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到现代,人类教育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古今中外的先哲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和教育经验。数千年的教育发展目标,从小处看,就是改变个人短短数十年的人生;从大处看,希望改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从更高的层次看,则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随着社会进步和多元化发展,教育的内涵、外延、内容、方法等不断被丰富和扩展。然而,人生最重要且基础的教育阶段是前二十年,导致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不断面临新挑战。但是,不论国家、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等存在多大的差异,其教育都是以人为中心,最重要和基础性的目标并无大异,甚至其最核心目标是共性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比起中国的教育,西方的教育也许更具系统性。但西方教育发展至今,同样走过了很大弯路,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共性的。通过分析西方的各种教育观点,了解其主要的教育思想、经验和教训,我们才能更宏观地“窥见”教育发展的“全貌”,方能发现教育的本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一、一种猜测模型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是一种结果,开辟新路是一个过程。相较而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体现智慧。
人类可能永远都无法弄明白语言、文字、文化、宗教、教育如何产生。然而,这些“产生”过程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不断进化的漫长过程,且因地域的广泛性而呈现多样化特征。
哥德巴赫有一个大胆猜想,令全世界数学家趋之若鹜。那么,请允许笔者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基础上,对人类历史上的这些“产生”过程做一个大胆猜测。图4.1是这些“产生”过程的朴素猜测模型。
对图4.1的描述,是作者的推理,其正确性并未被证明。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证明或探究所有这些“产生”过程。但是,这些“产生”的结果却是需求驱动的。同样,所有的知识、技术、方法也是需求驱动产生的结果。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推理并思考这些“产生”的轨迹,也许对我们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语言的产生
任何高等动物都采用一种或多种“语言”实现交流,包括声音语言、动作语言等。其中,声音语言最为常见。人是群居动物,在朴素声音的基础上,为了描述对世界的认知、实现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产生了最朴素的自然语言。
地球上有很多地方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人类之初,在不同区域生存、繁衍的人,因为高山、河流等自然屏障,沟通、交流仅局限于所住区域,鲜于外界交流。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沉淀,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语言。因而,自然语言呈现多样性。语言产生以后,人们不仅可以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而且可以描述各种生活经验、传承各种故事、表达思想感情等,于是形成了人类社会丰富多样的、朴素的民族文化。
(二)文字的出现
随着人类进化,为记录生活经历、传承民族文化,人类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发明了文字,如甲骨文、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日文、英文、法文等。这些文字是各民族语言的符号标准,实现读音、书写的规范化。
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字还会不断演化,以增强描述能力、方便记录表达。这种演化过程不仅包括文字形状的扩充和变化,而且针对描述内容的增多而增加新字和新词,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规则。例如:汉字经历了从甲骨文、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化过程;英文、法文等拼音文字除了符号要素,还有语言规则,并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产生新词汇。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可记录、承载、传播文化与思想,开启了各民族文化、各宗教信仰的传承过程和人类的文明之旅。
二、民族文化的出现与演化
(一)民族文化的出现推测
文化一旦出现并得到认同,就开始凝聚并逐步走向统一。有的民族文化逐步发展,形成共同的信仰,并演化为宗教文化;相反,有的民族文化缺乏相对具体的信仰,没有产生宗教。
不论民族文化是否与宗教相关联,都具有趋同性、凝聚性、统一性,而且大多数民族文化都不自觉地产生并形成一些共好意识,如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皆倡导公平、公正、向善、友爱等价值观。
民族文化无法用固定的标准衡量,也难以比较孰优孰劣。然而,民族文化的进化同样逃不过“进化论”的制约,“近亲繁殖”只会令民族文化愈发缺乏生命力,丧失竞争力。只有杂交其他民族文化、汲取其精华,该民族文化才会更具生命力。那么,民族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究竟是什么?上面所提到的共好意识、价值观和理性逻辑也许是民族文化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们,其价值观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都有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区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民族价值观、国家价值观、普适价值观等。从逻辑上说,这些价值观的大致关系是:前者比后者更具体,且受制于后者;后者比前者更抽象,且作为前者的基础。其中,普适价值观是所有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应该超越民族、国家而被普遍认同。
远古时候,原始人和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弱肉强食,完全靠武力征服别人。因此人类的“良好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真善美”、“公平正义”等并非天生之物,普适价值观也不是古已有之。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形成普适价值观的过程和对普适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存在巨大差异。但是,笔者相信所有的民族都会认同、坚持并弘扬“真善美”和“公平正义”等人类美德。
(二)民族文化的进化推测
世上不同地域的民族,在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民族文化的形成方面,具有很大的时间差异性和过程差异性。民族文化的演化出现了进化、融合、退化以及消亡的过程。在历史长河中,民族文化演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个民族向其他无人居住的地域迁徙,于是民族文化进行地域性的迁徙和扩张;
一个民族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和文字,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该民族文化被融合、同化或消亡;
一个民族有自身的民族语言,如果没有形成自身的民族文字,也容易被融合、同化,甚至消亡;
一个语言、文字和文化较为完整的民族,侵略、殖民甚至统治另一个处于相对劣势的民族时,占据绝对优势的民族会影响、同化乃至改变另一个民族,二者也会相互融合;
两个以上民族的文化碰撞很容易产生民族文化的矛盾、冲突,有时甚至不可调和。如果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文化进化过程相近,那么,两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通婚等将会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毫无疑问,美国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及非洲的土著人,印度人等原本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英国的殖民统治使越来越多的土著文化被同化。同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多数少数民族具有自身的生活传统、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有的民族甚至有自己的文字,如丽江的纳西族。新中国成立之初,有的民族尚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如云南的独龙族。但随着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融合、渗透,这些脆弱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面临着濒临消亡的危险。即使国家采取民族自治、民族保护政策、申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也难以挽救并改变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命运。
笔者出生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世代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曾具有浓厚的民族语言、生活传统和风俗习惯。曾几何时,汉文化与这些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得当地的语言以具有方言特征的汉语为主体。这种方言或多或少地带有少数民族语言味道,只有很少的地方尚有少数民族自身语言的存在。
生物的近亲繁殖会导致物种的单一化、退化,甚至灭绝。同样的道理,民族文化的“近亲繁殖”也会使得单一的民族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封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如果不吸收外来民族文化优良的价值观、理性逻辑思维等营养,那么,这种主流的民族文化也会逐步退化,丧失生命力,缺乏竞争力,即使不被灭绝,也难以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美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表象背后有体制、政策和其他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开放、富有包容性的多元文化是其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活水源头之一。
三、教育演化过程的推测
(一)教育的出现与分化
民族文化、普适价值观、思想文明是人类历史沉淀的结果,认同、遵循和传承这些结果的教育被称为人文教育。同时,这些抽象的结果又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中。因此,从一出生,每个人就开始不自觉地接受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熏陶,不管这种文化好与坏。从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古典教育看,最初且最朴素的教育始于人文教育。这种早期的教育简单而朴素,旨在培养人的德行、弘扬人的美德,使人有别于动物。
随着文化的积淀、文明的形成、思想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外延不断被扩大。首先,初期朴素的人文教育增加了理想、态度、习惯、思维和科学精神等,形成了更广泛的普适人文精神教育。其次,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不断提升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最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大意味着可学的、该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知识大爆炸”。这时,潜在的矛盾和危机产生了。
矛盾在于,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是二十岁以前,甚至更短。从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到研究生,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孰轻孰重、协调发展的矛盾,容易顾此失彼,走入一种“重视某个方面而轻视另一方面”的片面性教育。危机在于,教育的内容更多地以书本形式展现,基于书本或教材实施教育很容易将教育简单化。仅仅围绕书本知识开展教学、考试,极易走入一种“只注重书本知识和成绩结果、不重视思考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功利性教育中。西方曾出现的“经院主义”教育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种危机所致。
其实,“教”是过程,“育”是目标。比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思维、能力和方法。因此,教育是更为广泛的系统工程,任何知识、技能都只是教育的载体。学校的书本教育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一旦被简单化,老师和学生常常只会关注知识的“教”与“学”。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产生的却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而比学校的教育更具体,对人生的影响也更深刻。
一生下来,小孩的脑袋就像一张白纸,他对世界没有任何认识和判断。渐渐地,他认识世界和判断事物的标准开始形成,最初的标准来自家长。小时候,家长和周围人对人是否生而平等的看法、对人或事的评价等,特别是父母对事的态度、处事的习惯、喜厌好恶的缘由,甚至表达方式等,对孩子的道德、价值观、态度、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教育发展历史的阶段化划分
纵观人类教育的发展史,特别是从西方古典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内涵、内容、形式不断地被丰富和多元化。我们不妨将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如图4.2所示,包括早期的古典教育、分工分化、多元化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形成。
本章第三节将归纳、分析和总结西方主要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这里只简要地说明和分析四个阶段的划分。
1.古典教育阶段
数千年前,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技术发明少而简单。因此,早期的古典教育以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为主,科技成分很少。随着国家和宗教的出现,教育主要为它们服务。此时,教育的功用性价值并没有被认识和表现出来。
西方的古典教育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古希腊教育从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出发,逐步形成了七个基本学科。古罗马在古希腊教育的基础上,设立了专门学校。在宗教神学统治教育以前,古典教育充满了生机,学科方向百花齐放。同时,西方的古典教育对教育本身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中国的古典教育以“师傅教徒弟”为典型方式,是一种学徒式、作坊式、工匠式的教育。由于没有像西方古典教育那样形成多学科方向,因而,教学内容似乎空洞无物,教育逐步退化为人文思想的传承。这种朴素的人文思想,始于人对客观世界、人之本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我国曾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来逐渐成为几家独大的“道统学说”。
即使几千年封建社会改朝换代,我们的教育内容还是在“道统学说”的基础上近亲繁殖;教育形式也未形成完整的官方体系;更没有人在“道统”之外系统地开创或研究其他学科、技术以及教育体系本身,甚至包括各朝代都存在的经济、税赋、政府、管理等应用方向,无一形成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
2.中世纪到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