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玩转职场
17740800000015

第15章 做个老板喜欢的员工(3)

自以为有功便忘了老板,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老板和君王嫉恨。把自己的功劳自己表白虽说合理,但却不合人情的捧场之需,而且是很危险的事情。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制胜之日,竟受谗遭诬,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王浚攻人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不安。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陷害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没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作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

范通说:“当足下凯旋归来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

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立了功,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老板给你安个“居功自傲”的罪名把你灭了,很得正嫉妒你眼红你的同事的心。你不了解这种孤立无援的后果是不能自保的。把功劳让给老板,是明智的捧场,稳妥的自保。还是把红花让给老板为上策,这样更能使你轻松遨游职场。

别轻意说“我不能”

你也许会常常碰到这样的事,老板突然向你提出要求—为他准备一份公司损益分析月报表,以便明确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这对你来说也许是一道难题,因为你并不知道怎样做这种分析对照表。

也许你会这样回答—我不会用电脑做分析对照表,又或许是这样的回答—尽管以前我没这么干过,但我可以开始试试,我会给您一份满意的结果的。以上两种回答尽管都是实话,但后者回答肯定更有助于你得到老板的赏识,并能很快得到提升。

徐某是一个职业工程师,他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庭广众下讲话。为此,他经常要为作自己的进度报告费尽心机。可等到上台演说时,由于怯场,他的脑子里却还是一片空白。从第一次受挫以后,每回提起演说的事,他总对自己和别人说,我没办法演说。他就是这样在内心深处反复宣布自己在这方面无能为力,所以渐渐地就绝对相信那是真事了。

从徐某平时的言谈举止来看,他绝对不是那种演说低能儿。说得确切些,他只是不喜欢演说罢了,是他自己将自己束缚住了。

实际上人们绝对做不了的事情不是很多。当你对老板说,你做不了某事时,你一定认真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做不了,因为如果回答得不恰当你会错失良机,从而关上了通向成功之门。“我不能”是一个令人毁灭的破坏者,它会掠走你的自信,使你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尽管你也在努力地实现它。

做个精明员工

珍惜你与老板之间的缘分,因为不管你是否愿意,他都存在于你的职业生涯中。了解老板的为人,尽快掌握他喜欢的工作方式,主动成为老板最好的助手,才是一个精明的员工。

想要摸透你的老板的心思、了解你的老板,你就必须注意以下所述几点,它可以帮助你更加认清你的老板究竟是哪种人,以及你应该怎么做:

(1)如果你的老板经常要你去做一些与公司利益无关,而只是对他个人方便的事,那么说明他并不真的赏识你。因此,如果遇到他再次找你去替他办理私人的事情时,你应该抢先提出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显示你正在忙于公事。

(2)不要认为拍老板马屁需要太大的智慧。佩服的眼神比说出来的语言要更有价值。在老板发表言论时,有意无意地露出佩服的样子,微微点头,再加上适当的反应,老板就会知道你很有诚意。其实,你根本用不着 用令人肉麻的话语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3)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是充满自信、好大喜功的人,假如碰到自信心不足的老板,你盲目地向他表示钦佩,只能让他感到你是在奉承他。有时候,一些表示怀疑的态度,或者一些建议,反而能使老板更加了解你所具有的潜质。

(4)赞扬要有原因,有道理。老板也是凡人,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所在,如果有人胡乱奉承,他们也不会胡乱接受。即使表面上像是接受了,而实际上他能够分辨出谁在胡言乱语,谁是忠诚踏实。

(5)靠奉承老板而获升职的人,自信心不足,而且容易出现自卑的感觉。如果你的老板曾经是一个爱拍马屁的人,他必然深谙此道,所以在他面前不要耍这种招数。不过,基于一种自卑感,他却需要更多的尊重,因而你应当在多尊重他这方面注意。至于如何填补他那失落的自尊,则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非要有技巧不可。

在现实中,不同类型的老板有不同的需要,对此你需要认真地去了解,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1.喜欢宣威赞德型

这种老板最爱面子,下属的工作不出色他可以容忍,却绝不原谅一个当众令他丢脸的人。对待这种老板,你需要经常提及他的长处,使他的尊严越筑越坚。他会注意到你对他的尊重。

2.家庭观念特重型

这种老板经常让他的子女到他的办公室玩耍,标榜自己是个好好先生。他不喜欢下属搞办公室恋情,更不喜欢那些私生活混乱的人。在他面前,你最好表现得规规矩矩,使他对你有信心。

3永不满意型

这是严格的一类。这类老板认为下属做得好是天经地义,做得不好是十恶不赦。在他的心中,永远没有“失败”二字。面对这种对下属缺乏体谅的老板,你不可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你只有不出错才能站得住脚。也只有你成为了核心人物,这才会使他注意。

4.精明能干型

这类老板最难应付,因为他太过精明,所以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脱他的双眼。中规中矩未必能取悦他,唯有比别人更努力,他才会感到你对工作的诚意。

在老板面前别表现得太完美

在老板面前展现才华并没有错,可是要掌握一个“度”、一种方式方法,是“锋芒毕露”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两者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露”要掌握时机,即不可乱“露”。如果公司里有一项业务,老板和其他同事都无力承担,只有你一人较为熟悉,那么你就可以乘机“露”一手。“露”还要看你的领导是怎样的人。老板开明,他会因你外露的才能而重用你。但不要以为每个老板都是开明的,如果你在嫉贤妒能的老板面前“露”一手,就得注意点方法。你若是忘乎所以,“露”起来没完,那就像在关公的面前耍大刀一样,你要走背运了。

有些老板不愿意把风采和才华皆胜于自己的人留在身边,因为他们害怕被别人取而代之,在这样的老板面前锋芒毕露而走背运的例子比比皆是。下级只有善于隐其锋芒,也就是懂得“犹抱琵琶半遮面”,才能与老板和睦相处。

范某在某钢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范某是否还能继续在机关待下去。本来对这样的材料,他并不感到为难,但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用心。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

处长当然高兴,快嘛,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越看到最后,笑容越收紧了。最后,处长把文稿退回,让他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真叫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范某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处理老板交办的事情,一定要尽可能地 争取时间快速完成,而不要过分纠缠于办事的细节和技巧。因为如果你把 事情处理得过于圆满而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的话,那就显示不出老板比你 高明的地方。这样,做老板的就会感到有“功高盖主”的危险。

所以,精于与老板相处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儿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老板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他一旦发现“原来你也有错” 的时候也就证明了你对他还构不成威胁,从而会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

其实,适当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点儿,就等于把老板抬高了许多。当被人抬举的时候,谁还有放置不下的敌意呢?就像那位处长,当终于发现一个错别字的时候,他不是立即又多云转晴了吗?要知道,只有当老板对别人谆谆以教的时候,他的自尊与威信才能很恰当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他的虚荣心才能得到满足。而你自己抓住了这一点,在职场中便能走得快—些。

成为老板的左右手

一般情况下,老板似乎喜欢那些唯命是从,按部就班,严格按照指示做事的下属。但在实质上,大多数老板还是比较看重那些能主动为老板做一些辅助工作,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处理较为重大事情的人。

当然这里就免不了提到“越权”问题。事实上,帮助老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没有达到“越权”的程度,没有危及到老板的权力,只不过是尽自己所能,解除老板的后顾之忧罢了。某些工作下属做起来要方便、容易得多,所以,老板对此不仅不会横加指责,而且还会拍手欢迎。

张某在一家公司的公共部门任副经理,他的外事工作知识相当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来了一位新经理。这位经理在人事部门工作了3年,成绩斐然,看来是公司准备重用他,在此之前派往另一个部门锻炼一下。

张某很快便发现这位新经理在外事知识上很欠缺,在接待外商时缺乏应有的知识,在走马上任的头几天里,便出了一些洋相。

有一次,公司需要接待一名前来访问的外商,经理为了表示足够的重视,决定亲自布置接待场面,张某这时发现这位新经理不知道该放一些什么样的鲜花和装饰品,于是他便劝阻老板,说这些小事老板不需亲自操刀,由他代劳即可,经理终于同意了。结果,这次接待活动搞得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