造、屯田、备边,裕利源,去积弊,述枪炮施放之巧妙,考中西医学之源流,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每读一篇,辄浮大白,至慷慨激昂悲愤抑郁处,不禁为之拔剑起舞。窃叹天下之非无人才也,特患未为上之所用以一试其所言耳。盖天下之智者明者,其料事也有若烛照,数计而龟卜,即或后日未克尽践其言,要亦相违不远,况乎能用西人之所长,尤贵乎能去西人之所短,则又何患之有?同上,壬辰卷,王韬序。 各篇课卷除王韬附批之外,凡命题大员,亦必有课批,甚至更加眉批。此亦可见当时甄选之严肃认真。

王稻教导群士,灌输新知,当其垂暮之年,犹殷殷期望后起贤俊,奋发蹈厉,以挽救大局,谋国家之复兴,拯生民于水火,虽以在野草莽之身,而忧国伤时之情,溢于言表,诚足令人感动。兹举其《课艺》癸巳卷之序文云: 目前所云尚西学行西法,以驯致乎富强,几类老生常谈。即使借材异域,变法自强,亦已言之屡矣。而卒未有毅然起而行之者也。当此创巨痛深之际,宜切卧薪尝胆之思,乃竟晏然若无事,犹睡者之无醒时,是可叹也。夫事前易为功,事后易为智。至今日而力排和议晚矣。今当协力同心,挽回大局,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庶几可复中兴之盛。余也老病颓唐,几欲效祝宗之祈死。惟望英贤继起,院中肄业诸生,益加奋勉。他日朝廷遣使绝域,修睦强邻,联络与国,广结厚援。以冀一洗此耻。此草莽小民所饮食以祝之,旦夕以望之者。《格致书院课艺》,癸巳卷,王韬序。 按之王韬发行《格致书院课艺》之时序,癸巳卷当刊于光绪二十一年,此序大致为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间所作,至二十三年(1897)四月王韬即已病逝。此亦足代表王氏最后遗言。一代哲人之心愿与知识分子永恒之担当,俱已表露无遗。此真中华民族不死之灵徽在悲苦危难中,仍能光照四周,使平凡人起而追随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