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17639600000066

第66章 斯拉夫语言比较语法

3.经常使用的术语“语言”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现存语言世界的使用具有变化多端的意义。比如,用术语“俄语”表示俄语土语的综合体(奥洛涅茨基语、梁赞语,甚至不同的小俄罗斯土语)。术语“语言”一定应当指出完整固定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术语“俄语”不能用于所有以俄语为载体的人身上,因为俄语言语具有多样性。俄语只能指标准语、规范化的语言,从属于一定的规则。“语言区域”或者“语言地域”将是客观研究任何现存语言世界的最合适的术语。比如,俄语语言区域、希腊语言区域、斯拉夫语言区域等等。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语法”只与一种语言有关系,那么最好用一组语言或者语言区域的“比较述评”、“比较研究”术语替代“比较语法”术语。

6.比较述评和对比语言现象有三种类型:

Ⅰ.可以抛开语言的亲属关系来研究语言过程,目的是确定两种语言结构的相似和差异程度。我们举例解释一下:在斯拉夫语言中除了一些在词根中含有k的形式,还有在词根中含有ч形式的情形:пекупечешь。这样的语音交替表明共存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与历史性原因有关。与影响k的条件组合,有利于k在пеку的存留。哪里有ч,在关键时刻在哪里就有与影响“软化”k的条件组合(软化音或者舌面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阶段:……

1)共同存在:与某些条件无关的k和与引起软化音条件有关的k。

2)k和并列存在的软化音k。

3)k和并列存在的,来自于k的cˇ。

这种k和cˇ共存的情况几乎在所有语言中都有:罗曼语、日耳曼语、印度语、闪米特语、芬兰语等等。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可以认为在一定条件下,k和cˇ语音交替是全人类的语言现象。

Ⅱ.其次,可以评述两种或者若干类原始起源不同的语言区域。由于地域上的接近,它们之间常常有一些类似的语言现象。比如,可以将属于雅利安语系的亚美尼亚语与其他高加索语言进行比较,因为所有这些语言间(亚美尼亚语和其他高加索语言),由于地理上的接近而出现了共同或者相似的语音或者其他特点。在波罗的海沿岸有类似的现象,并且在这里不同起源的语言,拉脱维亚语和爱沙尼亚语(一个是波罗的海的,另一个是芬兰部落的)的一些基本特点是相似的。还在13世纪时,以这些语言为载体的部落就已经相互影响,相互混居。因此,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可以解释语言之间的相似。在拉脱维亚语中出现了爱沙尼亚语中的一些特点: 第一个音节的重音代替了移动重音;采用了爱沙尼亚语的长短音节。这就是混合的结果。在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接近的影响在不同起源的语言中也有体现。在这里不仅居住着古希腊人后裔,我们还看见了阿尔巴尼亚人(雅利安的特殊部落)、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罗曼部落的代表)。

比如,我们承认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中都有后置成分(即在词语后)。在语言现象相似的基础上,我们介绍一下这些语言区域的比较述评。

一个语言区域的代表对另一个语言区域直接的文学的文化影响是进行比较述评的扎实基础。在受到拉丁语文字影响的罗曼民族和其他的西欧民族中,我们就发现了这样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体现在受到教会斯拉夫文字影响的俄语语域。

Ⅲ.最后,比较具有共同历史源头的语言区域。可以认为这些语言区域曾经拥有共同状态。后来,分解为这些可进行比较的语言变体。

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所谓“比较语法”。

26.一组语言的“比较语法”或者比较评述分为下面主要部分:

1)语音学——关于语音表象的学说。

2)形态学——广义上关于语言结构的表象学说。分为两部分:a)与词语和短语结构(狭义的)有关的学说;b)关于句子、组成部分和组合结构表象的学说(句法)。

3)词汇学——关于词类和不同范畴的词语的学说:语法的性,动词体等等。

27.

1)在比较语音学中,可以根据同一种语言形态上的亲属关系,比较不同词语结构中同样的词素。比如,птица、пташка、пт就是词根词干。

2)假设不同语言的词素在词源上或者历史上有亲属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比这些不同语言中的词语。比如,我们可以比较俄语的болото,南斯拉夫语的blato,波兰语的boto等等。

3)可以根据发音方法比较音位。比如ч是这个表象固有的发音。而在波兰语中cz与俄语中的发音不太一样。这个辅音在俄语中是舌面音,在波兰语中是前舌音。但在“比较语法”中几乎没有这样的比较。这里只关注亲属词素结构的音位同源关系。

为了加快阐述的速度,我们将比较音素的个别成分、发音部分,而不是个别的音素。比如,一些发音行为表象与б联系到一起:唇部紧闭表象、鼻腔闭合表象、声带颤动表象等等。比如,这个音位的发音拥有唇部行为表象。在我们采取的比较阐述语音问题的方法中,我们试问:在其他语言中,这个唇部行为是否存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