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影响力
17683800000026

第26章 培育润物无声的感染力(2)

人性本身充满了矛盾——真与假,善与恶,丑与美。而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而有意义,就应该使自己多一点真、善、美的东西。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恶,他们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生活,甚至对待自己,似乎都充满了恶意。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真诚,毫不留情,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报?当你与人相处时,请记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一准则。

一、公心——校长管理好学校的支点

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地球”。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也要寻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公心”,这是一颗一切为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着想之心,是一颗公正无私之心。

(一)公心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人心齐,泰山移”。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它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如果学校的办学质量上不去,往往不是缺少人力,而是不能做到齐心协力,不能齐心不是人心皆向恶,而是缺少公心。没有公心就不能凝聚人心,就难以形成合力。

校长是学校之魂,公心是校长之魂。校长是管理学校的法定责任人,公心是增强校长工作动力的发动机,是增强校长个人魅力的美容剂,是增强校长工作魄力的助力器,是提高校长工作效率的催化剂。

对学校领导班子来说,校长是一班之长,公心能让校长带出一个一心为公的班子,胸怀公心的班子让教师放心,给教师信心。学校领导班子心为学校发展而用,就能使教师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能组成一个荣誉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校长的公心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管理理念、管理策略等方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向,理解和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是校长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在管理的人文性方面,“理解人、鞭策人、激励人、发展人、完善人、不整人”是校长公心的行为表现,它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如若校长捧着一颗私心来、捞足个人好处走,结果是离散了教师的群心,搞垮了一所学校,违背了周边民心。

(二)公心能催生有力的管理机制

“管理是纲,纲举口张。”学校的教职工,知书达理者居多,真正要管的人很少。所以学校管理重在“理”,而不在管。理顺各种关系,理清各种责任,就能使学校在健康高速的轨道上运行。“理”是什么?是一套制度,是一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机制;怎么“理”?校长身体力行,教师自觉执行;只有校长身先士卒.教师才会无怨无悔。校长的公心会催生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大锅饭”、“铁饭碗”,它可能会受到一部分人短时的青睐,但它会导致职责不清,质量下降,生源减少,直至学校关门,因此这种机制对绝大多数教职工是不公平的,也是他们不希望的;“定岗定编、能上能下、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劳多酬”,它可能会引起暂时的“阵痛”,但它能使人真正体味到人生价值,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机制才是真正公平的,长期运作下去必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在管理中对少数人无原则的退让,就意味着失去公正,就减弱了管理的力度,就污染了良好的管理环境。

心为公所想,权为公所用,情为公所系,这样的校长一定是任何困难也难不倒的校长,也一定会是一位成功的校长,有这样一位校长的学校,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学校。

二、身先士卒

立足本职,身先士卒干事业。胸怀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联系校内外实际,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带领教职工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制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在具体过程中,校长身先士卒,就是时时、事事、处处要体现一个“先”字。诚实守信,领导校委会及全体师生拼搏进取,促使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第二次大战前,有的政治家或军人为了打胜仗,不断地要求人民万众一心,吃苦耐劳,但他们自己都过着夜夜笙歌的奢靡日子。老百姓看了这种现象,对这些政治家或军人产生了不信任感,这些政治家或军人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著名校长、教育专家陈君实说,要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再加上一整套善的管理制度。”他对学校的有效领导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的。抓好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所有优秀校长共同的创造方法和经验。校长的劳动不是单枪匹马式的劳动.也不是事事都亲自动手,而是带领一支干部和教师队伍共同劳动。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如何带领这支队伍去从事创造性劳动?这就是校长的创造性所在。比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重视建设创造性的教育集体。他说:“如果没有全体教师从精神上对我校长工作的支持,那我在学校里连一天都待不住。”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他科学地挑选教师,精心培养,同时带领教师共同读书,共同研讨教育问题,举行报告会。在他的有效领导下,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集体成为“一个志同道合者的创造性友好集团”。

校长带好这支队伍,要依靠行政和组织的力量,但更主要的是依靠校长本人的榜样示范力量。校长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同时善于组织、引导、协调、指挥,就能够调动起集体的积极性,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形成一个学术空气浓厚、内耗很少、心情舒畅、各司其职、人尽其才、团结一致、生动活泼的局面。

群众期待的领导者,是在非常时期能够表现得与众不同,且能够断然地做出决定,迅速敏捷地采取行动。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强有力地支配部下。

动物学家曾经在动物园进行过一项有趣的测验,让该园饲养动物的人私用狮子皮装成狮子进攻黑猩猩群。

黑猩猩群刚开始觉得害怕而哀号,不久猩猩的首领就拾起身边的树枝,做出勇敢地向狮子挑战的举动。其实它也很怕狮子,但却没有逃跑,勇敢地率先向狮子挑战。

如果猩猩的首领在这个时候临阵脱逃,就一定会被同伴鄙视,再电不能做猩猩首领了。

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如此,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学校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如果学校不加紧脚步。就很难在这困厄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当面临困境时,校长能够身先士卒面对难关,就能把坚定沉着的精神传达给教师,让大家都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确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广大教师才会坚定地跟着强者前进。

在2004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校长身先士卒,不畏风险,深入一线,运筹帷幄,沉着应战,充分体现了一把手在危急时刻和紧要关头的“主心骨”作用。

三、宽以待人

在任何时代,校长要想用好人才,都必须具备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情怀。这种情况古已有之。荀子曾对领导者提出过很严格的要求。他倡导,作为杰出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好的学问,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品德,这种做人的德性只有经过长年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因此,要有活的学问加上自修而来的美德,才能具备担任校长的条件。一个任重要职位的人必须具备实用的才学、谦虚的做人态度和高尚的品德。

用人者高尚的品德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要善于识人、用人。要做到用人之长,恕其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亦然。校长不能忌讳人的长处而只看见人的短处。

第二,就是要奖励人的长处.宽容人的短处,使人能尽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不能做到使用人的朝气,摒弃人l_啕暮气,就不能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使人的长处和短处各得其所,就不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发挥。

古代用人的经典上,“任贤使能”是用人的一个最高法则。典故出于《吴子·料敌》:“陈功居列,任贤使能。”意思就是重用有德有才能的人。宋代王安石在《兴贤》中指出:“国家以贤能而兴,弃贤者已而衰。”意思是说,国家重用有德的就能兴盛,舍弃贤才而独断专横就会衰败。由此观之,一个国家如果不重用人才就会走向衰亡,一个军队如果不重用人才就会战败,同样,一个学校如果不重用人才就难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人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任贤使能”,还需要校长有宽广的胸襟和气魄。要做到唯才是举,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这样,学校发展才会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如果领导者反其道而行之,胸襟狭窄,气度似《水浒》中之王伦,妒贤嫉能,任人唯亲,学校就会失去战斗力,校长也难逃在教育界被淘汰的噩运。成功的校长一定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才会使四方精英慕名而至,为其效力。而态度的友善则恰恰是表达你的广阔胸襟的最佳途径。

人性本身充满了矛盾——真与假,善与恶,丑与美。而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而有意义,就应该使自己多一点真、善、美的东西。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恶,他们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生活,甚至对待自己,似乎充满了恶意。让我们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真诚,毫不留情,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报?当你与人相处时,请记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一准则。

远在1915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有21232名罢工者被射杀。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演讲。那次的演讲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演讲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见面。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多么出色的一番演讲,这可能是化敌为友的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你想结果如何?只会招惹更多的怨愤和暴行。

“假如人心不平,对你印象恶劣,你就是用尽所有基督理论也很难使他们信服于你。想想那些好责备的双亲、专横跋扈的上司、唠叨不休的妻子。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点:人的思想不易改变。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于你,但你完全有可能引导他们,只要你温和友善。”

以上是林肯在一百多年前所说的话,他还说:

“这有一句古老而颠扑不灭的处世真理:‘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能招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赢得人心,首先要让他人相信你是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那样也就有一条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

“当我还是个喜欢赤脚到处乱跑的小男孩时,我读了一则《伊索寓言》,讲的是太阳和风的故事。一天,太阳与风正在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我可以比你更快地叫他脱下外套。’

说着,风便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望老人的外套吹下来,可是它愈吹,老人把外套裹得愈紧。后来,风吹累了,太阳便从后面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下。太阳于是对风说道:‘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与狂暴。’”

伊索是个希腊奴隶,比耶稣降生还早几年,但是他教给我们许多有关人性的真理。使我们知道,现今住在波士顿或伯明翰的人,其实和2600年前住在雅典的人是一样的。太阳能比风更快教老人脱下外套,现在,温和、友善和赞赏的态度也更能教人改变心意,这是咆哮和猛烈攻击所难以奏效的。

记住林肯所说的话:“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招引更多苍蝇。”当你要使人信服时,请不要忘记:以友善的方式开始。

四、以诚相待

成功的校长要有真诚、诚实的品格。要真诚地对待教职员工,要同他们建立起一种饮伴关系,而不是一种戒备森严的等级关系。真诚、诚信、诚实是校长必备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