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馆、超市、服装店全集
17658300000025

第25章 精选货源,领跑市场

1 制订合理进货流程

商品采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的细节,处理不慎就会出现误差、延误进货,最终影响商品销售。采购商品有以下步骤:

(1)制订需要采购的商品目录,将商品的各项要求详细列明。

(2)选择供货商,洽谈商品供销事宜。

(3)进行市场采价,与供货商的价格进行比较,作为商品采购价格的基础。

(4)查看样货,看样选购。

(5)与供货商议定商品供应价格。

(6)发出订购合同。

(7)审阅供货商的各种发票单据。

(8)收货及验货存库,并记录存档,制作卡片。

(9)跟踪管理,根据商品销售情况,调整商品摆放位置、陈列面积等,促进商品销售。

2 选样合理地采购服装

1.服装采购的尺码要符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服装店里的服装都有一个年龄定位,如20~25岁或30~40岁。很显然的,前者的会小码居多,后者一般大码居多。有些身材发福的顾客可能会向店主反应进些大码的服装,我们应该考虑这部分顾客的需求。但是总体的尺码一般都是在S~XL之间。

2.精心挑选颜色

比如,一个品牌服装有100种款色,按照一般的选法,大家能够看得上的大概是20种款色,其他的80种款色是没有机会让消费者看到了。这就说明,我们在采购服装的时候一定要有独特的眼光,尽量挑选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会喜爱的颜色。

3.确定服装的进货数量

到底进多少货才是合适的呢?这仿佛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铺货太少,怕顾客找不到合适的衣服;铺货太多,又容易造成库存压力。那么如何确定服装进货的数量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店的单月经营成本加起来(包括店租、水电费、税、管理费等),然后除以利润率,得出的数据就是你每月要进货的金额。假如你的全部经营成本为5000元,服装卖出的平均利润为200%,那么5000/200%=2500,你最起码需要进2500元的货。

4.服装换季进货要谨慎

(1)不能一次性一个款式进好多件,而是卖完了再进,宁愿多跑几次也不要有太多的存货。

(2)配合季节特点进货,如夏季要少进长袖或较厚的款式,要多进那些轻薄的款式。

(3)换季的时候,有的供应商那里会清仓,可以去找一些数量适当的尾货、存货做甩卖。这个时候的批发价是刚上市时候的一半左右,即使是做甩卖也可以赚到不少。

(4)进下一季度的新款服装试销。换季的时候,一方面要甩货,另一方面要先进少量的新款进行试销,销路好的话再逐次推进。因为换季的时候还没有到旺季,所以这个时候订货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优惠,到旺季时就没有了。适当淘一点下一个季节的货品作为储备是很有必要的。

5.处理好与批发商的关系

与批发商打交道也是技术活,店主要熟悉和批发商打交道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避免言语失误造成意外的损失。

(1)在调换货的问题上,与批发商一定要事先达成一致,以免造成日后纠纷,什么可以换,什么不能换,换的周期是多长,自己和批发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作为新手,一定要通过交流看清批发商的性格特点,进而选择你认为可以信任的批发商合作。如果发现批发商太狡猾,要及时脱身,以免因为对行业不熟悉等原因受骗。

(3)不要过分相信批发商的话。如果他们为你推荐的款式,总是说销量很好,或者某商品马上售空,这其实是批发商的一种手段,如果因此而轻信,很容易造成货品积压。商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要轻信任何人。

(4)与批发商的每一次货款交易都要保留凭证。如进货时对方开具的发货单、向对方欠款时的欠条等,最好有专门的夹子存放。如果与批发商有欠款,一定要在还清欠款后请对方开具收条,收条更要妥善保管。对方如因忘记对账再次要求还款时,方有依据说明货款已经还清,否则容易造成经济纠纷。

(5)尽量成功地能控制至少5个批发商,才能保证充足的货源,也可以在对比中降低进货成本。

3 服装的进货原则

有时店主面对低折扣的诱惑而一次性地采购大批量的服装,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严重时会导致库存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采购时过于小心翼翼,也有可能造成缺货的窘状。由于服装的时尚性很强,流行周期也较其他商品短。这就要求店主对于服装市场的潮流走向要有细致而准确的把握,紧跟流行趋势,采购随潮流而变。把握好以下几点采购原则,将对店主的采购工作大有帮助。

1.时尚原则

时尚是服装永远的话题,直接影响着服装店的兴衰。所以在进货的时候,店主要具备极强的时尚敏感性。平时多看一些与时尚相关的东西。在市场潮流中发现流行的主题,紧随市场畅销服装品牌的产品特点,做出自己的选择。在此,顺应有模仿的意味,是带有一定主见的模仿。由于已经有可以借鉴的成功品牌服装作例子,采用这一原则比较保险,可以规避市场风险。

2.适时适量

商场如战场,错失良机的背后总是失利的痛苦。店主只有把握当前最主要的流行趋势,紧趋形势进货,才能抢占商战中的先机。服装店自然不能随时进货随时到货,从进货到入货上架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商品无法及时上架,缺货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不仅影响服装店的销售业绩,也不利于服装店的形象。

进货数量的拿捏也是进货的重要考虑方面。一旦店主拿捏不好进货数量的分寸,就可能产生进货多或进货少引发的不利影响:进多了,就有可能导致商品周转速度下降,库存增大,加大资金消耗;进少了则会影响折扣,造成缺货,增加进货费用等。

3.遵循销售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特定规律,销售也不例外。店主要熟悉并遵循服装店销售的规律,在其引导下引进适销的服装。对于热销的服装,可以适当提高每次进货的数量,以节省精力并获取更多折扣。对于销售缓慢的服装,则尽量减少进货量,以免积压。

4.配合季节特点

服装店经营的服装许多都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在销售形势随季节的转变受到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店主要尽量做到“季初多进、季中少进、季末补货”,常年经销的商品则要“淡季少进,旺季多进”。

5.广罗货源,精益求精

只有稳妥而质优价廉的货源,才能保证服装店的生意欣欣向荣。而寻找货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渠道:

(1)去当地批发市场批货。这是经营服装店最常见的进货渠道,批发市场能提供多重选择,不仅是在价格上,也在商品质量和批发商的服务上。例如,店主可以去周围一些大型的服务批发市场进货,力争将批发价压到最低,同时要与批发商建立好关系。

(2)直接从厂家成本价进货。厂家进货也是一个常见的渠道,去厂家进货,可以拿到更低的进货价,但是一次进货金额通常会要求比较高,增加了经营风险。最好认识在厂家工作的朋友,或者自己直接就是在厂家工作的,这样才能顺利从厂家进货。

(3)外贸产品或OEM产品是热销货源。OEM的英文全称是Original EquipmentManufacturer,简称为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这种经营模式在国际上已运作多年并行之有效。目前,许多工厂在外贸订单之外的剩余产品,或者为一些知名品牌的贴牌生产之外会有一些剩余产品,价格通常十分低廉,为正常价格的2~4折,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进货渠道。

(4)库存积压或清仓处理产品也要适当引进。因为急于处理,这类服装的价格通常是极低的,如果店主有足够的砍价能力,可以用一个极低的价格买下,然后转到服装店销售,利用差价获得足够的利润。这要求店主要经常去市场上转转,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另外,店主要经常去相关B2B网站上搜寻一些价廉物美的库存产品。

(5)国外打折商品价值高。在国外可以拿到诱人的打折名牌产品,即使售价是传统商场的4~7折,也还有10%~40%的利润空间。一些英语能力强的卖家还可以通过代购外国网站商品赚取差价,这种方式无须资金的投入,也没有积压货品的风险。

(6)利用特别的进货渠道。店主也可以找其在香港或国外的亲戚或朋友帮忙,进到一些国内市场上没有的商品。在深圳珠海地区则可以办一张通行证,自己去香港、澳门进货。

4 服装采购的五个重点

一般新入行的买家,初到广东虎门服装批发市场或其他服装批发市场,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又好又便宜的商品,毫不犹豫——进!看到很女人味的服装,果断——进!看到很个性、性感的服装时,不假思索——进!结果回去一上架销售,发现自己的服装店成了大杂烩,什么风格都有,利润和库存就可以预估到了。

所以很多初次开店的服装店老板因为眼光不准,都在第一次进货时吃过大亏,有人甚至笑称:开服装店的第一批货都会积压,现金变成了卖不出去的库存,所以最好第一次进货一定要少一点。这在服装行业类的术语叫试销。因为得到市场认可的商品才是利润的保证。

服装业在营运过程中,如何采购优良的商品借以促进业绩的提升,相信是经营者极为关切的问题。但是如何有效地展开采购计划,灵活运用经营资金及维持适当的存量,却往往容易为经营者所忽略。这固然与服装经营者大都采取专柜式经营有关,但对于自营的服装店,尤其是小型服装店,在自营比率上实在很高,所以如何实施整套的采购计划,是服装店经营不可或缺的。在采购活动展开之前,有五项重点是必须加以掌握的。

1.采购之前对服装店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规划

(1)要考虑服装店周围的环境、人流的走向、服装风格和消费习惯、同行竞争和相互扶持、消费能力和服装的价格定位。比如,在学校附近,肯定是一些比较新潮、流行时尚的服装店回头率更高;而在小区附近,则可以考虑进一点外贸休闲服装,丰富的款式吸引年轻的上班一族……

(2)采购的时候就只采购符合自己定位的风格,其他风格的服装不管多好看,价格多便宜都最好不要进,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专注经营好你所特定的消费群体,不要什么人的钱都想赚,否则不但你的经营成本高,赚不到钱而且库存风险极大。

2.多方面考虑衡量所要采购的服装

针对销售计划、厂商资料、消费者欲求、库存状况等有关商品的种类、品质、颜色、花样、流行性、品牌等诸项因素,予以考虑强化商品、配合商品、新开发商品等的组成与配置,借以制订整体的商品采购计划。

3.找到货品出厂上家

一件同样的衣服,在两个不同的服装批发市场出现,批发价格很可能相差一倍以上。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服装市场蹿货相互抄版的情况非常普遍,因为生产这件衣服的厂家出货肯定是最便宜的,其他的批发商可能再进货、再批发,甚至可能经过好几次转手批发,价格肯定就会节节上涨。对此,我们应该找到货品出厂的上家,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降低成本。

4.适当的时期

考虑过去销售的变动情形、流行变化的趋势、竞争者状况、进货厂商配合情形及服装店的活动形式,选定最有利的时期,进行采购计划的实施。

5.掌握好换季的时期

换货时间一般一个月1~2次比较合适,要分析是不是到季节了,如夏季前半段是有领子的好卖,后半段是圆领的好卖。进货要掌握时机,不论服装换季或补货都有机可循。

一般来讲,在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服装店在一年之内有4次换季。

春季:换季时间从每年的2月底开始。

夏季:换季时间从每年的4月底开始。

秋季:换季时间从每年的7月底开始。

冬季:换季时间从每年的9月底开始。

一般,因新款服装推出或因顾客购买而造成卖场缺货,以及促销活动计划安排而进行补货。

5 服装店的采购渠道

1.生产厂商

国内许多品牌生产制造商自行销售,一般服装店可直接和这些厂商的业务部门接洽。

2.经销商

某些服装厂商会将各地区的经销权交给某几个区域经销商负责业务开展,服装店可以向这些经销商直接进货,通常价格稍高,但数量限制的门槛也较低,小型服装店较为适合运用此进货方式。

3.进口代理商

国外许多品牌在国内均有代理商代为接单,唯独向进口代理商采购时需要提前订货,预付订金,但成本较低。

4.进口品经销商

向经销商采购的交易方式弹性很大,从提前下单到代销都有可能,就看店家的谈判情况而定。

5.国际精品展

由于我国市场潜力极其巨大,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服装业者均会选择到中国来举办服装商品的展示会,这也为国内服装业者订购国外服装又提供了一个直接下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