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徜徉汉语王国
17738200000030

第30章 新词语.港台词语(1)

老年人的新困惑

现在,老年人好像是一夜睡起,忽然视力上出现了障碍,在语言文字方面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困惑。

略通文墨的老人,不大理解什么“零缺陷”、“负面影响”,什么“表演不到位”、“唱歌很投入”。“节目很前卫,播出后可能有争议”。“前卫”莫非就是超前——心里这么想,但不敢确定。前卫,本是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也是足球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现在是怎么了?这能算是积极意义上的词语创新吗?

从城市建设系统离退下来的老同志不大明白,为什么现在要把城市基础设施叫做“硬件”,而把商业、交通、餐饮、电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叫做“软件”。“美观精致的阅报栏成了大街上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为什么要把“亮丽”写成“靓丽”?“靓”音“竟”,还是音“亮”?

告别了教坛的几位中文系老教授,也遭遇到新词语的挑战。一位看到了“傢俬”,念道“傢——”,因怕秀才识字认半边不保险,所以未敢把“俬”念出声来。一位在报纸上看到“电视节目女主持人竞相比酷”,不知道“比酷”是比什么。一位看到房地产广告语“本公司与银行联手,推出按揭新业务”,心想:既要按,又要揭,既然要揭,何必先按?这是个什么鬼业务?

农村老汉进城想吃两碗面条充饥,但是昔日的饭馆成了“食府”,小食摊成了“大排档”,于是再靠近些,睁大眼睛,看准一些;伸长脖子,探进头来,先看个究竟——不敢贸然入座。

所谓老年人的新困惑,其实是一些新词语和一些时尚用语“作祟”使然。新时代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各个方面,大量新词汇应运而生,新的时尚语不时出现。青年人爱赶时髦,能活学活用,老年人却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颇感困惑。新词语的出现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的必然现象。按说绝大多数新词汇和时尚语并不难理解,但是其中一些外来语和某些方言,如果不知道它的原委或出处,就难以准确理解词义。例如前面提到的几个词。酷是英文COOL的音译,是冷静、冷酷、冷傲的意思。按揭一词源于英文Mortgage。该词后一半的读音和广州话“揭”音相近,“按”在广州话里有抵押之义,按揭就是抵押贷款。傢俬:广东话读为“嘎西”,其普通话对应读音为“家私”;意思是家具。这三个词首先流行于香港,改革开放中传入内地——由南而北,由大城市到小城市,由青年人到演艺圈、文化界。靓,本音竟,是装饰、打扮的意思。广东方言“靓”,音亮,是好看、漂亮的意思。竟“靓”日渐冷落,亮“靓”相当流行。大排档也是广东方言。档是小摊:排档是小推车;大排档是饮食流动推车进而演变为马路旁的饮食摊。北方一些求新求异的小食摊主和饭馆老板大书特书这三个字用以招徕顾客。台湾一些习惯用语也跻身祖国大陆并日渐流行起来。例如:大陆人说“导弹”、“电子计算机”,台湾却说“飞弹”、“电脑”;电脑等词语已被祖国大陆吸收。

笔者不大喜欢某些惟港台粤马首是瞻的时尚语,认为它未见得有多么别致,其中有的甚至充当了某些人借以标榜自己或用来吓唬别人的工具。还认为:这种追波逐流、趋炎附热现象是缺乏自信,缺乏尊严的表现。话又说回来,时尚意味着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观念,时尚语是客观存在,它并不因为有人不喜欢而停止流行。

然而,新词语和时尚语的涌现是有规律的:一是发生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二是有其相对的时限性;三是这批词语中,有些有较强的生命力,有些则昙花一现。因为:相对稳定是语言文字的一大特点,那些不符合汉语构词规律或不符合汉民族思维习惯的一些词语,即便时尚过一阵,但终究难逃夭折命运。

王木犊和李幺妹的“裸”故事

关中有句调皮话:精尻(kāo,方言音ɡǒu)子撵狼——胆大不识羞。向流行语靠拢一点,这句话似乎可以称为“裸勇无忌”。譬如光着屁股在外边跑叫“裸奔”。时下带“裸”的词语很多。下边请看王木犊和李幺妹的“裸”故事。

王木犊和李幺妹都很前卫,前不久才结婚。王木犊说,他们两人,一个在陕西,一个在四川,最初经网聊相识,后又经裸聊而相悦相爱。因为他们经济不富裕,最后步入婚姻殿堂的方式是裸婚。

打开了裸牌话匣子,王木犊接着说,他的大姨父是一位奇人,早年在大学学金融专业,毕业后闯荡深圳,经过拼搏、开拓和发展,成为颇有些身家的大亨。事业上成功后,他作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决定:将全部财产向社会裸捐。王木犊又说,他的二姨父也是一个奇人,活跃在政界而又老谋深算。他已官拜正厅级,却是一名裸官。二姨和表弟都拿到了加拿大绿卡。表弟在那里读博士,二姨陪读。

李幺妹也凑了一“裸”。她说姑妈是个单身女性,曾任某省副省长。她是个乐天派,爱跳舞,爱打高尔夫球,交际面很广。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活跃人物,却不知为什么一直未遇到一个意中人。不过她向来开朗、豁达、快乐,习惯了单身生活。省部级干部属高干,退休后一般都会给安排个非实质性社会职务作为过渡。但她退休时声明裸退,什么虚职都不再挂名。

听完王木犊和李幺妹的“裸”故事后,笔者觉得自己似乎大体明白,但对诸“裸”的精深微妙之处并不十分了然。有一次去某报社送稿件,借此机会向一位打了多年交道的老编请教。这位老编真不愧引领时尚的职业笔杆儿。他说:裸聊是网聊的一种方式、一个姿态——为了显示裸体之美而无所顾忌地将之呈现给对方;裸捐是指富人主动放弃全部巨额财富,捐献给社会(多为慈善机构);裸官是指配偶子女和存款都在国外的中国官员;裸婚指不买房、不买车、不操办婚礼,而只领取结婚证。裸退指某些官员到了退休年龄时,一退到底,不再担任其他任何社会职务。惯于在版面上搞新闻评述的这位老编目光敏锐,文字入木三分。他指出:裸聊有悖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不宜提倡;裸退,按说本属正常现象,但时下显得十分可贵,应大力提倡;裸婚现象看来是对传统婚礼的挑战,实则为买不起房、买不起车者的无奈;裸捐者,是聪明人,善聚财,是明白人,愿弃财,实乃高人;裸官者,居心叵测,很值得组织部门警惕、防范。

咀嚼港台词语

有人说港台词语内渐,有人说港台词语北上,还有人说港台词语如潮。潮,只能感受,难以阻挡。这里我想把感受换成咀嚼(jǔjué)来唠叨唠叨。

“酷”义很难确切掌握,继之出现了“酷男、酷女、酷装、酷状”。见得多了,这才悟出似有京味的“帅、棒、特”之含义。但“谢霆锋酷毙了”,“酷毙”又把人难住了。当时忘了用“真是爱死人儿”中的“爱死”来类比。人们惊讶时常发出“哎呀”的叫声。后来代之以“哇”的出现,觉得有些洋气,再后来又冒出了个“哇塞”,又莫知其所以了。专家指点迷津:what’s that意即惊讶,发音近“哇塞”,而“哇塞”中又有音素“哇”;经香港转至大陆为青年人所喜爱。“精美的阅报栏已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靓”怎么读?一位老学究说读jìnɡ,一个年轻人说读liànɡ。查阅1989年版《辞海》,在liànɡ音里并没有靓字,可知靓读liànɡ是个方言词。把“靓丽”写成“亮丽”岂不通俗易懂,何必让人去乱琢磨。

“错别字频繁地出现在如此高等学术刊物中,真让人跌眼镜。”从语境来看,此处的“跌眼镜”当为“出乎意料”,但“出乎意料”怎么就跌了眼镜呢?“关于某瓜子含不含矿物油问题,因特网上有种种消息和议论,但到底敢不敢吃市场上的瓜子,却依旧是一头雾水。”这里的“一头雾水”似乎应是“捉摸不定”,可“捉摸不定”又怎么和“一头雾水”画上等号?“已经多次参加过戛纳电影节的巩俐获邀主办大型派对。”笔者在某处见到这样的注解:“‘派对’一词来自香港。最早源于英文‘party’,是聚会的意思,但它是小型的聚会……”如果此注解无误的话,巩俐主办的当是“大型”的“小型聚会”。此聚会大也乎?小也乎?

料理家务,料理后事,“料理”当处理解。某条街上一家饭馆门前灯箱上有“日本料理”字样。有些人不敢进去,怕被日本鬼子“料理(处理)”了。卖面的不怕吃八碗,为什么这家老板偏是只愿赚懂得“日本料理”是“日本菜肴”这一小部分人的钱呢?有一家汽车配件门市部的玻璃窗上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纯正部品”。“部品”是日语汉字,翻译过来是“零件”。不知是店主好炫耀学问,还是书写者给他帮了个倒忙。反正“部品”很少有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