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17734500000023

第23章 阅读方法与技能训练(8)

查找专门性词语,除利用以上各种专门(或专科)词典外,常见的专门性词语均可利用一些综合性的工具书进行查找,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年鉴》等。

二、怎样查找诗词文曲

诗词曲语、警句名言,其含义深远又富于哲理,给人以启迪。在工作或学习中,常赠予朋友或同学。古人亦云:“赠人以轩,不如赠人以言”。同学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报刊文章时,常碰到文中引用古人的诗词或名言、名句,但却不知作何解释,更不知其出自哪里,虽然字字如金声玉色,但得不到其美的享受。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查找这些诗词文句的工具书,来帮助理解其含义,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卓绝的文学天才,使眼界开阔,心灵因之陶冶。

查找古代诗词文句,一种办法是利用一些专科性辞书来查找,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等。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一些综合性的工具书来查找,如《中国诗词名句辞典》《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历代名句赏析辞典》《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等。

查找现代名言名句,这方面也有许多工具书可以利用,如《中国名言大观》《各国名言大观》《名人名言词典》《中外文学名著精彩议论辞典》等。

查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出处,主要是利用有关专书主题索引。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题索引》《列宁全集索引》《〈毛泽东选集〉索引》等。例如,列宁说:“图书馆工作(当然包括‘农村阅览室’、各种阅览室等等)最需要发动各省、各团体、各阅览室之间的竞赛”。要查这段话的出处,可通过《列宁全集索引》,在“图书馆事业——苏俄的”的主题下,就可查明这段话出在《致教育人民委员部的信》(全集 28卷 429页)中。

三、怎样查找书刊文献资料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书中介绍一些图书或报刊文章,如果我们要查找原文,了解某书的作者、出版及内容,或报刊中某篇文章及作者,必须借助于书目、索引等工具书。

查找解放后出版的图书,主要是利用《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是根据全国各地出版社上交国家样本书登记著录编成的,是查找解放后出版的图书的主要工具书之一。解放以来,基本每年出版一册。《全国新书目》是反映全国每月出版的新书目录,现每月出版一期,“新书发排预报”、“全国最新出版图书月报”等专栏书目均按类编排,并配有一些新书、好书导读文章。

查找新书,除了利用《全国新书目》之外,还可利用众多的征订书目,其中最主要的是《新华书目报》,分为三种版本:社科版、科技版、标准书目版,这三种书目的著录项目除了书名、作者外,还有一些提要文字,可据以了解某新书的大致内容。此外,《中国出版年鉴》以及各类年鉴中有关图书出版的报道和评论文字,一些书评杂志均可利用查找新书。

当我们研究、学习某一专题时,或文学或历史,都可以利用专题书目去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和报刊文章。例如,不少同学可能都想读点文学名著,但是哪些是名著呢?其中又有哪些适合你的需要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有关文学专题书目。如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编辑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本书介绍了250多部古典文学各种体裁的作品;胡若定等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学名著提要及评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收录了1949年以来44部(篇)各类文学体裁的名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编辑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题解》,此书目介绍了世界各国368位作家的719部作品;此外,还可以利用陆安湖主编的《中外文学名著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编辑出版的《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辞典》。

查找当前正在发行的报刊上的特定文章,如果直接到报刊中去翻阅,无异于大海寻针,不仅费时,而且不易找到。我们可以利用上海图书馆编印的《全国报刊索引》。此索引按哲学社会科学版、科技版分册每月各一本,反映当月全国4,000余种各类报刊中的各种资料出处,可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向读者提供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学术、科技方面的信息,是目前最重要最方便的一部报刊资料索引。此索引是按分类编排的月刊,因此,查找前必须确定所需文章资料的类别,以便在有关的类目下查检;还要判断其发表的大概时间,不然的话,查找起来就相当困难。例如,著名作家刘白羽1985年写过一篇记述朱德的文章,此文刊载于何种报刊?此问题只提供了文章的撰写时间和大体内容,所以只能普查《全国报刊索引》1985年第1-12期。由于文章内容是记述朱德的,朱德生前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根据《全国报刊索引》类表结构,应从“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大类查找。当我们翻开第7期时便可查到刘白羽记述朱德的文章,篇名是《大海——记朱德同志》,刊载于《名人传记》1985年第3期。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编印的《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以及各种日报索引,例如《人民日报索引》《光明日报索引》《文汇报索引》等,也是检索报纸资料常用的工具,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四、怎样查找时事资料

时事资料是指及时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形势、大事、进展情况的资料,如各类统计数据资料、法规条约等。同学们在参加时事知识竞赛时,常需要查找这些资料,若学会利用年鉴、手册等工具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查找某一年或某几年国内外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形势、成就、进展情况,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年鉴。从前面第一节的介绍我们知道,年鉴是一种系统反映与记录国内外重大事件,各个学科的新知识、新资料、新进展的工具书,一般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常设有“概况”、“文选和文摘”、“统计资料”、“人物志”、“大事记”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我们便可以找到各方面的时事资料。查找一般性的时事资料,可以用综合性的年鉴,如《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等。如果要查找某个学科、专门方面的时事资料,则应利用专业性的年鉴,与综合性年鉴相比,专业性年鉴对专业资料的汇集更为完备系统。例如,要知道经济方面的时事资料,可以查检《中国经济年鉴》《世界经济年鉴》;要知道教育方面的时事资料,可以查检《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要知道我国棉花生产的有关数据,可以查检《中国农业年鉴》;要知道某一年我国人口数据,可以查检《中国人口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等。

查找法规条约,除了可以利用以上介绍的年鉴来检索新近颁布的一些法规、条约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综合性、专门性的法规、条约目录、汇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规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国际条约集》等等。

同学们在查找时事资料时,也往往会利用期刊《半月谈》(每期都有《国内外半月大事》栏目)。除了这种时事政策性刊物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新华社所出版的《嘹望·新闻周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华月报》《新华文摘》等杂志。它们虽然不属于工具书,但在查找时事资料方面实质上已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因此,也要灵活使用这些时事性刊物。

五、怎样查找人物资料

怎样查找人物资料,特别是历史人物及其生平资料,是我们在学习和写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历史人物主要是指古代及近现代的一些著名人物。在毛泽东、鲁迅的许多著作中,尤其是在毛泽东诗词中,经常引用某一历史人物或与之有关的史实,来说明一个道理,阐明一种观点,言简意赅,非常生动。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鲁迅小说《祝福》中提到的“康有为”等,都是历史人物。若历史知识不足,对其中的某一历史人物或有关史实不熟悉,便会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查找人物及其生平事迹的工具书,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一般地说,从《辞海》(1989年版)就可查到古今中外各类名人的生平简介。但《辞海》毕竟是综合性的辞书,而不是人名辞典的专书,因此,它所收的历史人物就很有限,一般不大著名的历史人物就查不到,这就要去查其他人名辞典了。

查考中国人物,可从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两类人名辞典着手。使用时,优先考虑使用综合性辞典,如《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远古传说时期至清朝末年的中国历史人物)、《当代中国名人录》(收录辛亥革命前后人物)、《民国人物传》、《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中华民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等。但若已知被查人物属于某一专业、某一学科领域,则用专业性人名辞典为好。常用的专业性辞典有《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等等。

外国人物的查找,也应从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人名辞典两个方面着手。常用的工具书有《世界人名大辞典》《当代国际人物词典》《外国名作家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等。

人物生平资料,我们还应注意从年鉴、百科全书等工具书中去查找。

年鉴往往能提供人名辞典中难以获得的较新人物的资料,它因逐年编写,反映最新情况,故有人名辞典所不及的功能,是查找当代人物的重要工具书。如《中国百科年鉴》有“新闻人物”、“逝世人物”专栏,从中可查到其它工具书所查不到人物资料,各种专科、专业年鉴更是重视收录本专业、学科领域的人物,如要查找教育界的当代人物,可以查《中国教育年鉴》。

百科全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各学科分卷中,也有较系统的学科或专业人物资料。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分卷,不但收有一般名词术语、文学流派、文学团体等,还收有大量的外国著名作家、作品,在这些条目中,都包含有人物的生平简历,著作简介和艺术成就的评价等资料。

此外,人物传记资料亦可用来查找人物。它虽然不属于工具书,但对于查找人物资料实际上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如《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传》等等。

六、怎样查考古今地名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朝代的变迁使行政区域名称变化很大。因此,地名既多又繁杂。同地异名、同名异地者不少,给我们学习历史、地理带来了困难。例如,我国首都北京,古代称蓟,辽代称南京,金代称中都,元代改名为大都,明初改名北平,以后明成祖正式改名为北京,民国初年又称京师,1928年又改称北平,1949年又复称北京。可见地名变化之复杂。遇到地名方面的“拦路虎”,我们一样可以请“案头顾问”工具书出来帮忙。查找一般地名可利用《辞海》,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各种地名词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世界地名词典》等等。

总之,阅读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都可以利用工具书来解决。同学们若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就等于有了一位终身相伴的良师益友。在读书治学的过程中,它往往会使你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