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17684300000023

第23章 培养受人尊敬的演讲风格(2)

婉转,顾名思义,是指说话时为了特定目的绕圈子,不直接说出想说的话,而是用别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含蓄指不完全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让自己的表达留有余地。婉转含蓄是一种说话策略,更是一种说话艺术,要做到婉转含蓄,是需要比较高的语言技巧的。

人际关系复杂多变,对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应付。话语并不总是会受欢迎的,想表达的意图未必是对方赞同的,有时候有些话说出来很可能使对方反感甚至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但却必须说。这时候,婉转含蓄的艺术技巧便有它的用武之地了。

一、迂回策略

有时候,想说服对方,对方会找出种种理由来谅解或敷衍,这时候采取僵硬态度,只会让双方尴尬,使沟通无法继续。然而,如果一开始就采取一种迂回的策略,不直接批评对方,而是通过对第三方的批评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则对方很有可能被说服,或至少不会反驳,造成局面尴尬。

文学课老师爱吸烟,同学们上课时被烟雾呛鼻,很有意见,但却不便指责。一日,两位同学知道老师要来,假装未看见老师,在楼梯口前大声讨论一则关于吸烟的新闻。甲说:“听说去年因为吸烟死了40万人,真是太恐怖了。”乙附和说:“更恐怖的是,许多人由于被动吸烟,莫名其妙地得病,还有不少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真不负责任。”这些讨论声音很大,老师听得见,但批评的却不是老师本人。然而老师当然知道其中意味,故以后上课再也不吞云吐雾了。

二、以退为进

有时候想让别人答应某事,或使别人放弃某种想法,直接提要求,往往会显得唐突无礼,让对方觉得尴尬。但是如果先附和对方的想法,表现出处处为对方着想的意思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对方就不容易拒绝了。

大家都非常熟悉《三国演义》里永安宫托孤一事。刘备深知诸葛亮有惊天动地的才能,也得蜀国官员百姓之心,怎么样让这样的人心甘情愿地辅佐自己那位有点弱智的儿子呢!刘备采取的就是以退为进的方法,他说:“先生之才,十倍于曹丕、孙权。必能安邦定国,一统天下。如果太子可以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自己做蜀国之王。”可以说刘备本是不希望诸葛亮自立为王的,但是不便直接说。他以君王的身份劝诸葛亮自立为王,实际上是要诸葛亮当着众人的面自己承诺,绝不自立,而要忠心辅佐太子,后来结果果然如此。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往往会因为一个话语陷阱,就丧失了建立更大功业的机会。刘备可谓是以退为进的天才说服大师。

三、答非所问

在有些场合,一些问话是不能直接作答或不需要作答的,但是不做出一些回答性的话又有失身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情感,这时候就可以采取一种婉转手段,采取答非所问的方法回应对方,以避开问题。

南朝齐国有位书法家王僧虔,堪称当时书法第一,但南齐皇帝偏偏想和他一较高低。皇帝召他入宫,两人各写一幅字,王僧虔不敢说自己是第一,但是傲骨铮铮的他也不情愿与其他臣子一样阿谀皇帝说:“臣不如皇上。”于是他回答说:“在臣子们这一组,我是第一;在帝王那一组,陛下您是第一。”

通过无中生有把书法分为臣子和帝王两组,使两组不具可比性,从而得出两个第一,既满足了皇帝争第一的欲望,又保全了自己的荣誉与品格。王僧虔所用的就是答非所问的策略。

四、绵里藏针

许多时候,对一个人不满,如果直接表达出来,往往会显得粗鲁而缺乏风度。这时候,采取一种婉转的策略,既说出自己的不满,又显得彬彬有礼,则会使整个讲话极富戏剧性。

萧伯纳的新剧就要七演,他发了两张票给丘吉尔,并附上这样的话:“新剧首演,请先生携您的朋友来观看,如果先生您有朋友的话。”他是在讽刺作为政治家的丘吉尔不可能交到朋友。

丘吉尔回信并寄回了票,说:“真是不巧,那一天我和朋友正好有约要出去游玩,我看还是等下一场演出再去看吧,如果您的戏会演第二场的话。”丘吉尔是在讽刺萧伯纳的剧作不受欢迎,不会演第二场。

两人的一来一往,都是表达对对方的不满,但言语中彬彬有礼,非常客气,这是非常高明的绵里藏针的说话艺术。

五、刹住话头

有些话,说到一定份儿上就可以了。如果再继续说下去,就会走向反面,使本来好的内涵变成不好的。有些话,没有必要非说出来不可,对方可以从自己的神态与说过的话语中领悟言外之意,那就该及时刹住话头,留下余地。

一位技术骨干最近连续犯了几次错误,经理要和这位极好面子的人谈话,提醒他注意自己的状态。经理说:“最近,天气变化很极端,公司的机器设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常有些机器总出故障。老天我们是主导不了的,但我们总能适应是吧!我想你应该是有这个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是最近由于天气原因身体不适……”话到这儿就打住了,其实最近天气虽有变化但并不足以影响机器运转,而该技术人员也没有生病,经理巧妙地把问题原因归于天气与身体,正是回避直接指责他本人,是想让他自己寻找自身的原因,说得含蓄而又有所指,足以让他想到自身的主观问题。

六、巧用沉默

沉默是什么都不表达,但是正因为它什么都没表达,所以它是最耐人寻味的。沉默是金,许多的话没有必要或不方便说时,不妨用沉默来应对场面,让对方自己去想像。

如果沉默时再辅以特定的表情,则表达的意图会更有指向性,更显得含蓄深沉。曲线总是很美的,曲线如果少一点尖刺,曲线流畅自然,那就更美了。婉转含蓄的说话,就是为讲话创造出一种曲线美。讲话不仅是智慧的较量、语言的交锋,也是双方风度礼仪的对比。婉转含蓄的话语,能够帮助您树立翩翩风采,即使讲话内容有刺,也不损君子气派。

(第四节 )如何活跃演讲时沉闷的气氛

一、演讲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活泼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具有巨大的艺术功能。历史的巨幅画卷,社会的广阔天地,事物的千姿百态,人物的音容笑貌,这一切都可用语言艺术加以表现、刻画和描摹。语言是衡量一篇演讲优劣的重要标尺,无论你的素材多么新颖,构思多么精巧,思想多么深邃,最后都得以语言作为载体。所以,锤炼语言切不可掉以轻心。

1.语言要简洁。莎士比亚说: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简洁就是丰不余一字,约不失一词。我们熟悉的《醉翁亭记》的开头“环滁皆山也”就是简洁的范例。具体来说,一要惜墨如金。比如鲁迅写藤野先生:“其时进来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寥寥几笔,勾出了藤野先生给人的印象。二要加大信息含量。比如王蒙《春之声》中的一段文字:“自由市场,百货公司,香港电子石英表,豫剧片《卷席筒》,羊肉泡馍,醪糟蛋花,三片瓦帽子,包产到组,收购大葱,中医治癌,差额选举,结婚筵席……”这实则是列车上旅客们的闲言碎语,它承载的信息多么丰富,若改成“这个说”、“那个说”,就十分冗杂了。三要注意叙述的节奏。请看一篇习作的开头:晚自习,“嘭”,教室门被推开,李老师怒冲冲地跨上讲台。“怎么搞的?一次单元测验就那么多人不及格!”“哗啦——一摞试卷撒了一满桌。”这段文字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气氛,还有人物性格,文字简洁明快。如果写弄清推门者是谁、老师的容貌、同学的心态等,节奏就缓慢而拖沓了。

2.语言要生动。只有生动,语言才有韵味,才有感染力。①锤炼词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比如下面这一段——“他(杜甫)在马上吟雨,在床前听雨,在山陵苦雨,在田间祈雨,在槛内思雨,在草堂唱雨,在江畔对雨,在战场悲雨,在驿路卧雨,在舟中忧雨……”(《散文》)段中的一系列动词经过作者的巧妙搭配,表现出迷人的活力,让人玩味不已。②运用辞格可以使语言生动。比如下面这一段——“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支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腾,画卷刚刚展开,乐曲渐趋高潮,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诗意浓郁。③综合表达可以使语言生动。

3.语言要优美。优美的语言往往如星月装饰夜空,似鲜花点缀原野,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要优美,一是要使用雅词。比如“湛蓝”、“深邃”、“浩渺”、“苍穹”、“璀璨”等双音词就显得很美、很雅。再如四音节短语:“白荷如雪如玉,纤尘不染,红莲似火似焰,舞姿蹁跹,鸭戏清波,鹅鸣花丛,人至河畔,衣薄风香,新凉涤暑。”(李存葆《祖槐》)这些短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另外,叠词也能传递出浓浓的美感。二是要雕琢佳句。佳句的“点缀”效果引人注目,往往使人产生“眼遇佳句分外明”之感。这些佳句可以是精妙的比喻句、拟人句,可以是整饬的对偶句、排比句,可以是深情的抒情句,磅礴的议论句,可以是精美的点题句,含蓄的哲思句,还可以是巧妙的引用句等。三是要营构美段。有时候,一段美而全篇活。

4.语言要风趣。要“风趣”可以整体设喻:“他先天性缺乏笑细胞,脸上长期‘阴天’。即使偶尔出现几片‘蓝天白云’,也会让人觉得寒气逼人,丝毫感受不到‘晴天’的温暖。”可以灵活合成:“班主任给同学‘加官晋爵’,自己头上顶着‘乌纱’。从此,教师就成了全班人民的公仆。”可以时空错位:“军队教练林冲,县政府干部宋江,村干部晁盖,县政府工作人员武松,政法干部雷横、朱仝、鲁智深,民办教师吴用……”可以巧妙化用:“这几天真是苦了我,累得我人比猴还瘦。”可以信笔仿拟:“少年不知书滋味,爱混时候,爱混时候,为了父母勉强读。”还可以庄词谐用、贬词褒用等等,这些都能使语言妙趣横生、情趣盎然。

5.语言要含蓄。含蓄的语言往往潜藏着一种令人玩味不尽的感染力。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王润滋的《卖蟹》的结尾,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文末的“下款”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含蓄”的范例。“含蓄”可以用词句传递,“含蓄”可以用警语点化,给人以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美感。

就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说,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方式。这五种方式都需我们在演讲中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风格和不同的文段特点来进行精妙的表达。

(1)让叙述语言活泼起来。叙述似乎人人都会,但绝大多数人采用的是“承接式”叙述。还可以采用跳跃式、感觉式、融情式、理性式等多种叙述方式。请看下面的例子:“一会儿是烧火洗衣,一会儿是擦桌抹椅,一会儿是青菜萝卜,一会儿是豆腐蒜泥,一个说米饭中有一粒砂,一个说青菜中有一颗米……不是蒜皮鸡毛,就是鸡毛蒜皮。”这段话写父母老爱拌嘴,叙述得多么灵动。

(2)让描写语言细腻起来。景物描写要逼真而又层次,人物肖像描写要活灵活现,对话描写要契合人物身份,神情描写要巧妙选“点”,动作描写要善抓特征,心理描写要精妙入微,细节描写要小中见大,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

(3)让说明语言准确起来。“准确”是说明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包括准确的阐释、准确的概括、准确的归纳、准确的分解、准确的罗列等许多方面。要做到准确,必须全方位认清说明对象,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下笔的时候才可以避免差错。特别要注意遣词选句中的修饰和限制。“最”、“极”、“全部”、“都”、“少数”、“一般”、“广泛”、“之一”等词语的使用要尤为谨慎。

(4)让议论语言严密起来。把握好议论的“楔入点”之后,要用语精炼,切中肯綮,切忌冗长芜杂。议论的语言特别要求严密。一是界定准确,不能产生歧义;二是要把握分寸感,那些以偏概全、武断绝对、顾此失彼的句子要坚决摒弃。凡含有“只有”、“唯一”、“完全”之类的词句,一定要认真推敲。

(5)让抒情语言优美起来。抒情性的语言能深化主题、美化情感,使作者与读者产生心的共鸣。就其抒情形式来说,可以是呼告式抒情、比喻式抒情、排比式抒情、反问式抒情、对比式抒情,想像式抒情等;就其方法来说,可以用泼墨法进行酣畅淋漓的抒情,可以用点示法进行画龙点睛的抒情,可以用呼应法进行首尾照应式抒情,可以用穿插法进行反复交织式抒情。无论怎样抒情,都要使语言深情优美,意蕴丰厚。

当然,以上表达方式是十分灵活的,有时需要单独使用,有时需要综合表达,有时需要纵横相连。

二、如何使演讲语言更生动活泼

讲话生动形象,可以传神。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把事情说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能让听者如身临其境,心驰神往,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持久的兴趣,从而使讲话更具互动性,取得成功。但语言的生动形象,是多种技巧配合的结果,不是只用嘴说说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