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徜徉汉语王国
17738200000016

第16章 辞格

(一)飞白民谣

所谓飞白系指修辞学上的一种辞格。白指白字,即别字,飞白即明知是白字而有意仿效。推而广之,明知词、句,甚至语法,修辞逻辑上有毛病,却故意照搬过来。这种修辞手法能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语言具有滑稽幽默感,有助文章的感染力。下面罗列数则属于飞白手法的种种荒诞、离奇现象的民谣,请欣赏。

人咬狗

东西路,南北走,看见前面人咬狗。

拣起狗来砸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

有个老头才十九,嘴里喝藕就着酒。

老鼠按着狸猫咬,白马骑人满街遛。

反语歌

三伏天冷河冻冰,数九炎热把田耕。

鸡蛋要和碌碡碰,把碌碡碰了个大窟窿。

鸡蛋打了钉子钉,碌碡破了针线缝。

四个瘸子抬着轿,一对瞎子打灯笼。

天上无云下大雨,树叶不动刮大风。

诸葛定计害孔明,敬德鞭打尉迟公。

唐王害死李世民,云长挥刀斩关公。

说反话,道反话,萝卜长了丈七八。

芝麻要比白菜大,籽儿里头包西瓜。

蝇子:蝇子:关中方言把苍蝇叫蝇子。

踏倒锅板响,老牛卧在鸡架上。

早上看见猫下蛋,下午看见饭煮锅。

老鼠噙个大黑猫,父母结婚我见过。

四对哑吧唱大戏,聋子听得笑嗬嗬。

三十晚上月光亮

三十晚上月光亮,瞎子做贼偷酱缸。

聋子听见缸声响,哑吧大喊捉贼忙。

跛子飞跑冲上去,照住尻蛋:尻蛋:关中方言指屁股。尻音kāo,关中方言读如“沟”。

扇耳光。

一把抓住头发梢,细看才是秃和尚。

广告

广告广告,胡吹冒撂。

矮子能拔高,瞎子能念报。

跛子能跨三级跳,胖子能变杨柳腰。

牛皮公司,实行三包。

(二)反复辞格

所谓反复辞格即修辞学中的一种技巧。作文,讲究文字经济,忌词语反复。但刻意反复却能收到或感情激愤,或文字调皮、风趣、幽默之功效。这便是积极修辞中的反复辞格。

“解元”的感受

解放初笔者在高陵县最高学府——塔底中学读书。这个中学实际上只有初中部。不过本校居然还有一个“解元:解元的“解”音jiè。

院”。解元者,明清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原来当时卫生条件较差,有个别寄宿生得了传染病——疥(疥疮),便被送到学校南门“解元院”。学校的南门本是正门,那里有几间房子,因距教学楼较远,所以偏僻些。而学校的偏门——西门——因有一条路通往县城,所以东门成了实际上的正门。

据一位“解元”讲,得了疥并不算什么大病,但是咬:咬:陕西人把痒叫“咬”。

得人难以忍受。他说:“因咬而搔,因搔而咬。咬咬,搔搔;搔搔,咬咬。不咬不搔,不搔不咬。越咬越搔,越搔越咬。”旁边一人叹道:“不是解元哪有这等口才!”

是是非非

十年浩劫时是非颠倒,人妖混杂,很多单位坏人当道,好人受压。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这样一副对联: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辨;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反正难说。

“几何”诗

查词典,“几何”一词含义有二:一、多少。二、几何学的简称。几何学即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据说,“几何”这门学科的名字是由我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从拉丁语“GEO”翻译而来的。这一译词妙在既音近,又大体吻合这门学科的实际含义——因为线、面、角等都离不开数值“多少”这个概念。

传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学生报考四川大学,做几何题时无能为力,便在卷面上写了一首打油诗:

人生在世能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

学了几何值几何,不学几何又几何?

此考生因打油诗有巧思,几何考试未获零分,竟还考入了川大。

用“而”的幽默

《文苑滑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考生作文喜欢用“而”字,试卷上一“而”接一“而”。主考官阅后兴之所至,批曰:“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十八字批文中,独一个而字重复使用了十次,幽默而风趣。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用而时却不用而,不当用而时却用而。今后就算了吧,不要再这样了。批文中的第二个和第五个“而”字是连接词,表示语气上的转折。“而今”,名词,即现在;“而后”,名词,即以后。最后用了两个“已而”,已而是罢了,算了的意思。

小人哲学的一种模式

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吃了也白吃。

不拿白不拿,白拿谁不拿?拿了也白拿。

不捞白不捞,白捞谁不捞?捞了也白捞。

不占白不占,白占谁不占?占了也白占。

不沾白不沾,白沾谁不沾?沾了也白沾。

了用了了

一对师生,都爱用“了”字。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每句都用“了”字,非常得意,送给老师批阅。老师看后批道:“你用的了,太多了,了要被你用了了。为了不把了用了,今后不要用了了。”写完批语后他因事外出。他的一个同事看了这个批语忍俊不禁,拿起笔来,在批语后边又写了几句话:“师用了,徒用了,了多的毛病怎改了?别改了,别改了,反正了字不用了。”

老师批语中共用了十个“了”字。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个“了”是名词,指“了”字本身。第二个“了”是语气词,表达语气;第三个“了”同第一个“了”;第四个“了”是“完”、“尽”的意思;第五个“了”同第二个“了”;第六个“了”与“为”组合连用,是介词,表目的。

“不服不行”

某大学生在某政府机关工作了几年,虽然他有较强的原则性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但并未得到领导的提拔重用,原因是他“不善于体会领导意图,”“不会见机行事”。在他看来,有的远不如自已的人,只因“会来事”却受到领导赏识而被重用提拔。他感叹地写了一副对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是“不服不行。”

“奈何”:奈何: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

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人称怪。其诗文也怪。请看其“奈何”诗。一天,郑板桥为陶公祝寿,恰逢大雨,便即景书寿诗一首:“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满”字诗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祯在顺治年间中了进士。明朝的一批遗老遗少对他极为不满。他们认为,王既为明之臣民,就不该参加清之科举考试。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首诗:“满州纱帽满州头,满面春风满面羞。满眼胡儿满眼泪,满腔心事满腔愁”。

这里连用了八个“满”字,隐喻清朝,同时对王士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曲解辞格

“曲解”格词语零拾

有意误解客观事实或他人的原意,以达到修辞效果,这种方法叫“曲解”。在说话和作文时适当使用“曲解”可收妙趣横生之效。仔细分析修辞上的“曲解”格,可以看出,所谓“曲解”实际上是歧义的运用。歧义句可分无意歧义和有意歧义。无意歧义是一种消极现象,有意歧义则有它风趣幽默的一面。

特困生。某校要求特困生填表申请补助。一个大老板的儿子也伸手要表。有人问他:“你一年换了十二部手机,你也是特困生吗?”答:“我上课时常打瞌睡,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特困(睏)生。”

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本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当今有人把“太平公主”当作戏谑语来用——用以指代乳房不发达,胸部扁平的女性。

无副作用。副作用本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发生的不好的作用。例如“这药无副作用。”某单位一把手,一人说了算,把单位看成自己的一统天下。与他搭档的二把手、三把手只能附和他、顺从他,不能独立行使本属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否则便会遭到打击或排挤。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无副作用”。

普通话。简而言之,普通话即普遍通行的话。2005年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上海复旦大学与学子对话,他操着一口浓重的西北乡音。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讲普通话,他调侃道:“毛主席不是也讲地方话吗?‘普通话’那是普通人才讲的话。”

春光乍泄。香港文化人爱用这个短语。“春光”本指春季里百花竞开的美好时光。“春光乍泄”里的“春光”指女性的敏感部位,隐私。“乍”:张开。“乍泄”:暴露出来。古时有“春宫”(指宋代画苑的男女秘戏图)和“思春”(指旧时怨妇思念情欲之事),而“春光”和“春宫”、“思春”都是同类,都属委婉语。

潜规则。潜规则即内部行规。潜规则又有其词义缩小的另一特指:“要想会,跟着师傅睡”。近日演艺界又爆出了女导演胡玫“潜规则”了男演员丁军新闻。对此,胡玫震怒,丁军喊冤。事实真相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上边谈的“跟着师傅睡”,师傅指的是男性,徒弟指的是女性。这里的“潜规则”算是另类。

摆平。顾名思义,摆平即摆放平正。其比喻义为公平处理,使各方平衡。其引申义为惩治、收拾。时下有些人所说的“摆平”主要是指通过某种社会关系或采用金钱等手段,“消化”影响某个人或某小集体利益的一种方式。摆平这一词语出现频率很高,使用范围很广。因此很有可能被辞书正式收录。

一张白纸书信。某书生给家里写信,写好后放在一旁,却错将一张白纸寄出。这本是一件荒唐的事,但他的妻子接信后竟回了一封情意绵绵的绝句:“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汝欲归情意切,相思尽在不言中。”分明是一件错事,书生的妻子却把它曲解了,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

老不死的。孙子:“爷爷,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好好孝敬您!”爷爷:“等你长大了,爷爷早死了。”孙子:“爷爷不会死。妈妈常说爷爷是‘老不死的’。”

老头子。纪晓岚对“老头子”的妙解被人们认为是“曲解”的经典。一年夏天十分炎热,纪晓岚光着膀子校阅《四库全书》。未料乾隆皇帝突然而至,他急忙钻入桌底藏了起来。乾隆已有所察觉,但却佯装不知,故意坐了好大一会才起身离开。纪晓岚伸出头来问一侍从:“老头子走了吗?”谁知这句话给乾隆听见了。“老头子”是口语里对上了年纪的男性的称呼,无贬义,无恶意,但亦无敬意,用于皇帝则成了大不敬。乾隆说:“你为何称朕为老头子,说不出个道理来朕定然不饶。”才思敏捷的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百官百姓皆呼皇上为万岁,是‘老’;皇上为万民之首,是‘头’;‘子’者天之子也。”乾隆被这个御用文人拍得十分高兴,说道:“算你说得有理,赦你无罪。”

“曲解”是个“软钉子”

当遭到对方侮辱时,有一种高明的应招,此招不是直接对着干,而是故意制造多义,曲解对方的话,以“软钉子”回敬对方,或以此化解因侮辱并进而使对方陷于尴尬局面。

美国总统林肯,其貌不扬,但才思敏捷,能言善辩。有一次会上,有个议员向他发出攻击,说他是两面派。林肯先是一愣,接着计上心来。他环视会场一周,然后慢慢地说道:“请各位帮我评评理,如果我还有另一副面孔的话,还会把这副难看的面孔带到会场上来吗?”此时会场上爆发出笑声。林肯认为那个议员的攻击,不值一驳,没有必要正面交锋,不必与之纠缠。

舞场是文明社交场所,通常是由男士向女士发出邀请。如果女士不愿与对方跳舞,应婉言谢绝,说“对不起,我想休息一会儿”;或说“抱歉,已经有人邀请我了”。俄国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次,他向一位美貌小姐彬彬有礼地发出邀请,岂料此小姐把头一偏,从鼻孔里哼出一声说:“我可不能和小孩子跳舞。”遭到如此轻蔑无礼,普希金一点没有生气,反而以深怀歉意的态度说:“对不起,小姐,我不知道您正在怀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