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指导手册
17735600000013

第13章 未成年人的品行障碍及矫正(3)

世界卫生组织揭示的材料表明,目前吸烟在不少发达国家中已呈下降趋势,但自80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烟草消费量却呈上升趋势,每年递增14%。目前世界上有11亿烟民,其中8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国家中,少年和儿童抽烟的现象日益严重。

2.我国的情况

近年来,中国烟草行业产量和销售量均保持稳步发展,利税年年创新高,烟草行业已成为纳税最多的行业,占政府收入的近10%。然而,在这组辉煌的数据背后,同时也有另一组数据呈现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2002年,我国吸烟者约为3.5亿,达到世界烟民的1/3。也就是说每4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烟民。在我国年满15岁的人群当中,有60%的男性和4%的女性吸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杨功焕教授说:“开始吸烟的年龄越低,今后成为习惯性吸烟者的可能性就越高,戒烟的可能性越小。”

国际上烟草跨国公司的销售战略是:烟草东进。某些西方烟草公司把中国市场看作“正在开发的金矿”。美国的一家烟草公司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口号:“我们要得到中国!”在这种烟草销售的国际战略影响下,我国的形势是严峻的。我国这个最大的香烟市场,成了美国和欧洲和各烟草公司的销售重点。美国记者斯特塞尔在《纽约人》周刊上写道,生产万宝路的菲利为·莫里斯已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变成了万宝路国。1988年5月,“555”汽车拉力赛从广州一直开到北京。1992年,“万宝路”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是13.5亿港币。一家香港报刊感叹地写道:“如果美国的广告艺术使中国吸烟的人数仅提高2%,那就是600万人,他们中间至少有200万人可能会过早死亡。”

我国的青少年吸烟情况是严重的,在世界上处于突出的地位。一项针对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

我国研究者王国桢曾对上海市黄浦区和卢湾区的四所学校(初级中学、高中、职业学校、工读学校)的6个班级(初中4个班,高中2个班)的吸烟情况作了调查,涉及到198名学生(男150名,女48名)。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吸烟的三个特点:第一,吸烟学生的比例高。在男学生中,初一班吸烟比例约分四分之一,高一班吸烟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职校高二班的吸烟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工读初中班男生吸烟比例竟达94.4%。

第二,少数女学生也吸烟。虽然总体上男学生吸烟大幅度超过女学生,但目前女学生抽烟人数有发展的趋势。

第三,开始吸烟的年龄变小。在总计121名吸烟的男女中学生中,从小学就开始吸烟的有44人,占36.4%,他们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在12岁以下,其中最小的从6岁开始就吸过烟了。

华东政法学院教师邬庆祥在对上海地区初中生不良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初中生吸烟显著多于市区初中生,非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吸烟比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多。

吸烟对青少年学生有很大的危害性:首先,吸烟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的调查表明,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其次,吸烟影响中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滋长,实际生活中,一些不肯刻苦学习的中学生,思想空虚,常在吸烟中消磨时间;同时,那些沾上赌博、逃学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多数也会抽烟。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其他不良行为的媒介。最后,由于烟需要花钱去买,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吸烟,易交上坏朋友,因此,中学生吸烟容易成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发因素。

(二)青少年吸毒行为表现

1.世界各国吸毒十分厉害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而高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目前世界上有1.8亿人吸食各种毒品。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因吸毒造成10万人死亡,其中美国3.5万人,位居第一。至90年代,仅美国每年因吸食毒品就造成近50万人丧生,成为美国的头号杀手。哥伦比亚吸毒者占全国总人口的25%~30%。委内瑞拉人口仅1千多万,吸毒者达50万。尼泊尔是亚洲小国,目前也有2万人吸毒。

吸毒恶浪席卷整个世界,严重毒害人类,特别是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吸毒的青少年精神萎靡、心理变态,身心受到损害,同时会妨碍学习和导致道德堕落。统计数字显示,在法国、英国和捷克的青少年中,有35%的人至少有尝试过一次大麻的经历。其次,有6%的欧洲青年除大麻以外,还尝试过违禁毒品如安非他明和摇头丸。英国在这方面名列前茅,比例为12%。近10年来,俄罗斯青少年吸毒人数增长17倍,其中未满14岁的少年吸毒人数增长了23倍。吸毒的女孩数量增加了14倍,她们的死亡率上升了41倍。

2.我国的吸毒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曾经成功的消灭了吸毒现象。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我国又死灰复燃,直至现在,全国吸毒的情况日趋严重。

据有关部门的测算,一般吸毒者每天至少吸食毒品0.5克,吸毒成瘾者每天至少吸食毒品0.8~1克。如按平均数0.7克计算,我国目前每天消费毒品约210千克,每年消费毒品76650千克。我国吸毒者使用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和大麻,还有其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

2003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05万人。从职业看,无业的社会闲散人员有57.3万人、农民有29.4万人;从年龄看,吸毒者的72%是青少年。因此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

医学的研究和调查事实表明,吸毒者在生理上和人格方面会发生变异。吸毒成瘾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使身体日趋虚弱、面黄肌瘦,继而造成人格变得扭曲、人性泯灭。不夸张地说,吸毒会使人变成鬼变成禽兽。吸毒者还容易染上各种传染病和艾滋病。据1990年2月8日9《人民日报》报道,云南146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145名男性,1名女性),全部是吸毒者,共用毒品注射器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原因。过量吸毒还会导致死亡,据1990年3月25日《中国日报》报道,云南省有43人因吸毒过量而死亡,其中70%以上是青少年。

从目前情况看来,多数的青少年吸毒者是在初中阶段或高中毕业后1~3年里染上毒品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现在,云南是吸毒最严重的省份,特别在边陲地区,由于接近毒品王国“金三角”(指泰国北部、缅甸和老挝的交界地区),吸毒的人甚众,而且殃及青少年。

某年,我国某省某市发生了成批中学生服用精神药物中毒的严重事件。在事件发生不久前,有人在某市8中校门口向学生兜售一种药物,说什么“吃了来劲”,一些学生就买了服用。后来,市32中、33中、16中的许多学生都去买药服用,竟有数百人之多。而且服用量越来越大,开始一次服用3、4粒,到后来一次服用10粒,其中一个学生一次最多服用39粒,结果前后有几十人中毒入院,经查明,这批学生服用的药物是一种抗焦虑药,属于国家医药部门严格监控的二类精神药品。按规定,未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任何药品经营单位是不准出售的。专家认为,这类精神药品对12岁以下儿童最好不用或禁用,12岁以上的用药剂量也只能为成人用量的一半。因为中学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的排泄、代谢速度慢,因此可能产生体内中毒。此类药物过量服用,有害于神经系统,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长期服用还会上瘾。这件中毒事件,主要是药店违反严格监控精神药品的规定,非法出售造成的。后来进一步调查表明,服用药物中毒的中学生,大部分家庭环境不好,学习成绩也较差,普遍存在缺乏社会支持、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因素。

二、心理分析

(一)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心理分析

1.影响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情况来看,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的影响。现在我国社会吸烟的现象很严重。各种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烟相待,开会、办事、交友、喜庆、丧事等等,到处离不开烟,青少年自小就生长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即使在电影和电视片中,也有着吸烟的镜头。可以说,吸烟已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环境,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家庭的影响。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吸烟青少年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而且主要是父亲吸烟。其实许多学生的第一支烟,是从父亲的烟盒中拿的。极少数甚至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吸第一支烟的,青少年学生对吸烟的害处往往还缺乏认识,有的家长在吸烟的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讲一些吸烟好处的话,这就更加会诱发少年学生的新奇性。

第三,学校的影响。不少青少年学生,在会吸烟的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地学会了吸烟。另外,在学校里还存在着教师吸烟的影响,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青少年心理上自我满足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化,容易对吸烟产生好奇心,特别是感到自己长大成熟了,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心中就会想:“抽烟多神气,多有气派,这才是男子汉风度哩!”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往往就使学生染上吸烟行为。

2.青少年吸烟的心理生理特征

第一,年龄和生理方面。

从年龄上说,初中阶段是吸烟的重要诱发期,是学生最容易学会吸烟的阶段。

从生理上来说,吸烟会使青少年学生心跳加快,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感冒等。现代医学还告诉我们,女学生抽烟多了,还会发生口臭,也可能使皮肤变得粗糙。

第二,认识方面。

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明白吸烟是不好的,是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但是,许多学生对吸烟的危害,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三,情绪和意志方面。

中学生容易在高兴或烦恼时吸烟,高兴时吸烟,情绪会更加焕发,明显获得愉快的体验;烦恼时吸烟,情绪会感到轻松,暂时转移了烦恼。

有人在青少年学生中进行过关于戒烟的调查。调查显示,吸烟的男学生回答有意志戒烟的,占33%,吸烟的女学生回答有意志戒烟的,占29%。由此可见,时常吸烟的中学生,无论男女,表现出对戒烟缺乏坚强的意志。

第四,动机方面。

中学生开始吸烟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某项对中学生吸烟动机的调查,我们按动机重要性和普遍性排列如下:①出于好奇心,想尝试一下,带有游戏性质的;②同学的影响,在其他同学劝其吸烟的推动下才吸烟的;③为了解除烦恼,如被老师和父母批评了,考试不及格了,或者与同学发生重大冲突了等等,吸烟是为了排除不快的情绪;④出于模枋吸烟的姿势和气派,认为大人吸烟样子潇洒、风度不凡,于是跟着学起来了;⑤受大人的鼓动,有的是受成年坏人的唆使。

第五,习惯方面。

中学生吸烟大多数是习惯性吸烟,一般说还谈不上烟瘾。

有吸烟习惯的中学生,常常还会有其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如逃学、赌博、小偷小摸等。

(二)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心理分析

1.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主要因素

根据青少年吸毒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从内部因素来看,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喜欢追求刺激,容易模仿和从众,同时,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在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青少年特别容易沾上吸毒行为。

从外部因素来看,目前,我国毒品泛滥,吸毒的状况很严重。即使在某些电影和电视中,也经常有贩毒和吸毒的内容,而且往往是写实的,而对吸毒行为的危害性揭露不够,青少年看后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家庭中父母吸毒,也会影响子女沾上吸毒行为,我们在前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有的初中生就是受父亲吸毒行为的影响,逐步沾上吸毒行为的。

2.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心理特征

第一,认识方面。

青少年往往对毒品了解不够,同时也缺乏对吸毒危害的科学认识。所以,常常是在浅薄、幼稚的认识支配下,开始沾上吸毒行为。在吸毒后,即使对毒品的害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此时已经抵挡不住毒品的诱惑力了。

第二,情绪和意志方面。

据说,开始的毒品吸食会给人带来一种快感,内心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青少年吸食海洛因后,会产生一种特别轻松、愉快的幻觉状的精神状态。可是,这种所谓的快乐是暂时的,一旦吸毒上瘾以后,它带来的将是终身的身心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