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
17738000000020

第20章 后记

记不清多少次,在电脑前敲上最后一个字、一个符号,关掉文档,关掉屏幕下的一个个小方块儿,然后在“开始”菜单里寻找“关机”。随着电脑的“吱吱”声渐渐弱下去,我站起身,拉开窗帘,让清晨的阳光洒进来,还有微微的风。

而这次不眠之夜的不一样,是刚刚结束了又一段的长途跋涉,从终点回到起点。路,因这长长的跋涉变得异常真实,也很残酷。残酷,是因为已经不可能再回头,重新来过了。

从开始的“克隆之道”,到后来的“创新之道”,再到“大学之道”,毋庸置疑,这是一本打算来论“道”的书,然则到了最后划句号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自己背心发凉:一直在这里论道,可对于道本身我又了解多少呢?

很喜欢汉字的构造方法,它往往能在不经意中用最简单的形式说明一些高深的道理。回想本书一开始时对“路”的拆解:“路”,“足”旁一个“各”,各人加上自己的脚,走出来就是路。如果把这法子用到关于“道”的理解上也很有意思:“道”,一首一走,难道不正是想说“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是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吗?

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记得一年前,我8岁的儿子突然拿给我他自己写的一篇短文,题目是《爱的秘密》。上面写道:“海茹萍下班了,准备到对面的百货大楼去买自己喜欢的一件连衣裙。过马路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乞丐,乞丐向她讨要10元钱,不知怎么海茹萍竟给了,而这一来,她买衣服的钱就不够了,于是海茹萍只好回家了。”看到这里,我心想,虽然读起来稀松平常,倒也很高兴孩子在这么小的年龄居然写上了小小说。不过,小小说的最后一句却让我惊呆了,他写道:“令海茹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乞丐后来成了她的丈夫!”

生活,就是这样总能在意料之中的路线上,给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完成本书初稿的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然后坐1号地铁去上班,拥挤的车厢里一如既往,包括仰头看到的一则有关“中国传统工艺”的公益广告,上书: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而此时,这四个短句竟突然打动我的心,试想想,何尝只是中国传统工艺如此,世上万千事包括做好节目不也一样吗?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一时猛省,只觉生活处处皆有道,道不分男女、不分长幼、不分先后,道是大道、是正道、是厚道……

道,还是道谢,一路走来,我还学会了感恩。需要表达真诚感激的人实在不少,这几天正赶上往新手机里输号码,开始还觉得自己笨笨的,一个一个的输入效率实在太低,但看到每一个电话号码和联系人时,虽然很多人都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但这人的音容笑貌依然会浮现在脑海里,心里也都会跟着轻轻一笑。如果看到此处您也会心一笑,那是我在向您深深致敬呢!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我投身广播事业的引路人汪良先生特为本书题写书名,真是不胜感激。北京交通广播的当家人李秀磊女士欣然作序,更是让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感谢一直以来帮助我成长的前辈和老师们,以及所有和我们一起行走天下的嘉宾、听众和网友,当然还有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不一一具名,这里一同谢过。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200多页的书,充其量只能是一本“薄书”,不是在于页数,而是它的内容,鉴于学识和能力限制,可笑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但恩师曹璐教授曾多次跟我说,做什么,都是先有后好。其实这就是“道”,凡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着它的表象去追寻其中真理,凡事又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从已知的内容去推理或创造出未知的世界。

书可以越读越薄,人生却因此越积越厚。

牛力

2010年9月于小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