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17734500000010

第10章 图书馆导读工作基础(1)

图书馆有效的自身建设和组织管理是开展导读工作的前提。指导阅读的实质目的,就是通过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以多种形式组织读者,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图书馆,积极影响读者选择阅读范围,引导他们正确领会文献内容,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

(第一节)完善本馆文献服务工作体系

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说到底是渗透在读者工作的各项活动之中的。可以这样说,每一项读者工作活动都需要恰到好处的导读工作介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图书馆的每一本书有其读者,每一个读者有其书。组织服务是导读工作的首要条件。《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第十四条规定:“图书馆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要开展好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并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箱的作用。”

一、外借服务

为了开展外借工作,一般设有外借处(或称出纳台)。外借处是出借书刊资料的主要部门,是为读者服务的前哨阵地。借书处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师生读者,他们因工作、学习的需要,来图书馆借阅书刊资料。图书馆通过外借处一方面将书刊资料借给读者利用;另一方面,馆员通过借书处可以和读者直接接触、可随时了解读者对文献的需求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宣传和推荐工作,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辅导,解答咨询以及辅导读者利用图书目录等工作。

(一)借书处的设置

1.出纳台

这是办理借书、还书的地方。出纳台应设在靠近藏书室的地方,以便取书、还书。出纳台里存放着的借书记录,可以反映读者的借书情况。

2.藏书室

借书处应与藏书室相通,藏书室里存放着各类书刊资料。馆员根据读者的借书要求,从藏书室中提取各种书籍,读者还回的书籍应及时归回藏书室上架。设置书库的地方,应考虑楼板的承重能力,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

3.目录柜

在出纳台前应设有目录柜。在闭架借书的情况下,读者借书前首先要查找目录。中小学图书馆为读者应设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供读者查用。同时要做好目录使用的宣传辅导工作,例如在目录柜旁边张贴使用说明。

(二)外借方式

为了方便读者,图书馆采用多种方式外借图书。主要方式有:1.个人外借个人外借是外借方式中一种主要的、基本的方式。它能满足不同读者对书刊的千差万别的需要。

2.集体外借

是以单位或小组的名义向图书馆借书。有的中小学图书馆对学生一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向图书馆集体借书的办法。由各班选派代表,定期到图书馆借出一批图书,然后回到班上设立“图书角”,将书分别借给本班的同学。到一定时期,将前一批所借的图书收回,归还给图书馆,然后再另外借出一批图书。集体借书的好处是能够合理分配图书,充分发挥藏书的作用,同时也可节省读者的时间。

3.馆际借书

当教师备课急需某种图书,而本馆又没有入藏的情况下,可利用馆际借书的方式来满足读者的需求。馆际借书是图书馆之间利用对方的藏书来为本馆读者服务的一种方式。馆际互借是降低拒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4.预约借书

当读者迫切需要某种书刊,而这种书刊已借出时,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可采取预约借书的办法,待书还回后,即通知预约的读者来借。预约借书也是减少拒借率,体现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的一种有效措施。

(三)借书方式

开架借书与闭架借书的手续有所不同。

1.闭架借书

在闭架借书的情况下,读者借书前首先要查找目录卡,从目录中选定自己所要借的书籍,然后填写索书单。在索书单上应写明:索书号、书名、著者、卷册及借书证的号码等,然后凭借书证和索书单向图书馆工作人员索取所要借的书籍。馆员根据索书单从藏书室中找出读者所要的图书后,在出纳台办理借书手续。

2.开架借书

开架借书比闭架借书的手续要简便得多。读者可以直接到书架上翻阅图书,选定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后,即可持书到出纳台办理借书手续。

开架借阅与闭架借阅相比,有许多优点,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开架借阅方式:(1)开架借阅时,读者可以直接从书架上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书刊,不再需要经过目录和馆员作媒介,因而可以减少闭架借书时的盲目性。开架借书时,读者可以省去查找目录、填写索书单、等候借书的时间,因而可简化借书手续,缩短借书时间。

(2)开架借阅能使读者接触大量书籍,可以开阔读者的眼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3)开架借阅时,可供读者选择的书刊范围很广,如果读者原来想借的书刊已经借出,可在书架上选择内容性质相近似的同类书刊代替,因而可降低拒借率。

(4)开架借阅可提高书刊的利用率。一部分在闭架时不被读者注意的呆滞书刊,开架后可被读者发现并利用。

(5)采用开架方式后,馆员从进库找书的繁忙事务中解脱出来,可空出时间来开展图书宣传和阅读辅导工作。

但是,开架借阅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乱架、图书破损和丢失。所以采用开架借阅方式一定要加强管理,适时通过宣传栏或入馆教育等形式引导教育读者,尽量避免书刊的损失与乱架。

3.半开架借阅

半开架借阅是介于闭架与开架之间的一种方式。半开架借阅是将书籍陈列在带有玻璃的书架里。书背向外排在架上,每层架子外面嵌上、下两块玻璃,玻璃中间留有一条手指宽的空隙,读者能看到书名和书的外形,但不能自取。借书时,读者从玻璃空隙中向里推动要借哪一本书,由馆员取出后,再借给读者。这种方式可省去读者查目录卡、填写索书单等手续。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不少学校都新建图书馆或改造了旧馆的布局,普遍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在大空间的开架书库中设有阅览座位,读者直接面对藏书,自由取书,既可以在库内就座阅览,也可以在现场马上办理借阅手续,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深受欢迎。

(四)借书记录及其排列方法

图书借出后,馆员须将书袋卡、借书证(或借书卡)分别排列起来,组织成借书记录,以备图书归还时或进行统计时查用。

完善的借书记录应当能够回答三个问题:

①某读者借去了哪些书,反映一个读者的借书情况;②某书被谁借去了,反映图书的去向;③哪天应有哪些书要归还,反映图书的借还日期。

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采用单轨制、双轨制的排列方法。

1.单轨制排列法

单轨制排列法是将书袋卡与读者的借书证(或借书卡)放在一起,排成一套记录。单轨制排列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还书日期排,同日期内再按读者的借书证号码排。这种排列方法可回答:哪天应有哪些书归还;知道了还书日期,也能回答某个读者借了什么书。但不能查出某本书的去向。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按借书证号码排列。这种方法可以反映读者的借书情况,但不能反映还书日期和书的去向。一些小型科技图书馆,由于读者人数不多,借期又较长,可采用这种方法。

2.双轨制排列法

把借书证和书袋卡分别排成两套记录,叫做双轨制。一般是将书袋卡按索书号排,可以查出图书的去向,为开展预约借书创造了条件。借书证则按还书日期或借书证号码排。如按还期、证号排,可知道某天应有哪些书归还,知道还期也能查出某个读者的借书情况。如单纯按借书证号码排,则仅能知道某读者的借书情况,不能查出哪天应有哪些书该还。

这种排法较适用于借书期限较长的图书馆。双轨制排列法虽然比较完善,但工作手续较烦、工作量较大,图书馆采用较少。不过,如果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管理,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利用“文献流通管理系统”借还书时,只要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借书证和图书上的条形码即可办完借书手续,整个过程只需要3—5秒钟,计算机系统自动记下所有的流通信息,并可随时查询统计,快捷方便,再也不用对着大卡箱忙于查找书证、书卡了。

二、阅览服务

阅览服务是组织读者在阅览室内利用书刊资料的一种服务方式。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室)

规程》的规定,学校图书馆应分别设置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有条件的应设立规模适当的电子阅览室,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百科全书等光盘,开展网络阅读服务。

阅览室不仅是供读者进行自学、研究的场所,也是读者查找文献、进行图书宣传的基地。阅览方式与其他流通方式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阅览室有安静的读书环境,为读者从事自学和研究提供了良好场所。

②读者在阅览室可以看到许多不外借的书刊,如:工具书、现期期刊及单本书刊等。有些外文书刊和库存本也放在阅览室供读者阅览。

③读者在阅览室可以同时利用许多种书刊资料。有时读者只须查阅一本书中的一个段落、一个数据、一个图表或期刊中的一篇文章,如果全部采用外借方式,费时费事。而在阅览室则可广泛查阅各种书刊资料。在开架的情况下更为方便。

④读者在阅览室内,特别是在开架阅览室内,可以涉猎许多文献,这对于开阔读者的视野,充实和丰富读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很好的作用。

⑤阅览室的藏书周转快,可以提高书刊的利用率。

⑥馆员在阅览室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近读者,可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辅导读者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随时解答读者的咨询问题,还可及时了解图书馆的服务效果等。

阅览室应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设置相应的辅助藏书。阅览室辅助藏书一般是经过选择的、科学价值较高的优秀书刊。辅助藏书一般种类较多,复本较少。辅助藏书要经常补充新书、对于陈旧过时的图书要及时剔除,以保证阅览室辅助藏书的现实性。阅览室内应配备各种工具书,供读者查阅。各种杂志、报纸,也应放在阅览室供读者阅览。要注意各科教育教学核心期刊的收集,广泛听取读者意见,根据期刊的利用率、读者推荐次数选择订购适合读者需要的期刊。书刊设备排放整齐,现刊架上应标出期刊名称,以免放错。

在布置阅览室时,除了要考虑如何配合业务需要,便利读者使用等因素外,更不能忽略提供一个足以吸引读者的特别氛围,因此应布置适合读者特点的宣传画、装饰画、名人名言、绿色植物等。

三、复制服务

复制服务是以文献复制为手段来为读者服务的一种方式。它是加速文献传递和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书刊资料不足的重要方法。

复制服务的作用在于:

①文献复制可以提高书刊资料的利用率,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要。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数量、品种有限,同广大读者的需要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教师有时只需从一本书中摘抄一个片断或从期刊中摘抄一篇文章。如果仅用手工抄写,不但费时,而且容易抄错。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复制方法则简便易行,节省摘抄文献的时间。

②能提高文献的周转率,加快文献传递速度。利用复制,可将书刊中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科技动态及时传递到读者手中,这样,既加速了书刊的周转率,起到快速传递信息的作用,又可迅速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③便于搜集和补充难得的文献资料。有些绝版书或难得的文献,还有一些缺期的期刊很难补充。利用复制方法可以获得复制品,以弥补书刊的缺漏。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图书馆采用静电复印的方法开展文献复制服务。除了让读者复制获取文献资料之外,还将散见于图书、期刊中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复印后剪贴在活页卡纸上,按图书分类法或主题表给以分类号或主题,例如剪辑“教改动态”、“高考教学研究”等,不定期地以《信息剪报》或专题索引的形式提供给读者,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四、开展文献宣传工作,扩大图书馆的影响

文献宣传是文献借阅的先导,又是阅读辅导的基础。馆藏文献宣传是利用直观形式、书目形式和群众活动等形式,以形象的描绘或评论,主动向读者揭示文献内容、宣传馆藏信息,把读者最关切、最需要的文献及时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以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学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宣传时,应注意和教学紧密结合,配合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进度、教育科研课题以及科技节、艺术节、“十一”国庆节等集体活动、节日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文献宣传的方式很多,学校图书馆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宣传方式:(一)新书、新刊陈列图书馆为了及时地向读者宣传推荐到馆的图书、期刊,扩大读者的知识眼界,经常在借书处或阅览室设立“新书、新刊陈列柜”或“新书陈列架”,从新到馆的书刊中挑选内容新颖、科学价值高的优秀书刊加以陈列。新书陈列的特点是及时、新颖、简便易行,因此被中小学图书馆广泛采用。

(二)专题书刊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