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创造力
17683900000053

第53章 教育园地的拓荒牛

——山东潍坊市育才学校业务校长张尊山

1991年初,一个历史的机遇,把干了六年教导主任的张尊山同志推到了潍坊市育才学校业务校长的位置上。从那以后,他犹如一头拓荒牛在育才这片沃土上,不知疲倦地耕耘着。六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凭着自己的热血和赤诚,在育才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掀起了一片片改革的浪花,奏响了一曲曲教改的强音。

一、建制度,推陈出新献良策

育才学校是一所由政府管理、23家企事业单位筹资联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1990年年初,学校由厂办改为国办。管理体制的改变,使学校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领导班子需重新建设,教师队伍需尽快稳定,教育教学质量则有待提高……,面对这一切,张校长深深懂得: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一切都将是空谈。于是他在校长的授意下,首先与其他同志一起着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搞评价,独树一帜出新法

对教职工的评价管理,一直是许多学校、许多校长为之挠头的一个问题。简单了,不关痛痒,解决不了大锅饭问题,难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复杂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难以调和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为真正解决教师中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不好一个样”的问题,张校长与其它同志多次到外校了解商谈,悉心倾听教职工的意见,三易其稿,一份《关于学校内部管理、职称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实施意见》从教师的德、能、勤、量、绩等几个方面对全校职工进行定性定量考评,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年度考核和学校的评先选优挂钩,激发了内部活力。如此评价措施,可为独树一帜,效果显著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三、立师训,不辍耕耘建功勋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是张校长的真实写照。作为业务校长,他深谙教学质量对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几年来,他反复考察,认真论证,长期实践,另辟蹊径,改变过去集体培训、个别指导的传统做法。针对校情,形成了一套“小兵团作战,规范化引路,请教师登台,树优秀典型”的师训四部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不断在市、区组织的教学大赛中获奖。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柴颖老师的生物课在全国达标教学研讨会上获二等奖,有8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14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50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获奖。师训四部曲的实施,逐步形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队伍,提高了教师的群体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张校长如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不辍耕耘,翻出教学园地清新的土壤。

四、育英才,高瞻远瞩抓素质

张校长懂得,要使自己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必须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因此,他结合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宗旨,在培育人才方面大作文章。

首先抓好德育工作,坚持“素质为主,实效第二”的原则,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把“四有”、“五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处事、会健体、会做人)作为培养目标,为此,张校长从抓制度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德育教育常规,建立了系列化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协助校长抓好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形成了校长牵头,副校长分管,教导处、团队、保卫科实施保证的德育工作队伍。

第二,创设良好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几年来张校长精心设计并组织举办了三大节,即体育节、艺术节和文化节。体育节每年的四月中旬举行,旨在强化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艺术节每年六一前夕举行,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艺术教育的内容,提高审美档次;文化节每年的元旦前夕举行,主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寓学法教育于活动之中,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集体娱乐融为一体。三大节的开办,昭示张校长的智慧;三大节的实施,凝聚着张校长的心血;三大节的成效,记录着张校长的功勋。

第三,在校内建起了三大展室:即德育展室、校史展室和教学展室,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爱校教育和学习教育。几年来,学校少先大队先后被评为省功勋大队和全国雏鹰大队,所有这一切,均凝聚着张尊山校长的心血。

五、搞教改,大刀阔斧推“三说”

无论多么肥沃的土地,如若缺少了耕耘,都不可能使作物茁壮成长。教育园地也是这样,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成功;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张校长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他的策划和带动下,育才学校的教学改革一下子活跃起来。

首先,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于1991年在潍坊市率先开展了教师说课活动。当时,对于“说课”这个字眼,人们还很陌生,而张校长也仅仅是偶然从《中国教育报》上了解此事,正像猎人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一样,张校长有一双洞察教改新气象的眼睛。捕捉到这一信息后,他便凭着自己的那股韧劲,经过几个白天和晚上的苦战,拿出了育才学校的第一篇说课稿,并亲自登台进行说课,从而拉开了说课活动的序幕,也拉开了育才学校教改的序幕。张校长认准了“说课”确实是开展教研活动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后,便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最后终于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成为潍坊市继诸城“五·四”学制改革实验之后的又一重大教改课题。说课经验在全市推广,张校长也被吸收为全国说课协会的常务理事。这诸多的成功和荣誉的光环并未能阻止这头教育园地的拓荒牛前进的步伐,亟待开垦的荒地上,又出现了他矫健的身影。在说课的基础上,张校长又提出了新的设想:将“一说”改为“三说”,以教师说教、学生说学、管理者说管为形式的教、学、管。“三说”的实验与研究又开展起来了,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带领说课教师先后到五个地市、30多所学校进行汇报说课,接待了20多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来校切磋“三说”。1995年10月,潍坊市首届“三说”研讨会在育才学校现场召开,大会对推出的八名“三说”师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了“三说”的价值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列为潍坊市九五计划科研项目。《教、学、管“三说”的实验与研究》的实验报告荣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由张校长编撰的《三说初探》一书(21万字)将由济南军区黄河出版社出版。

张校长才思敏捷,工于文笔。几年来,他可以算得上是口耕笔耘,不仅将“三说”推向了全省,而且经常秉烛夜战,写了几十万字的论文和文章,其中论文《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强化单元说课,优化教学过程》均获全国一等奖,《集体备课的一种好形式》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由于成绩突出,他连年被评为潍坊市教学改革先进工作者。

张校长成功了,每当他回想起五年前首先登台说课的时候;回想起四年前他举办说课培训班的时候;回想起近两年来,先后到五个地市进行示范说课和“三说”讲座的时候;回想起在全市说课大赛上育人才的风姿和荣耀的时候;回想起一年前在潍坊市科委立项演说的时候,他总是那样激动,睿智的双眸中充满了信心与执着。

六、展未来,披荆斩棘拓新荒

张校长战略性的眼光,已经投向了二十一世纪,目前,他正在调整下一步的教改思路,规范学校的教学改革。前进过程中或许有很多的障碍,但只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张校长的心中有一个对自己不变的承诺:永拓教改新天地。而今,这头教育阵线上的拓荒牛又迈出了他坚实的步伐,向着中国教育的明天前进!

(玄成武柳恩竹)

来源:山东潍坊市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