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46

第46章 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7)

《从美国小学教学目标看国内基础教育》一文提到,在美国,小孩在幼儿园毕业时能够“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在我国,很多家长常常要求小孩获得好成绩、考上名牌大学、挣很多钱、光宗耀祖。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常常将孩子教育的成败等价为家庭的成败,按照他们那些现实且功利的价值观、思维,引导甚至代替孩子规划人生,以至于很多小孩尤其缺乏这方面独立且理性的思考。同时,老师常常教育学生长大后当“××家”或“接班人”,其设定的人生目标空洞而不可追求。

(二)什么时候规划

有的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有的人则从中学开始设定人生目标;而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随波逐流”。如果说因常识教育的缺失,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人生、理想、职业、事业等缺乏理性的规划思考尚且无可厚非,那进入大学以后,大多数已成年的学生已完成基础教育,应该对其人生、生活和工作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准备,逐步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

更为重要的是,人生不仅需要“知”而“识”的书本知识,更需要“见”而“识”的过程积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见识”的欠缺,导致他们缺乏走向社会应有的规划思考和心理准备。虽然大学生活只有短短几年光阴,但却是学生开阔知识视野、规划未来人生的最后机会和重要转型阶段。

人生充满了很多际遇和变数。也许你觉得“规划没有变化快”,制定的人生规划与实际的生活轨迹往往“南辕北辙”、相差甚远,大可不必提前规划人生。其实,任何人的未来人生犹如科研的过程,任何科研皆无法准确知道、也无法预测未来可能的答案和结果,甚至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纵然如此,朝某个方向不断地探索、研究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永远不会获得科研成果。同样地,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和未来,但却可以为未来的际遇、变数做各种铺垫和准备。要知道,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之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碰到困难、经历挫折不仅是人生必需的成长经历,更是宝贵的财富积累。也许你会根据各种阅历、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甚至改变人生目标,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中,你可以获得那些你永远也不可能从书本上得到的东西。因此,人生需要长期的规划、短期的计划作为支撑,否则,就会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迷失前进的方向。

(三)如何进行人生规划

规划复杂或持续周期较长的事物,往往需要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之间进行取舍平衡。宏观性规划通常更接近于理想层面的追求;中观性规划体现了几年或某个阶段的目标,通常服务于宏观规划目标;微观性规划则更接近于执行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只有宏观规划,缺乏微观计划,显得好高骛远;只有微观计划,缺乏宏观规划,又容易导致目标的盲目性。

人生不像学数学、物理那么具体、微观。比起良好的人生规划,某次考试成绩的优劣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说,做数学题、物理题能体现个人智商的话,那么,人生规划则能体现个人的智慧。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个人较为突出的智商可能使得他在做题目、考试方面十分优秀,从而受到关注。但随着年龄增长,对个人的事业发展而言,小聪明越来越不重要,特别是在步入社会以后,思考问题的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思维和能力等才是决定性的智慧。

在进行人生规划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能力、兴趣、可利用的资源,综合分析各种客观、主观条件,宏观地思考和谋划。广义且理想地说,人生规划应该包括事业、职业、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在校期间,学生的人生规划应该以事业、职业为主,如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思考毕业后当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白领或自主创业。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自己需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弱项,不断地反省、逐步改善不足、积累沉淀,为实现人生目标创造自己可控的条件。自身的不足或弱项不仅指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而且包括道德、态度、习惯、能力以及其他软知识。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可通过学校教育和自我学习得到弥补。软知识的缺陷从书上也许可能找到方法,但却很难奏效。如态度习惯的缺陷、交流沟通能力的不足,“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通过与别人、自身的经历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不断地训练、改进,方知“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仅有规划是不够的

有人说一千个美好的想法,不如一个有缺陷的行动。因此,不管规划多么完美,但仅有人生规划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付诸踏实的行动。而将一个规划付诸行动是长期思考、积淀的过程,并不像做一道数学题那么简单。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应该理性地意识到过去属于历史,未来属于自己。不管高考成绩是否理想,都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辉煌或阴霾里。当下很多学生持有一种功利性思维,他们通常以做题目的方式对待过程性事物,缺乏过程性的思路、视野、阶段性计划和执行能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没有回报就不愿意付出。绝大多数人都理解“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可是,并非所有的付出都肯定能有所回报。很多情形下,即使你很努力地付出,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很多学生就功利性地认为:既然我付出了都很难有所回报,为什么还要付出呢?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认为,父母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他们又何必痛苦地经历那些寂寞的过程呢?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种人并不少见,他们在校期间具有辉煌的历史、理想的高考成绩,但事业发展却并不顺利。其中有的人常常回忆过去的辉煌,对现状心存抱怨,似乎这个世界就缺一个“伯乐”相中他这匹“千里马”。而其自身常常心浮气躁,急于展示其聪明才智、优点长处,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使他具有人生的宏伟规划和远大理想,却难以“静下来”沉淀自己,且很难理性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渐渐地,他们反而变得心理不平衡,表现得愤世嫉俗、冷嘲热讽。有的人甚至存在品德问题,通过贬损他人,特别是名人,来表现其聪明才智。

相反,另外有些人看似不聪明,甚至显得有点愚钝,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也没有可值得炫耀的辉煌历史,他们却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在各方面都能顺利发展。正因为自知无过人之处,他们能认真对待生活、工作中的任何事情,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理想、优点和过人之处,常常能冷静理性地思考、沉淀,甚至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种人更容易被信任、被赏识,我们常常形容这种人“大智若愚”。

三、大学的“教”与“学”过程

本章前面针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很多同样适用于大学教育,且值得大学教师参考和借鉴。在这里,作者只是针对大学教育进行强调和补充。

(一)核心原则

相对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更加专业化。但是,越专业化的教育越容易约束人的思维,易使人形成思维定式。那么,如何定位和实施大学教育,使得每个人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又受到尽量少的思维约束呢?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都服务于个人的整体教育目标。从知识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生“如何思考”远比“思考什么”重要,大学教育更是如此。既要实施专业教育,又要减少思维约束,笔者针对大学教育,提出了“学习大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形成大思维、扩展大视野,突破思维定式”的核心原则。

1.知识方面。每个人所需的知识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不局限于专业,而是全方位的知识。所有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形成都基于自然现象、现实生活,大学的专业知识也不例外,只不过更加抽象而已。一方面,专业是知识的刚性化条块划分,很多专业是在传统学科专业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如计算机、会计等专业就是在计算数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另一方面,各个专业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多共性的逻辑。如计算机专业的排序算法核心思想来自生活常识。在某课程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只盯着书本知识,不善于借鉴其他课程、其他专业或者与常识性的逻辑思想融会贯通,就只会“文而不化”。因此,专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专业知识,尤其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教学,而应该通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的思考。

2.能力方面。本书第七章和其他章节多处论述了能力的培养。针对大学生活和大学教育,笔者仅强调大学教育应该通过知识教学、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全面培养学生如何思考、学习新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

3.思维视野。本书多处论述思维、视野的拓展方法。针对大学教育,笔者仅强调处处留心皆学问,教育不应局限于专业性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不应局限于知识本身,更需要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从“Why”、“How”方面启发学生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前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笔者的尝试。在同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笔者曾浏览过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专业课程网站,结合自身的留学经历,了解国外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思路和具体做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借鉴、探索和尝试。如针对某门本科课程的教学,笔者只讲授关键概念、知识点如何形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指定某些教学内容需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自学、演讲和讨论交流。笔者会阶段性地检查、指导学生的自学过程,并借鉴一些生活的常识逻辑,启发学生思考。

也许有的大学老师缺乏这样的认识和意识,或者他们没有这样的观念、经验和方法。那么,学生自己能有所作为吗?笔者认为:即便如此,国外很多大学的课程讲稿、教学要求,甚至授课录像都可通过网络获得。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难道不能结合所学课程,上网查找、了解国际一流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吗?

(二)对“教”的过程建议

教师的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态度和习惯是“用心”。此处仅针对大学教师如何“用心”地开展教学,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建议:

1.用心获取知识营养。仅仅依据一本教材,老师很难讲好某门课程。人们常说“要舀出一瓢水,你得有一桶水”。教师应该参考多本教材或参考书,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对每个知识点的“为什么”、“如何得到”、“如何应用”等来龙去脉掌握清楚,方能灵活自如地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

2.用心组织教学内容。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理解和独立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的专业课程较多且比较抽象,如果还是“填鸭式”地讲授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也难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老师不应简单地照本宣科或面面俱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应围绕课程的基础、重点、难点,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笔者读大学时,一教授的授课过程、方法与众不同。在基础内容讲授阶段,每次两节课的教学,该教授在第一节课安排学生自学他指定的内容,鼓励学生向他提问,他则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答疑;在第二节课,他则归纳讲授内容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思考。该教授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要求老师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课程驾驭能力,而且需要老师花更多的精力组织课程教学。但面对今天的教学评估,这样的教授可能会被评为不合格。

3.用心组织教学过程。老师的教学过程不应拘泥于课堂讲授,更没必要从头到尾讲解书本内容。有时,老师如果让学生自学某些较为简单的内容,甚至组织学生讲授或讨论,就会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

笔者在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访问交流时了解到,国外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形式较为灵活,课后作业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习题,却穿插安排了大量的自学内容、课程项目、分析研究、调查实践、讨论交流、演讲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所提交报告的难度、分量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本科、硕士毕业论文。这种方式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学思考、项目规划、管理执行、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可是,我们的大多数本科生、研究生被动地学习知识,碰到不懂的东西常常束手无策,不善于沟通交流。难道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过程是西方特有的东西吗?难道别人的这些做法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