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17639600000055

第55章 语音交替理论初探(13)

就像表示历史的连续性一样,可以用如下的方式表示个别类别的语音交替在起源上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形下,转借交替被忽略。但是这个空白不难填补。与我们研究的语言内部自然的语音交替一样,转借交替在另一种语言中以同样方式在发展:它们起源于萌芽语音交替状态,首先过渡到变异交替状态,接着过渡到传统语音交替的状态,而这种传统性在开始时是简单的,后来(在一些情形下)与相关性或者心理语音性发生联系。在这最后的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下,也就是或者在简单的传统性或者相关性状态下,转借交替被一种语言借用(也就是我们此刻正研究的这种语言语音交替),并且这种语言以其固有的方式来应对这些转借交替。最后,还可能产生转借—内部语言交替,其中一个成员借自于另一种语言,另一个问题产生于母语基础上。但是,下面展开的内容将完全适用于这样的语音交替。

1)在萌芽状态中是x∥x=f(ψ∥ψ),并且d(x—x)=0,但是0状态有增强、加大的趋势。0在儿童语言中表示一定的值(величина)Δ:

d(x—x)=Δ

2)可能有两条出路摆脱这种状态:或者是φ∥φ→φ><φ,也就是生理语音学条件失去了引起语音交替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萌芽语音交替就会泯灭在萌芽时期:x∥x→x。

3)或者x∥x=f(φ∥φ)壮大、增强和强化,所以d(x—x)=Δ在该语言领域、整个语言团体中,以某种语言为载体的所有个体的语言中得到了应用。这是纯变异交替或者现代语音学交替状态。

4)这种状态x∥x=f(φ∥φ)逐渐变为x∥x=f(φ∥φ)+f(π)。其中π=0←→П,即传统力量在0和一定张力之间摆动。在这里传统的弱化界限为0。

看来,我们在这里考虑了震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对于该个体而言,相关的语音交替具有纯现代语音学的或者生理语音学的性质,即x∥x=f(φ∥φ),而在另外一些个体那里它还具有传统性的特征,即x∥x=f(φ∥φ)+f(π)。最后,在第三部分个体那里,语音交替在两者之间摆动,有时是x∥x=f(φ∥ψ)状态,有时重新回到x∥x=f(φ∥φ)+f(π)状态。其中π具有可变化的意义,一会儿增强,一会儿减弱。

5)最后,确定了x∥x=f(φ∥φ)+f(π)状态。其中π=П,即出现变异交替或者现代语音学交替。需要同时借助于传统和语言社会交际保持这个语音交替。

6)但f(φ∥φ)开始减弱,并且过渡到动荡的状态,在F和0之间晃动。其中F表示依赖程度增强,而0表示这种从属关系完全消失,即:

f(φ∥φ)=F←→0

在这些情况下,该语音交替有时保留了生理语音学(现代语音学)特性和传统性,有时重新失去第一个生理语音学特性,只限于第二个传统性。换言之,该语音交替时而作为生理语音学——传统性的——变异交替出现,时而作为简单的传统语音交替出现,在状态之间震荡:x∥x=f(φ∥φ)+f(π)和x∥x=f(π)。

7)最后,该语言团体的每一个个体f(φ∥φ)=0,也就是该语音交替的生理语音学依赖性弱化为0,即消失,这时是x∥x=f(π)。

但由于传统和语言社会交际因素整体上是统一的,并且是不可分解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只借助于替换某一个分解为相互交替部分的等价物途径,解释保持语音交替的行为。与由语音交替对构成的形式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就是这样可分解的等价物,所以π表示这一联系,而f(π)变为f(λ∥λ)。这样,我们就得到了x∥x=f(λ∥λ)。但因为通常是λ=μ+ν,所以λ∥λ分解为μ+ν∥μ+ν和x∥x=f(λ∥λ),变为x∥x=f(μ+ν∥μ+ν)。

8)按照三个方向摆脱这个语音交替状况的三个途径:或者在个别形式中,在非典型的语音交替中,补充的词素ν+ν赋予统一体完全特殊的特征μ+ν,μ+ν,所以这些统一体开始被感觉为不同的词语,并且x∥x=f(μ+ν∥μ+ν)变为x><x……μ+ν><μ+ν,μ(x)+ν><μ(x)+ν,结果是丰富了相关语言的词汇量(比如,波兰语ksac'><czs'c',cena><czytac',wstyd><studzic',新高地德语bange><eng……)。

9)或者包含语音交替音位的两个变体固有的意义统一体ψ重新战胜了不同语音形象表象的语音交替λ∥λ或者μ+ν∥μ+ν。并且这种心理统一体ψ战胜λ∥λ的分解事实,应当通过同化唤起取消语音交替差异的倾向。换言之,词素μ的两个变体,即μ和μ变体固有的意义统一体,即μ∥μ战胜了与这些变体有联系的另一些词素所赋予词语的差异ν∥ν,所以,就像x∥x之间的差异一样,μ和μ之间的差异失去了任何存在的理由,任何的心理证明和μ∥μ→μ。

但因为在μ中含有x,而在μ中含有x,那么自然就理解了x∥x→x。(准确一些:

μ∥μ→μ∥μ=μ

x∥x→x∥x=x或者

μ∥μ→μ∥μ=μ

x∥x→x∥x=x在最后归结为同一个形式。)也就是借助于形态—语音同化的途径出现了语音上分化的词素,包括构成这些词素的语音交替音位一致化。(波兰语中的czoo/czele→czoo/czole,siano/sienie→siano/sianie,bior/bierze→bier/bierze,guchy/gechnc'→guchy/guchnc',dzwk/dz'wiczec'→dz'wikdz'wiczec'……)

10)或者μ+ν∥μ+ν组合固有的心理学差异ψ∥ψ,也就是[μ+ν]ψ∥[μ+ν]ψ常常与差异x∥x发生联想的原因,我们得到了相关交替x∥x=f([μ+ν]ψ∥[μ+ν]ψ)。而相关交替分解为x∥x=f(μ+ν∥μ+ν)+f(ψ∥ψ),其中x∥x既对应着f(μ+ν∥μ+ν),也对应着f(ψ∥ψ)。

11)由于每一个个体都应当以自身的力量独立走向发展x∥x=f(ψ∥ψ),由于这个原因,x∥x=f(ψ∥ψ)的联系处于不断震荡的状态,所以,我们应当赋予表达式f(ψ∥ψ)变化意值(значимость),且在0和F之间。即f(ψ∥ψ)=0←→F(其中F表示这种依赖关系增强的最高程度)。由于在开始时,这种依赖关系还比较弱,相对于F而言,更接近于0。其结果是在数代人身上不断增强,最终到达了顶点F。但由于所提到的震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停止,由于在那样的条件下这个因果联系在达到顶峰以后,应当后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那么,最后f(ψ∥ψ)变为0。而x∥x=f(μ+ν∥μ+ν)+f(ψ∥ψ)的联系回到了简单传统语音交替以前的联系状态,即x∥x=f(μ+ν∥μ+ν)或者更普通的表达方式x∥x=f(π)。

1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联系应当沿着上面所说的传统语音交替其中一条路径维持下去,也就是或者变为μ(x)+ν><μ(x)+ν,或者重新变为x∥x=x,个别的回到x∥x=x状态。第三条路径,也就是回到x∥x=f(ψ∥ψ)联系已经是不可能的。第一条路径,也就是用公式μ(x)+ν><μ(x)+ν表示语音交替联系消失,形成了向残余语音交替过渡,向前一个语音交替状态过渡的状态:语音差异确实保留下来,但这些差异的语音交替性,它们的词源联系已经不再存在。第二条路径,即由于同化的结果,取消了语音差异。而取消的结果用下面的公式表示x∥x=x,个别为x∥x=x,这一结果等同于完全洗清语音交替性的任何痕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语音交替类型都面临着这样的命运,只是这样的消失可以发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犹如人和任何活体在任何年龄都可能死亡,都经历了从萌芽状态到老年阶段一样,语音交替关系也可能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消失。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消失方法。至少,可以发现,在最开始时,消失的途径比后来要少。无论是萌芽语音交替,还是变异交替,即完全失去传统性的生理语音学交替,可能只有一种消失的方式:

x∥x=f(φ∥φ)

→x∥x=x

传统语音交替或者古语音交替是否来自于现代语音交替或者变异交替,由于传统的缘故,当然需要借助于变异交替或者拥有丰富的历史,也就是经历了简单变异交替,与传统有联系的变异交替,简单传统语音交替,与相关性或者心理性有联系的传统语音交替,最后重新回到简单传统语音交替。这样语音交替消失的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两种:借助于μ(x)+ν><μ(x)+ν,及借助于x∥x=x,个别的x∥x=x。而且在第二种情况下,或者x消失,而x保留下来,或者相反,x消失,x保留下来。

我们发现,摩菲斯特所说的“所有产生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有太多的内容”,这句话完全适用于语音交替。但假如产生的语音交替消失,又没有任何的替代物出现,那么语言最终会完全失去它们。所以,语言生活各个时期都有过语音交替完全缺失的情况。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我们可以从观察中汲取解释的方法。

虽然早期出现的语音交替经过一系列演化后,最终会消失,但语音交替产生的源泉还没有枯竭。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重建语音交替关系的工作是永不停滞的,其结果是出现了新的语音交替类型。

在每一个语言状态下,都会有一些生理语音学变化,有一些音位被生理语音学条件同化,而这些同化的结果借助于传统传递,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那里,一直到过去时期进行的行为结果消失,出现新变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