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06

第6章 人生面临的困惑(4)

教育,就是要基于前人总结的理论、技术、经验、教训等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考,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和方法,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少走人生弯路。尤其是在过于强调专业化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还应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养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突破单一的量化性思维定式。

三、读书如何才能有用

(一)生活是知识之源

任何知识,其本质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将个人得到的知识简单地分成两种类型:社会常识性的知识技能和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一生下来,每个人就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一个方面的技能知识;第二个方面包括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性技能、各种人文思想、各种专业技术等。后者虽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但却是前人基于生活经验总结形成的。因此,前者可以说是后者的源泉,甚至可以这么比喻:前者是皮,后者是毛。

在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有这么几句话:“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这些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点启发吧。

(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教育只关注书本理论、技能的学习,脱离社会常识,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相当于“只要毛,不要皮”,可否?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同时,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对个人发育成长所贡献的方面和贡献度也不一样。因此,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交叉学科的课程选修,不仅有用,而且十分必要。

通常来说,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性认识,可以指导实际应用。反之,实际应用是感性认识,又可以进一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读书不仅要读万卷书,广义地说,还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包括“行万里路、识万个人、做万件事”,完全没有必要将书本教学与现实生活完全隔离。只有这样,方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我们常见某些成功的创业者再进入大学“充电”,系统地学习专业性、管理性的知识,原因即在于此。

有些固化下来的书本知识是规律性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需要懂得很多原理,只要根据经验,遵循自然规律,即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样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即使不懂其中的自然原理,但只要知道这个现象和道理,即可设计水车,建设水利工程,设计实施建筑工程等。都江堰工程不正是如此吗?

经验性的方法、技术都是人们总结、发明的知识。我们以老祖宗的四大发明而自豪,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些东西你不发明,别人迟早也会发明;一些经验你没有总结,有人迟早也会总结。尤其是各种经验,套一句时髦的话,不管你总结,或者不总结,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因此,当笔者看到有人刻意强调: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应用了咱们的“孙子兵法”,心里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别扭,似乎又一个“阿Q精神”的典型示例。

第四节 素质教育的困惑

一、素质教育的尴尬

以前我们总说,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比例比我们高很多,因此,他们的国民素质比我们好。到现在,我国的大学生比例已大大提高了,甚至接近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为何我们整体的国民素质并未得到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素质究竟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

个人素质是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软知识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道德、态度和习惯。从某种程度来说,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民族的软知识分别表现为个人素质、集体素质、社会素质、民族素质。

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这样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良好的软知识,尤其是关于生活、学习、思维以及遵守各种规则等多方面的态度和习惯,而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可以培养并形成个人良好的软知识,提升其素质。社会中更多的人具有良好的软知识,就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素质。所以,民族素质的改善,何尝不是通过教育培养每个人形成良好的软知识,改善每个具体的人的素质来达到的呢?

很多学校常常采用的素质教育形式,就是在课外教学生唱歌、跳舞等。我们常常采用一种表象的结果导向性思维认识素质,简单地将素质这种抽象概念与知识、文凭、爱好、技能等价起来,似乎是“知识多了、文凭高了、爱好和技能多了,素质就高了”。其实,这些概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和等价关系。学习掌握很多书本知识、获得较高的文凭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素质,同样地,多学一些技能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素质。对个人软知识的培养形成,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的影响大得多。因而,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难以培养优秀人才,更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一些社会现象之我见

笔者某次在成都机场候机时,因为天气原因,很多飞机晚点,机场聚集了很多误机的人。有的人在空地上铺开报纸打牌,很多人在围观。尽管吸烟室内还有少量座位,抽烟者也可以在吸烟室内站着抽烟,可很多人却在吸烟室外抽烟。我向机场工作人员反映,这种打牌实在不雅,他们说管不了。而针对吸烟室外的抽烟行为,我向机场内四个不同的人反映:有人告诉我旁边有投诉电话;有人告诉我这事不归他们管;有人告诉我他向相关的人反映;还有人告诉我“这种事情他妈都管不了,我们怎么管得了”。我对在吸烟室外抽烟的人说里面还有座位,那个人似乎觉得我是神经病,无动于衷地看了我一眼。

我欲找一空座位坐下,一小伙坐了旁边的位置,但他把该空座位占了三分之一。我坐在那个三分之二空位时,他旁若无人,一点反应也没有,我就请他让一点,他非常不情愿地挪动了一点,还是占据着那个座位的一部分。后来,我换到另一个登机口候机区坐下来,旁边座位上的人在看报纸,他打开报纸后,报纸的角碰到了我的头。我告诉他,他没有道歉尚且不说,还一声不吭,满脸不高兴地挪动了一点点位置。

那些乘坐飞机之人,大多数都应该大学毕业,而且有的人看来还很有领导气质。按理说,他们的素质应该都不低吧,何以至此呢?在资源有点紧张等特殊情况下,如座位不够时,有的人就会表现出极端自私的一面,而且根本不关心会对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因此,笔者就想:平时我们很少碰到类似情形,也就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不去想很多。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尚未损失财产、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表现。然而,机场工作人员和绝大多数乘客,却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想到这里,我不禁为我们民族的未来捏了一把冷汗。如果碰到泰坦尼克这种大悲剧,假定船上都是咱们中国人,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克拉玛依大火灾会烧死三百多名学生,而某领导事后却描述他如何平安逃生的“聪明”经历:在占据了可容纳多人、可让多人躲过火灾的卫生间以后,他怎么把门从里面抵死,让一些学生活生生地烧死在卫生间的门口。

由此可见,学习再多的知识、掌握再多的技能,如果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等软知识,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素质。同样地,拥有更多的高学历公民,也并不表示社会就具有了良好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了素质教育的问题。大学教授不一定比小学教师素质高,开宝马车的人也未必就比喂猪、放牛的人素质高,特别是当某些既得利益者联合形成利益集团,他们可以肆意打破法律规则、为所欲为而不能得到应有惩罚的时候。

显规则一旦被打破,潜规则就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盛行,法律、规章、制度有时形同虚设。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尤烈,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渐渐地,社会公平也就无法维持,个人的“恶性”就会被极大地放大,即使大学生比例已经很高了,整体国民素质却呈进一步恶化之势。直到有那么一天,所有显规则形同虚设,所有领域都有潜规则存在。笔者实在不敢想象,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即便遍地都是高楼大厦、高档轿车,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可历史的悲剧还是很可能重演。

三、软知识真有那么重要?

有的人很聪明,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常常是“顾此失彼”。还有的人记忆力很好,学习时不记笔记,工作时常常凭记忆处理事情,可时间一长,经常忘记了重要的事情。这些表象性问题的背后原因是习惯问题,而习惯问题的背后原因则是态度、道德层面的问题。

培根关于习惯有很多论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作教育。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好或不好的习惯,还会改变人的性格。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培根的论述尚存不足,深层次地看,习惯的形成却取决于道德和态度。大学生比例的提高并不代表道德、态度、习惯能得到改善。习惯是素质的最直接体现,主要表现在细节行为上。如乱丢垃圾、不善解人意而以自我为中心、大声说话而不管周围人的感受等,就是低素质的表现。

我们时常碰到有的人说话阴阳怪气。这些人通常很聪明,却因为其聪明才智未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他们就通过异类的方式表达其看法观点。长时间如此,即成习惯和性格。其背后原因却是心态问题,甚至可能出现道德偏差。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即通过家庭教育、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态度和习惯,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个人习惯与整体习惯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整体习惯不仅取决于每个个体的习惯,也对个体习惯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个人习惯也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哪怕这种影响多么微不足道。其实,社会风气不仅包括整体习惯,更包括习惯背后的道德和态度。正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好的制度使得坏人变好,差的制度使得好人变坏”,同样地,好的社会风气也会使得每个家庭的氛围、每个人的素质变得更好,差的社会风气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道德、态度和习惯虽然很抽象,但要朝好的方向培养发展,则需要有意识地示范、引导、培养和约束。如果缺乏家庭、学校方面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任由个人自由发展,那么,长大以后,绝大多数人很难意识到自身的不良习惯和心态,似乎是:我生下来就是这样,我的父母、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更为关键的是,小孩通常缺乏自主判断力、约束力,极易形成不良习惯。不良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善非常之难。即使少数人能自主地意识到自身不足,但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善。

小孩对脏话没有概念,也缺乏认识。在婴幼儿的意识里,“他×的”和“你是好人”并没有区别,只是两个词而已。就像不懂英语的人,或者只知道单词“good”而不知道“shit”的人,听到老外说出这两个词时,他不会有任何不同的反应。因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奠定个人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对社会风气的改善有积极贡献。也许有人认为个人的贡献实在太渺小了,但如果人人都这样,而不认为“他都可以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甚至在发现别人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时,不觉得“事不关己”,能勇敢地站出来维护社会正义,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第五节 社会的困惑

对小孩的教育,一代代的人更加关注知识、成绩、名次等结果性的东西,而很少关心过程引导和能力培养。这种思维不断地被“近亲繁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期望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严重的错误。

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因为小孩某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忧心忡忡。整个社会一直强调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不能发现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即使再过一百年,更换几十个教育部长,也于事无补。在分析这些困惑之前,作者可以肯定地说: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教育,难以培养一流的创造性人才,永远培养不出完整的人。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