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王式至浙东。与一般将帅发兵后立即围剿农民起义军不同,他按兵不动,首先在官军内部修军令,严军纪。经此整顿,“告馈饷不足者息矣,称疾卧家者起矣,先求迁职者默矣”。其次,捕杀为保全身家性命而与义军暗中往来的文武将吏,处罚将吏中横滑者,严门禁、警夜周密,使义军难测其动向。第三,不置烽燧,“选懦卒,使乘健马,少与之兵,以为候骑”,以安定民心,并防止操利刃的勇卒轻易与义军交战而贻误军机。第四,选用龙陂监好马二百匹,召募“习险阻,使鞍马”的吐蕃、回鹘比配江淮者为骑兵,这些人原来处境穷困,王式既犒饮,又赒其父母妻子,皆泣拜欢呼,愿效死”,以加强官军战斗力。第五,“集土团诸儿为向导”,充分利用浙东地主武装配合作战。第六,令义军叛将洪师简、许会能为前锋,使其“立效以自异”。第七,“命诸县开仓廪以赈贫乏”,缓和阶级矛盾,企图以小恩小惠阻止农民起来造反,从根本上切断义军与农民的联系,并防止义军获得粮仓后更加壮大。第八,在上述基础上布置兵力:从诸营士卒及土团子弟中,选拔四千人,使导军分路进攻义军,而府下无守兵者,则以土团千人补充。命宣歙将白琮、浙西将凌茂贞帅本军,北来将韩宗政等帅土团,骑将石宗本率骑兵为前锋,从上虞趋奉化,以解象山之围,号东路军。以义成将建、忠武将游君楚、淮南将万璘帅本军与台州唐兴军合,号南路军。从东、南两面向裘甫义军推进。同时下令“毋争险易(避免打硬仗,减少伤亡),毋焚庐舍,毋杀平民以增首级(与义军争夺民心),平民胁从者募降之(进行诱降),得贼金帛,官无所问(纵容官军抢劫财物,以鼓励士气),俘获者,皆越人也,释之(瓦解义军)”。由此可见,王式在镇压裘甫起义军时,不仅重视军事,而且非常重视政治作用,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极其阴险狡猾的家伙。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式向裘甫义军发起了大举进攻。南路军首先攻占义军的沃州寨(今浙江新昌东南)、新昌寨。四月二十三日,检校尚书工部郎中,前兼台州刺史李师望,奉诏分统义成、武宁、兖海、宣润等道兵一千七百人,与义军大战于天台观前,义军失利,官军占领唐兴县。五月,又大破义军刘暀、毛应天部于唐兴南谷,毛应天牺牲。东路军在宁海破义军孙马骑部。这时,应王式之请,唐懿宗又增派忠武、义成和昭义三道兵至越州助战。王式令忠武将张茵将兵三百屯唐兴,截断义军南出之道;义成将高罗锐将兵三百并拨部分台州土军,直趋宁海,攻打义军。昭义将跌戣将兵四百,助东路军阻遏义军进入明州的道路。接着,王式向义军发起了新的攻势。南路军大破义军于海游镇(今浙江宁海南),起义军退入甬溪洞(今浙江宁海西南)。官军屯于洞口,义军出洞拒战,失利。高罗锐袭破义军别帅刘平天寨,“自是诸军与贼十九战,贼连败”。刘暀对裘甫说,原先如果听从我的计谋入越州,就不会陷入今日困境。他愤怒地杀死王辂等进士,并说:“乱我谋者,此青虫也”。
不久,高罗锐攻陷宁海,虏逃散之民七千余人。裘甫率万余义军退屯宁海西南陈馆下。东路军在宁海西北的上疁村,击败义军孙马骑部,收降义军将领王皋后,移军大破裘甫,数千义军将士牺牲,裘甫委弃大量缯帛于路以阻追兵。由于王式为防止裘甫撤至海岛坚持长期反抗斗争,已命高罗锐把守宁海东北入海口,又令望海镇将云思益、浙西将王克容将水军巡逻海上,在宁海东与义军将领刘从简率领的水军相遇,刘从简不知官军猝至,弃船走山谷,义军的战船被焚毁十分之七。裘甫遂由险峻的黄罕岭(今浙江奉化西北、剡县东)悄悄撤退,于六月初重新回到剡县。张茵在被俘义军叛徒带领下,翌日跟踪追至,置营垒于剡县东南。越州风闻裘甫又入剡,“复大恐”。王式命东、南两路官军急趋剡县,共同围攻裘甫。
剡县城防坚固,义军守备严密,官军云集围攻,终不能破城。为粉碎官军欲断剡县水源阴谋,裘甫率军出击,“三日,凡八十三战”,城中的“女军”,也“乘城摘砾以中人(打击敌人)”,打得官军十分疲敝。裘甫“佯讫降”,以便突围。被王式识破后,裘甫又与官军接连鏖战三次。六月二十一日夜,裘甫、刘暀和刘庆率百余将士复以出降的形式打算突围,当裘甫“遥与诸将语,离城数十步”时,被王式早已伏下的官军“疾趋,断其后”,裘甫等措手不及,不幸被俘。刘暀、刘庆等二十余人在越州被王式残酷杀害。义军将领刘从简乘诸将陶醉于“擒(裘)甫,不复设备”,率领五百将士突围至大兰山(在今浙江奉化西北),据险自守。七月初,官军战败义军,刘从简撤至台州,为叛徒杀害。八月,裘甫在长安英勇就义。
浙东“倚山濒海,易以捍守”,自魏晋至唐,一直是农民进行反抗斗争的重要据点。这种悠久的革命传统哺育了这里农民。裘甫起义前已有不少小股义军活跃在山海间,反映这里阶级矛盾尖锐,革命时机业已成熟。在这样好的条件下,裘甫本可做出更理想一些的起义事业来,但是作为义军领袖的裘甫,缺乏远大目标和战略眼光,没有看清全国起义高潮即将到来,不能根据蓬勃发展的斗争形势,将起义从浙东一隅引向全国并及时提出推翻唐王朝的鲜明战斗口号。浙东官军虽弱,但王式率领大批援军到来后,官军实力已大大增强。裘甫在强敌面前,缺乏敢斗必胜信心,犹豫观望,坐失战机,陷于被动挨打困境。王式仅用六十六天就一步一步地将起义镇压下去。
裘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唐末农民战争的战斗序幕。这次起义,前后八个月,革命烽火燃遍今浙江一带,屡败官军,杀死地方长吏,严重威胁唐王朝的漕运,威震东南,给予唐末统治者第一次沉重打击。
§§§第四节庞勋起义
唐王朝虽将裘甫起义镇压下去,但唐末以来,各种社会矛盾仍在继续激化,农民反抗斗争在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如唐懿宗咸通初年(公元860—862年),寿州枞阳(今安徽六安)义军“四起,其邑将危”,义军设伏于丛莽间,一举击杀裨将何武,“兵尽骸(骇)逃”。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九月,邕州(今广西僮族自治区南宁)军卒发动兵变,驱逐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他狼狈逃至藤县(今广西僮族自治区藤县),“诈为敕书及攻讨使印,募乡丁及旁侧士军以攻邕州”,这种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动辄溃败”。蔡京又到桂州(今广西僮族自治区桂林)避难,“桂州人怨其分裂,不纳。(蔡)京无所自容”。咸通八年(公元863年),怀州(今河南沁阳)农民驱逐刺史刘仁规,“相与作乱”,刘仁规藏匿村舍,“民入州舍,掠其家赀,登楼击鼓,久之乃定”。至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在桂州爆发了著名的庞勋起义。
为了防御南诏的不断进扰,唐王朝曾于咸通三年敕徐、泗二州募兵两千至岭南戍边,分其中八百人守桂州,约定三年代还。六年过去了,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等仍以所谓军帑空虚,发兵所费颇多为借口,拒绝戍兵多次提出的代还要求,并要他们再戍守一年。戍兵家人将此消息飞书桂州,平时受尽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等将官欺凌的戍兵们忍无可忍,都虞候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王幼诚、刘景、付寂、王弘立和孟敬文等九人遂乘当地桂管观察使易人而新使未至之机,带领戍兵,于咸通九年七月哗变,杀死都将王仲甫,公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突入监军院,抢出兵器,“卷旂而归”故乡徐州。
戍兵们在庞勋率领下,从桂州结队出发,沿途“剽掠,州县莫能御”。朝廷风闻桂州戍兵哗变北归,于八月派高品张敬思“赦其罪,部送归徐州”。庞勋等以为朝廷不追究擅归之事了,故当崔彦曾的使者不断前来“慰抚”时,也多次回书致意,“辞礼甚恭”,并停止剽掠”。九月,庞勋的队伍行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唐监军“以计诱之,使悉输其甲兵”,要解除戍兵们的武装。而山南东道节度使崔铉,则严兵把守要害之地,企图将戍兵们一举歼灭。他们不敢入境,并开始认识到“朝廷所以赦之者,虞缘道攻劫或溃散为患耳,若至徐州,必葅醢矣”。于是庞勋等人拿出私财,打造兵甲,虚张舟航旗帜,“剽湘潭,衡山两县”,沿江东下,经过浙江西部,进入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