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7737800000006

第6章 克己自律是抵御诱惑的第一道防护墙

人的一切思想、意愿等,最终都表现于行为。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其决定权不是操纵在别人手中,而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是自己行为的控制者。正确的控制行为靠什么?靠的就是自律。

什么是自律?自律就是治理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一个能够自律的人,能做到控制自己的行为、支配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一切举止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当我们的行为处于受控状态,我们的命运也就相应地处于受控状态,那么就等于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那些能够自律的人,可以掌握自己的行为,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些缺乏自律的人,常常行为不听使唤,就只能被命运所捉弄。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阻止别人的进步,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靠什么改变?唯有靠自律能力。

自律精神,在我国自古有之。自古倡导的,就是古人所说的“慎独”。“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出自中国历代尊崇的“四书五经”的《礼记·中庸》。

在《礼记·中庸》中,“慎独”指的是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纪律和法律的事。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品德的修养应是发自自己内心的需要,要能自觉地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在为人忽略的地方,仍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慎独自律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和高尚的境界。

东汉年间,有一个有名的清官,名叫杨震。

一年,他居官荆州,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延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路过昌邑。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安顿膳宿,照应得无微不至。

晚上,王密前往杨震官邸拜谒,他见室中无外人,迅即从怀中捧出黄金10斤,端放于杨震的案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特备小礼相赠,以报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杨震见状,连连摆手拒绝。他想不到王密会来这一手,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有真才实学,才推荐你担如此重任。可你这样做,是太不知我的为人了。”

王密自讨了没趣,但仍想力争,于是轻声轻气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

杨震严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因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

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从道德上讲,能否做到自律,以及坚持自律所能达到的程度,常常被作为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自律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坦荡,是一个人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为官、做人、做事都应该严于自律。

40多年前,“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面对灯红酒绿的大上海诱惑保持艰苦奋斗精神,被誉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963年8月1日凌晨,毛泽东为“南京路上好八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杂言诗·八连颂》。一个普通的连队,为什么得到了毛泽东这么高的评价呢?

“南京路上好八连”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连队,自从进驻上海南京路执勤后,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八连官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毛泽东曾把中国共产党进城比做“进京赶考”。可以说,全国解放之初,最复杂的“考场”要数上海,而上海最复杂的“考场”当属南京路。解放军开进上海后,国民党布下的反动残余采取“腐蚀拉拢加破坏暗杀”策略进行抵抗,并四处扬言:上海是个大染缸,你共产党解放军红着进来,不出三个月,就要黑着出去。而南京路是旧上海的一个缩影,素有“十里洋场”之称。这里酒绿灯红,歌柔舞艳,繁华喧闹中弥散着巨大的诱惑、暗藏着一个个陷阱。

在这样的环境里,八连官兵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作风,以自己的一身正气,抵御了国民党特务在南京路上用金钱、美女设下的一道道香风臭气的陷阱;以自己的革命精神,荡涤着南京路上的尘埃污垢,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耸立起一座“拒腐蚀、永不沾”的丰碑。

在霓虹闪烁的南京路上,在繁华的闹市中央,“好八连”的战士们抵挡住了种种诱惑,始终坚持着理想和信念。“拒腐蚀,永不沾”是“好八连”严于自律、防腐拒变的生动写照。

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利用金钱、美色等手段,拉拢腐蚀我们的领导干部。一些领导干部,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丢掉了艰苦奋斗的本色,追求享乐,结果滋长了以权谋私的腐败作风,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马向东等一些曾身为领导干部的人就是从追求金钱、享乐开始堕落为腐败分子,而赖昌星的小红楼也是依靠金钱、美色的诱惑把许多领导干部拉下了腐败的泥坑。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诸多失足落马的大小官员无非都是经不起眼前的诱惑,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原则,迷失了人生方向,最后成为权钱色的俘虏。

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我们如何处之?“无欲则刚”这一警语可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南。

我们讲自律,就是说要拥有抵挡诱惑的能力。下面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著名化妆师甄继先在成名之前,是河北张家口的一位农民。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学得了一手精湛的化妆技法。

1994年,甄继先到山东潍坊参加一个由中国台湾名师组织的最新化妆造型技法培训班。当时,中国台湾的讲师一般1小时只能做1个造型,对于婚纱摄影行业来说,这样的造型时耗会造成拍摄成本的增加。在课余的自由发挥表演中,甄继先在1小时内竟做出近30个造型,让在场的名师们和同学都大为惊讶。

同来讲课的中国台湾人精明地发现这名年轻的化妆师将来必定是一个可以塑造的人才,于是他们决定对甄继先进行全面包装。

中国台湾的老师打算把甄继先打造成为东南亚最知名的化妆师,但是他们要求甄继先必须对外说自己是中国台湾人,而不能说自己是大陆人,更不能说自己是农民;要说中国台湾普通话,5年不能回家。

两条路摆在了甄继先面前:一条是违背良心,立刻出名,前途无限灿烂;另一条是拒绝,但很可能失去一个绝好的机会。

面对诱惑,平时做事待人一向真诚、从不说谎的甄继先犹豫了,经过一天的思考,他最终决定回绝对方的邀请。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大陆的化妆师,尽管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但只要努力,也一定会成功。

令人没想到的是,正是甄继先这种诚实、宁可放弃让自己迅速成名的机会也不愿意隐瞒自己农民身份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甄继先在高超技艺背后的品格,也使他在行业内名声大噪!

经过多年努力,甄继先凭着自己的本事和他坚守的原则,终于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也获得了中国化妆先生的荣誉称号!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创造机会并不是要刻意地去做什么,而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一切。良好的修养、诚实的品格,随时随地都在为我们塑造品牌形象,也在为我们制造机会,直达成功。

一个成功人士说,为自己创造机会不可理解为歪门邪道、不择手段去窃取,而是体现在每件小事上。能够洁身自律,抵挡住诱惑,就等于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当面对物欲的诱惑时,有较强自律精神的人,不但不会失去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更不会为这种诱惑而改变自己、迷失自己;而缺乏自律且私欲过高的人,他们面对诱惑时,恐怕贫穷得只剩下贪婪的欲望了。

对一位公务员来说,自律是抵御欲望的第一道防护墙。一个人,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权力、地位、色情,如果没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必将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便会迷失方向。

那么,如何做到克己自律,加固好抵御各种欲望的第一道防护墙呢?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近些年,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丧失了理想信念。“河北第一秘”李真,在剖析其犯罪根源时写道:“我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认为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物皆空,不如权力在握之时及早作经济准备,如有不测也万无一失。”正是由于理想信念的倾覆,才使他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要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人有欲望是正常的,而有的欲望如不加以克制又是无止境的。在物质生活上必须克制自己过大的欲望,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义之财,断不可取。

要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领导干部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非法利益。

每名公务员要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把握住自己,万不可心存侥幸。要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个人前途负责,对家庭负责,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廉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