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素养修炼
17683600000006

第6章 当今时代与校长(2)

校长还应从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这一目标出发,经常关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教育效能的实际状态。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家庭、社会组成一个巨大的闭合回路。学生既要受到学校对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又要经常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种种不同性质信息的影响。一般地说,学校教育是严密组织的,家庭教育较为松散,社会教育则完全是开放式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家庭、社会对学生的种种教育影响,也是不可忽视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家庭、社会可以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强化,起着正面的积极的教育作用;也可能对学校教育起抵消作用。概括起来,总是表现为两种教育效应:正教育效应和负教育效应。校长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整体出发,经常研究、考察、分析教育对象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最佳方案,就是这三者都具有正教育效应的最佳组合、高效结构。

校长的神圣职责归结为一点就是“育人”。治校为育人,育人必须治校。育人是校长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校长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和教育思想,在领导和组织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中,充分实现管理和教育的整体效能,以更完善地履行校长的教育使命。

三、校长的经济使命

教育经费短缺,常常困扰着校长们。没有钱或经费不足,许许多多想办、该办的事全变成了空话。对于教育经费仍然十分困难的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兴办和发展各项校园的经济项目,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部分的经济收益已被列入我国“财、税、费、产、社、基”筹措教育经费新体制的重要辅助部分。即以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开设教育税种和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为主,辅之以校办企业、社会力量办学和建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的新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对于校园经济是否有它存在的必要,以及校长姓“钱”还是姓“教”,曾经有过诸多争议。时至今日,校园经济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已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现实。校园经济是存在于学校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现今,校园经济已在它的母体——学校教育实体中逐步构成为一种系列的经济实体。校园经济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校教育构成活动。因此,当今的校长在经营和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应该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勇战困难,善于竞争地去完成校长的经济使命。

校长的经济使命就是校长策划、经营、领导和主管校园经济。校园经济具有多元价值。它主要体现在三过程中。其一,校园经济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和商品流通过程。这种过程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校园经济又是重要的育人过程。通过校园经济为中介和基地,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对象紧密的联系起来。从了解社会、修养品德、深化知识、熟练技能、增强体质、提高美感等方面,把育人的教育活动和校园经济的生产活动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教育过程。其三,校园经济也是治校的过程。它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建设,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无疑是能够注入无法替代的活力。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教育人民办。从我国国情出发,发展校园经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学校发展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保证,这是社会主义学校校长义不容辞的经济使命。

四、校长的文化使命

现代管理科学非常重视研究和探索管理过程的组织文化。任何组织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组织的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活动。在一个具体的组织里,其管理决策和实施方式、人际交往和沟通等,无一不受到这个组织文化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和发展学校文化,应当成为学校校长最重要、最紧迫、也是最艰巨的历史使命。

1871年,英国的人类学、文化学专家泰勒首次给“文化”定义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类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自此,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到二三百种,可谓长期争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事物,而是由多学科组成的复合体。它包括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以及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实际上,一切规范的、认识的、器用的、艺术的、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是可以归属于文化这一范畴的。

学校是一种正式的社会组织,学校这种教育机构,有其特殊的社会活动目标。它的目标在于通过学校的环境与其中的活动,来传递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行为规范等,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学校教育活动始终体现着一种特定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它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哲学,是一种学校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是学校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它表明一所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精神,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是学校的灵魂所在。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既包含一般组织文化所具有的环境、价值观、英雄楷模、习俗和礼仪、文化网络的内容结构,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它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大致包括特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在学校文化中属于核心地位,是校长领导学校,实施管理职能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学校教育实施教育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时代对校长的多维要求

半个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当代世界著名教育家、校长的杰出典范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你作为校长,不仅是教师的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而且形象地说,也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你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教师、教导员、班主任)发出的音响,你要看到并从心底里感觉出每个教育者在学生心灵里面留下了什么。”这些名人名言极其精辟的道出了时代、社会对校长的期望和要求。当代校长肩负着比过去任何时代都繁重得多的历史重任。校长只有执著的追求并实现时代对自己的多维要求,才能在提高民族素质和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人才方面,不负时代和民族的厚望。

——政治上的“忠”业者。校长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只有校长树立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学校沿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