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17684300000017

第17章 提高校长演讲能力的方法与技巧(5)

1.同一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或者同一次讲话中,思想或者语言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具体而言,就是每一个概念、判断都是确定的、前后一致的;一个判断的真假也是前后一致、不能混乱的;每一次思考或者讲话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或者中心,不能有另外的中心。

要做到同一律,在讲话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概念明确。明确了概念的逻辑要求后,讲话过程中,使用了某一个概念,就必须前后都用这一个概念,这就意味着同一个概念出现在同一次讲话中,它的内涵和外延必须是完全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概念的组合要有逻辑合理性,比如一句话“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取得好业绩的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个选择性概念,而“取得好业绩的条件”则是唯一性概念,前后不搭配。

②主题始终如一。讲话的主题应该统一,确定后就要贯穿于讲话的始终,不能随意转换主题。讲话脱离主题,任意发挥,海阔天空地讲,不但自己无法把握讲话的进度与思路,更会使听众迷惑。

2.矛盾律。矛盾律指的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同时成立,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同时成立,那就是自相矛盾。

矛盾律要求在讲话时,确定的思想或立场前后一贯,不能摇摆不定,自我否定。许多领导的讲话,官僚气味很浓,往往会自相矛盾,如“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观点”,“这个问题研究研究,必须立刻解决”等话语,互相矛盾的概念出现在同一句话中,让人感觉很滑稽。

3.排中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次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假,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排中律要求讲话中表述的思想观点必须鲜明,立场必须确定,不能模棱两可,折中骑墙。

违反排中律,讲出来的话就让人不知道究竟是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比如一位领导在会上说:“他犯了错误,但毕竟是初犯,我是不赞成给他处分的,但也不赞成不给予他处分……”他这一番表白,除了让旁人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外,是不可能有其他效果的。

4.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是指在论述一个道理时,理由要充分,证据材料要充足,使论证有说服力。充足理由律的所谓充足,既有量的要求,即作为证据材料的理由要大量、翔实;更有质的要求,即这些材料是以说明结论成立与否,与结论有着不容辩驳的内在联系。

讲话违背充足理由律,拿一些数量不多、说服力不强的材料去说明观点,即使辞藻华丽,也会让人觉得苍白无力。

三、反逻辑的语言技巧

反逻辑语言技巧是通过故意的违反逻辑,或者利用逻辑漏洞来组织语言,使讲话幽默、引人高兴。诡辩就是一种反逻辑语言技巧,它们能为语言增添无限色彩。有人说古希腊智者欧德谟说谎,他辩解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没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这就是利用一个错误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得出的结论永远不正确。

逻辑是思想的规律,是大脑运行的法则,是语言表达的框架。学习逻辑知识,掌握逻辑方法,巧用逻辑技巧,不仅是提高语言说服力的需要,也是让语言更具艺术色彩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七节 )如何使语言表达更具有内涵

一、演讲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演讲稿要“有文采”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材料。如果把文章比做大厦,词语便是用以建筑的砖瓦。词语贫乏,说出来的话只能是干瘪乏味,面目可憎,自然也谈不上生动。词语的生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动作和情态的近义词、反义词的准确运用。叶圣陶先生《没有秋虫的晚上》写虫声:“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竭,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美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首句八个形容词,从四个方面描写虫声的韵味和节奏,既凝练又准确,选词用语左右逢源,给人以丰富多彩的美感。

2.成语的准确运用。成语典故具有内涵深厚、精悍凝练的特点,能够表达丰富的意思,成语典故的运用,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作者词语丰富的程度和运用水平。

3.名言警句的恰当运用。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力。设问强调,反问警醒,假设欲擒故纵,整句连贯有气势,散句柔和而绵长,整散交错则摇曳多姿。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根据句式的不同特点,结合内容表达需要,恰当地选用句式。文学大家都注重句式的设计,比如冰心的散文《笑》,写古道上的情景:“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整齐的句式,勾勒出排列的一组画儿,历历在目,恬静优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二)文句有意蕴

“文句有意蕴”指的是语言要含蓄,要意味悠长,这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美学原则。相比而言,“有意蕴”显然反映了对语言更高的要求。体现这一要求,主要应着眼于结尾语言的处理,具体地讲有这样三个方面:

1.以景寄情,含蓄隽永。叶圣陶先生《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结尾句“我满腔的愤怒。……我向前走去。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雨。”这里的“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雨”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虚实相生,能引发读者深远的联想,富有情感韵味,适用于记叙文和散文。

2.画龙点睛式的升华。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记叙了一家人吃花生的寻常故事,结尾句:“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心上。”杨朔《荔枝蜜》结句:“这黑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文章的结句,分别通过逆转和虚化,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更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3.直抒胸臆的情感激发。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二、如何使语言表达更具内涵

一个成功的演讲者,肯定是个善于旁征博引的人,在他们的讲话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事例、典故,或者穿插一些历史知识、名言警句。通过引用,他们讲出来的话就形成一种博古通今的气势,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旁征博引的讲话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激发听众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援引事例典故或名言警句,可以将一些用普通用语不易说清的道理通俗形象地说出来,不但使讲话更具趣味性,而且会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1.事实胜于雄辩。有些道理,要纯粹从理论上来说明,用口号来呼吁,不但很困难,而且会让人感觉枯燥无味。而如果通过举一些事例来解释和说明,则既能有效地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让听众信服;又能让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让听众感兴趣。

引用事例,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也包括一些名人的事例,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确定主题,简单明确地说出观点之后,再选择能够支持观点的事例来展开论证。比如说论证“青年人是最有创造性的”这一观点,先把观点用这样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再举出古今中外一些非常有名的人,他们取得成就都在青年时期。这种论证方法,比从理论上论证,比如从青年的大脑结构、思想方法、社会经历等方面去论证,就要生动具体得多,而说服力只会更强,不会更弱。

援引事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所举事例需准确、具体、真实。事例应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不能杜撰。对事件的了解要详细、准确,不能引用自己都不清楚、不完全了解的事例。更不能断章取义,为了拼凑事例而将一些完整的事件切割开来。同时,事例应该是具体的行为和结果,不能是抽象的东西,应该有时间、地点、人物及部分细节描写。

保证事例真实、准确、具体,可以让听众有如身临其境,去经历、去感受、去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果事例失实或本身就很难理解,听众就会对讲话产生怀疑或失去兴趣,影响讲话效果。

(2)事例应新颖生动。为了使听众对材料感兴趣,所引的事例应该新颖生动,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所经历的事,是离人们的生活很近的事,这要求人们在援引事例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用第一手资料。讲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事情,不要讲道听途说、无法证实的事情;讲新近发生的或者虽发生于过去,但听众还没了解到的事情。

②多举与普通人生活接近的事例。伟人的伟大创举或许很感人,但是毕竟与普通人的生活离得太远。那些要求太高、可能性太小的伟人事例,是不容易激发人们产生共鸣的,如果举生活中的事例,举普通人都会遇到的事例,将对听众更有说服力。

③避免老生常谈。有些事例几乎都成了论证某些观点的套话,比如说张海迪之身残志坚,雷锋之于无私奉献,包拯之于公正无私。这类的事例因为被用得太多太滥,现在不但失去了论证意义,反而可能招人厌烦。

多用新颖生动事例,可让人感觉亲切诚恳,缩短双方心理距离,调动听众兴趣与思考,使讲话内容深入人心。

(3)事例与观点需贴切。举例子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此选择事例必须选那些最能体现观点、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引用事例要避免几个误区:

①事例体现的观点与要论证的观点矛盾。这样的事例,不但不能论证观点,反而会造成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尴尬。

②事例与观点不相干。这就是所谓的两张皮的状况,事例说的观点与要论证的观点,风马牛不相及,白白浪费时间。

③事例与观点有关但关系不大。事例本来不是主要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只是有很小一部分涉及这一观点。若把这种事例列举出来,将难有很强的说服力。

(4)事例应具有典型性。所举事例应对说明观点最具说服力,事例中体现的道理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能够让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人愿意为之深入思考。

2.引用历史典故。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的历史、文学、寓言、成语、故事、传说等典故数不胜数。这些典故或优美感人,或朴实动听,或言微旨远,能给人以无限遐想,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典故中所蕴含的道理,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上任何讲话场合,都可以选到适用的典故。典故以其特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深刻性,对于论证观点、说明道理、吸引听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我国士大夫在著书立说、闲谈交往中,如果不引经据典,将完全被人瞧不起,可见典故的重要性。

典故的说服力是无穷的,因为它们都是千百年来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比如要说明“兼听则明”的道理,还有什么比引用唐太宗从谏如流,比唐高祖广纳众议的典故更具说服力呢?典故中包含的审美情趣,也是普通的语言无法比拟的。

当然,引用典故也不是毫无节制的,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引用典故要贴切自然。典故的引用是为了论证观点、深化内容的,不是为了炫耀才华的,不能过于频繁地引用典故,不要把与观点关系不大或者根本不相干的典故硬拿来套用。

(2)引用典故要适当加工。典故往往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有复杂的情节发展。在引用时不可能完全照搬,而需要剪接加工,使之精炼短小。

(3)引用典故需有来源。典故都是有出处的,不应随意杜撰加工;同时典故大部分是文言形式的,在翻译时要准确,保持其原意。

3.用名言名句为讲话添彩。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在他们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中,留下许多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或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是他们智慧灵感的闪现,往往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有些名言名句,极具艺术价值,读起来如口含兰花,听起来如沐春风。在讲话中引用名言名句,无论是对于增强说服力,还是增加讲话的感染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讲话的过程中,论证某个观点,或描述某些事物时,加入一些名言名句,整个讲话的内涵与层次将大不相同,会让人感觉讲话者很有素养,他讲的话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毛泽东在会议上教导广大党员与革命群众,需要以反动派对付广大人民群众的手段来对付反动派、保卫国家政权时,引用名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比如劝一个年轻人要沉下心来踏实学习,引用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仅说服力很强,而且非常有感染力。

引用名言名句要准确无误,不能把名言名句念错了,那样不但不能增添语言色彩,反而会闹笑话。引用名言名句还应有话语的情境相协调,引用最能说明问题的名言名句,并且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在有些语境下,适当地改变名言名句中的某些字,可以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也是可以的。比如毛泽东批评一些干部为评级而闹情绪,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