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恰当地看待自由,认识到自由受到我们与朋友的交往的限制,我们才能解决萨特和很多女权主义者提出的、与我们的性属性相关的政治问题,才能克服他们的悲观立场(参见第14讲)。我们在本周早些时候已经看到,从爱灵魂的视角看出去,整个性爱的领域都被转换了。在第34讲,我们提到了跟性有关的四种美德(见图XII.1),集中讨论了我们可以怎样把它们重新解释为从真正的友谊出发的四种内在的美德。对于那些颇有争议的跟性有关的品质,我们同样可以从爱灵魂的角度重新加以阐释,比如,“偷尝禁果”或“通奸”。一般而言,前者指的是“两个没有结婚的人之间的性关系”,后者指的是“与别人的配偶之间的性关系”,然而在内在的、爱灵魂的领域,这两个词关注的是对力量的滥用(政治性的滥用),这种滥用使得这样的行为是错的:“偷尝禁果”现在的意思是,神尚未教结合的人结合在一起;而通奸意味着把神结合在一起的分开。这种判断关注的是两个人是否对他们之间的力量关系表现出恰当的尊重,而不是把他们的性器官放在了哪里。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这种关系的恰当性要靠友谊来保证。
很多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设置都只是为了维护表面上的美德,而不去保护表面之下的真正的美德。因此真正的友谊将“形成对社会结构的威胁”(CFF 6),因为它让人们看到这层表面的虚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都害怕把内在的、爱灵魂式的原则付诸实践,其中不乏声称信奉耶稣、老子以及其他先哲所推崇的友谊的灵性价值的人。它的危险在于,如果我们所有的法律和道德规范都突然变成了内在的标准,那么人们就会滥用他们新获得的自由,整个社会就会土崩瓦解。这恰恰是为什么神学家保罗·蒂里希在其著作《爱、力量与正义》中论证说,爱不能独立于力量和正义而存在,力量让爱实现,正义让爱恰当。当然,对这一论点的详细探究远远超出了本课程的研究范围。
正义与爱的关系带来了跟友谊有关的有趣而重要的一个要点:友谊有时会结束。我们都想相信友谊是永恒的,而且正如我在第27讲论证的,任何形式的真正的爱(包括友谊)都清晰地包含着永恒的维度。然而在人类生活的现实中,遭到朋友的背叛的确是太常见的事情。不再相爱的人会分手,发生了婚外情的夫妇会离婚,不能尊重对方的视角的朋友也许会反目。而背叛朋友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犹大对耶稣的背叛,这个例子向我们揭示了跟“友谊在爱当中的核心地位”有关的最重要的洞识之一:当犹大出卖好友耶稣时,他通过一个吻来指认耶稣,并把他交给了罗马卫兵(《路加福音》22:47—48)。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当我们向着朋友的亲密举动敞开自己时,友谊使我们容易受到滥用力量的伤害。当布莫写下以下的话时,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爱“不渴望折磨”,但它接受“受折磨的可能性”(TML 225)。一切痛苦中最难以忍受的痛苦,是“要去原谅那些背叛我们的人”而引起的痛苦:“原谅他人的人是承受痛苦的人。”
这种友谊也清晰地彰显了圣托马斯的观点:爱会“伤害”灵魂,这是由爱的本质决定的(ST 28)。作为爱在现实经验中的体现,友谊要远远高于性爱和婚姻,这是因为所有的真正的友谊中,都包含着相互反对的自由,以及伤害一旦造成,想要抚慰对方的伤口并使其愈合的愿望。其实,照料、安抚朋友的伤口是“抚慰”的真正内涵。因此从中可以得出的积极结论是——尤其是对那些能够接受宗教性的人生观的人而言——从背叛造成的创伤中,可以发展出更深的、更亲密的结合。因为在基督教传统中,犹大的背叛直接导致了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到致命的伤害,“血与水”从他身体的一侧流出(《约翰福音》19:34),而这鲜血变成了基督教的一种仪式的核心,基督徒在这个仪式上庆祝他们之间的友谊,这就是圣餐礼(“结合”的圣事):信徒们喝葡萄酒、吃面包,它们象征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血和肉体。而在这仪式的上空,无形地悬挂着这个事实:整个(看上去的)悲剧源自一场破裂的友谊。然而与背叛一起到来的,是这样的好消息:友谊可以疗伤,哪怕伤口如此之深。正如爱默生所言:“人们为没有回应的爱感到羞耻。但伟大的意志却看到,真正的爱不可能获得回应。真正的爱超越了无法与它匹配的对象,居住在永恒中。”(OS 232)
这段描述把我们带回第1讲提到的神话,坦塔罗斯的悲剧故事中:坦塔罗斯被锁在池水中,困在吃不到的果子、喝不到的水面前。耶稣的故事暗示我们,坦塔罗斯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坦塔罗斯要接受水(或果子)跟自己的嘴唇之间的距离。好朋友都是这么做的,即便这要求我们忍受剧烈的痛苦。他们不追求完全结合,不追求如影随形,因为这样最终会毁掉对方,就像我们吃掉一块水果、喝完一杯水一样。相反,真正的友谊能如实地认识情势,让自己所爱的人做他自己,不再设法以对方为代价来满足自己。正是坦塔罗斯想要够到食物、喝到水的无休止的努力,使他的故事变成了悲剧。如果他能放松下来,享受他的池塘生活,他的处境就会变得容易忍受得多!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要克服爱的悲剧,必须先建立与自己的友谊。你们也许还记得,在约拿单的故事里,《圣经》反复以约拿单对自己的爱来描述他对大卫的友谊。而康德也承认:“我不可能爱别人胜过爱自己。”(LE 202,强调的格式是我加的)爱默生也赞同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成为自己的,然后才能成为别人的。”(OS 203)当他谈到“缺乏耐心”是导致我们吃不到友谊的真正果实的主要原因时,他的话像是在直接对着坦塔罗斯说的(224):我们盯着眼前的、微不足道的好处,偷尝一口甜蜜。我们在神的花园里伸手去抓长得最低的果实,而它们几经寒暑才得以成熟。我们不把寻找朋友当做神圣之事,而是怀着通奸的热情,将他窃为己有。而这一切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