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玩转职场
17740800000016

第16章 做个老板喜欢的员工(4)

在事后的宴会中,他在与经理闲聊时,透露出外国人都有什么禁忌和偏爱,夹杂一些笑话,结果在言谈中经理便学到了不少知识。由于这位经理的工作异常突出,很快又被提升了,问时,他也向公司推荐了张某。这便是聪明下属应得的好处。

多请教,不争功

在办公室里与老板交往,谦逊是很重要的。要主动找老板谈话,请他对自己的工作多做指教,这可以增强自己工作方面的能力;有不对的地方要虚心地接受他的批评,这样他会觉得你是一个求上进的人,并且认为孺子可教。有的人在老板批评他时,会一脸的不高兴,认为老板在故意找自己的麻烦,这种意识显然是不对的。老板对自己提意见表示他还在意你的表现,要是无论你怎么样他都不管了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坏事。

在老板面前过分在意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利益,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作为下属,你的任务主要是协助,假如你硬要出来邀功争宠只会让人觉得你不自量,不识大体。最后,受伤的只能是你自己。所以,不要让老板认为你的存在是对他的威胁。切记不要代替老板领功,跟老板“抢镜”,这样表明你目中无人,不知道尊重老板。到头来只会是功劳没有争到,名也会丧失。这也不是说有功都不要,不过聪明的人会想办法让老板给自己记功,而不是去他那儿抢功、争功。

你应明白老板总需要一些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在身边,一旦他把你当成自己人看待,那就等于“你“职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铺垫。聪明的你想想你会怎么做呢?

守住老板的秘密

在职场中保守秘密,是身为下属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事业的需要。有 些商业机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关系到老板的声誉与威望。身为下属一定 要牢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古训。对保密事宜做到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是身为下属取信老板的重要一环。

1.对老板的隐私予以保密

老板也是普通人,他在个人生活、生理、婚姻、子女教育等问题上肯定也会有难言之苦的地方,作为下属你应该保密。这不仅是对老板名誉的一种爱护,更是对老板人格的一种尊重。

2.老板的工作失误切勿传播

任何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老板在工作中有所失误,这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个忠诚的员工,所做的应是帮助老板来纠正这些错误,汲取教训,以免再犯。而传播这些消息,只能给老板脸上抹黑,降低老板的威信。

3.对老板间的矛盾视而不见

老板们同为一家公司服务,同为一个工作目标而努力,由于观点、为人风格、处事方法各不相同,很容易产生分歧、甚至重大矛盾。作为下属,根本没有必要介入到这种矛盾中去,更不应该在背后说三道四、扩展这种矛盾,让其他部门或职员看笑话。

所以,身为下属一定要学会守口如瓶,保守秘密。如果老板一旦发现你的“不才”行为,轻者会对你心生厌恶,从此疏远你,冷落你,重则会炒你的“鱿鱼”。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你恐怕就得自己抽自己嘴巴了。

集体形象需维护

当你融入到了某一集体之后,你便与它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集体的兴衰荣辱也就是你的兴衰荣辱。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必须具备集体荣誉感,并自觉地为之服务。这种自觉必须形成习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就是忠诚度的具体体现。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你在工作中就连拨打和接听电话时,都应该注意语气,以之来体现出你的素质与水平。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令对方感到温暖亲切,尤其是使用敬语、谦语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打电话的语调中已经传递出了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也许你一个不经意的冷淡和鲁莽,就会吓走一个潜在的客户。

比如衣着,比如发型,比如步态,比如耐心,比如不要在客户面前谈公司内部的事,等等细节,都是一个成熟职场人士的基本功。在公司出现重大变故时,要保持镇静;在遇到危害公司声誉的行为时要挺身而出,应力挽狂澜。

某君是一家连锁餐饮集体公司的普通营业员,平时工作非常努力,常常被评为最佳店员。有一次,一家闹市区的连锁店里突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位食客在进餐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唾沫,众人一时惊慌失措,纷纷怀疑食品中毒,甚至有人拿出电话通知报社和电视台。

在这关键时刻,该君镇定自若,一方面指挥其他店员打急救电话,一方面竭力安抚顾客,向众人解释保证不是食物中毒,整个公司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事件。但很多人还是不相信,不断用手指抠挖嗓子眼,想吐出食物。这时,还是他挺身而出。他告诉大家,食物绝对没有毒,并当场吃下很多饭菜。为了防止谣言扩散,他还请求大家等待急救车的到来,由医生评判。这样,大家情绪才稳定下来。

不久,急救车过来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告诉大家,所谓“中毒”顾客实际上是典型的“羊角风”发作,不过凑巧赶在这样一个场合,大家尽可放心。电视台和报社来到后,他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卫生措施,坏事变好事,让一场负面报道变成了正面报道。该君能临危不乱,并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维护集体的利益。这不仅为公司挽回了信誉,而且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信任与机会。不久之后,他便晋升为部门经理。

使自己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

通常小旅店只能由它的小店员来招揽旅客,而小裁缝也只能靠摆弄他们的裁剪刀来营生。但是一桩大事业则须仰仗许多胸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人聚到一起来共同构筑。它可以由一个人策划,但必须有一大帮人来执行。就好比一艘大蒸汽船在海上行驶一样,只有全体船员的精诚合作才能保证它平稳前行,在这里没有哪个水手是特殊的、缺一不可的。你可以把稗斯麦号轮船机舱里的任何一个人替换掉,它照样可以在6天之内穿越汪洋。

一家公司无论大小,所有的业务都应该以公司的名义进行,因为整个公司要比该公司里的任何单个人都有分量。如果公司的职员或销售人员以他们的名字作为信笺的开头,并让顾客给他们个人发送信件,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在业务中你应该忘却个人的名分,这是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要付出的必要代价。不要对此持任何异议—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你在所有大公司都得面对同样的情形,无一例外!因为这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你想单干,以个人的名义做生意,那么你就只能待在乡下,去谋你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了。贪图小利的立足点是利己主义,成功的公司不会给这种思想留下空间。

当然有人会以此为借口:如果客户直接把订单给我,我不仅能与他熟识,而且更能明确他的需要,这不比那个傲慢虚幻之物—所谓的公司—能更好地照顾到客户的真正实际需求吗!他们还说,将顾客的需求通过几个部门的辗转陈述,最终下达到实际生产销售部门,这实在是太费时间了。对于这些说法在此不敢苟同。长期的经验证明,所谓的“节省时间”是非常不确定的。的确有时候,一份紧急的订单在当天晚上就可以送到个人手中,但是如果你所认识的那个人出去钓鱼了、打球了、生病了或是辞职去了一家与原公司相竞争的公司,那该怎么办呢?

在实际业务中,确实存在诸如此类的令人伤透脑筋的延误因素,有很多因为咬文嚼字、繁文缛节而降低效率的成分。也有少数思想幼稚、目光短浅的销售人员将公司的业务据为己有,将公司的顾客看做是个人的财产。为此一家公司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固定的规章的制度,并形成公平、公正交易的信誉,否则它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它也无法给公司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报酬。公司的规章和制度一旦确立,作为员工,你不要养成用钻牛角尖的想法来试图更改公司制度的习惯。相反,要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保持一致,站在公司一边,为公司自豪,尊重公司,支持公司,将公司的利益看成是你自己的利益。只有这样做的人才能成为公司真正必不可少的人,才能够在业务中拿满分,拿高分。与此相反的做法是,在公司的大旗下经营自己。他整天忙忙碌碌,接连不断收到各种送礼、信件、请柬、恩惠、拜访。慢慢地他会变得傲慢起来,当别的销售人员招待他的顾客或是处理他的信件时,他会抱怨。他开始暗藏玄机、钻营妄为。由此,他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一个十足的贪婪家,经常与同事闹矛盾,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司整体利益之上。我们应该在个人的成长中与集体靠拢,和集体一起成长,而不是远离集体。

任何一家公司的规章制度,若无形之中给雇员以公然的诱惑,使他忘却了自己的长远利益,只专注于眼前的微小利益,这也使员工丧失了人生的最大机遇,这样的制度既损害了公司,也贻误了员工。瞧瞧这类公司的景象吧!敞开着的装满钱的抽屉,杂乱无章而没有记录和盘点的贵重物品,自由宽松的职责制度,不经常修改的业务计划,随随便便的政策,这些都会像抽烟、酗酒、赌博、赛马一样毒害一个人。

一个利己主义者总是对他自己那点儿业务沾沾自喜,甚至会威胁说要带走其他雇员和顾客转而离开公司。管理人员的妥协更是让这些利己主义者自以为是。他的这种思想会不断膨胀,直到某一天公司的人都得对他惟命是从。一旦某天此人真的离开了这家公司,原来公司的同事们会一时感到手足无措。不过,经过几周带给顾客的尴尬、业务上的延误和制度上的混乱后,那个利己主义者也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蒸汽船还在乘风破浪,不断前行。”我们的那位利己主义者呢?可能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但只是为了再一次实现他个人的抱负而已。这种人几乎从来都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当他到一家新公司时,他便又开始“身在曹营心在汉”—夹带着实现自己美好抱负的愿望,开始与自己公司的竞争对手建立联系,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人,责任首先应该归咎于雇用他的第一家公司,因为那家公司允许他以个人的名字作为信笺的抬头,容忍他脑子里充斥错误的念头,放纵他用个人的账户处理公司的业务,以至于他看不到通过团队合作所能取得的巨大成就。公司的利益也是你的利益,如果你不这么想,你就会损人利己主义的深渊。

一个完全自主和能被授予充分权利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面临打击和失败时他不会逃之夭夭,也不会撒手不管,他能够勇于面对公司的财务赤字,勇于承担羞辱与失败。所有在乌云密布时还渴望自由翱翔的人都会很好地与公司的规章制度保持一致。要记住这一点:除非有人站出来承担失败的责任,否则就没有可以用来分配的利益。同样,一个能够真正成大器的人也要甘愿充当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