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活之旅
17744100000011

第11章 颐养年代(2)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中医近乎于玄学,是高深莫测的,是无迹可寻的。而中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却是亲切简单、实实在在的,一根绣花针、一个玻璃杯、一把汤匙甚至一双手掌都可成为中医医治疾病的法宝。西医的外科手术刀常人不敢问津,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却家家皆可自备,人人皆可修习。针灸其实是“针”和“灸”两种中医疗法,针法用针石扎刺,灸法用草药熏蒸,都是“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施针的部位,中医称为“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受力点。施针时认明腧穴,果断入针,再以各种手法轻轻揉捻针尾,刺激腧穴。受针者不会受损流血,也并无疼痛之感,只觉微微酥麻,体内的病灶所在更有微妙的感应。施灸时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灸柱或灸条,点燃后熏烫体表,用温热的刺激促进体内气血运行的顺畅,调整生理机能,防治疾病。推拿通过在人体上施力,减轻疼痛,修复损伤,调节循环,促进康复,是“以人疗人”的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疗法。推拿讲求技巧和力道,手法多样,流派众多,多用手掌,也可用手指、手肘甚至双足。以足代手的推拿叫做“踩矫”,观者心惊胆战,实则施力者好整以暇,受力者甘之如饴。普通的保健推拿几乎不需任何技法,不拘何时何地何人,也不拘施力于何处,只要手法轻柔,大抵都可解乏、安神。拔罐疗法有火罐、水罐、药罐之分。最常见的是拔火罐,运用罐内的真空负压和温热刺激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拔火罐所用的罐可以是玻璃罐、陶罐或竹罐,经验丰富者信手取一个玻璃杯便可拔罐。看民间老者拔罐,恍如戏法:按倒病人,在背上薄薄涂一层凡士林,用钳子夹取酒精棉球点燃,左手持罐,右手持钳,将酒精棉球伸入罐内轻轻一燎,随即抽出,燃尽了空气的火罐“扑”的一声扣按在背上,片刻之后罐底肌肤便泛起红紫。火罐可留置数十分钟,也可反复闪火、吸拔,称“闪罐”,或持罐在身体上游走,称“走罐”。起罐后那一枚枚紫红的圆印,便是神妙的中医疗法盖在中国人身体上的印章了。刮痧疗法常用的是水牛角刮痧板,在涂抹了润肤油的皮肤表面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红、紫或暗青色的沙状斑点,便是刮出了“痧症”。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因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郁积于体内。刮痧可使脏腑内的污秽之气通达于外,活血化淤,清热解毒,促进周身的新陈代谢。刮痧来源于针灸、推拿、拔罐,又集针灸、推拿、拔罐之所长,是不用针的针灸、不用手的推拿、不用罐的拔罐。民间刮痧不求认穴精准,一掬清水、一把汤匙便可作用于病灶。民间老者至今以刮痧治疗风热感冒,屡试不爽。所以,见到旁人肩颈上的红紫不必惊讶和害怕,那不是伤痕,只是痧症,三日之后,原本委靡之人便脱胎换骨、神清气爽。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在全球一村的今天,来源于英文的汉语词汇不在少数,如沙发、咖啡、吉普等,但在英文中,也有一个专为中国而创的词汇——Kong Fu。中国功夫正是这样一种征服了世界的武文化——除了“功夫”二字本身,没有其他词汇能够诠释它。如果一定要为功夫做一番诠释的话,它应该包含了中国传统的武术、武艺、武功和身心修为的方法。狭义的“武术”尤指拳术,有少林、武当、峨嵋、南拳、形意、太极、八卦等七大拳系;“武艺”多与兵器有关,刀、枪、剑、棍等九长、九短十八种兵器便是所谓的“十八般武艺”;“武功”往往侧重于内功,以意御气,以气流布全身,并可贯于一点、收放自如;而身心华人明星李小龙主演的电影让中国功夫风行海外。

修为的方法主要是渗透了中医理念的气功,是由心至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古老的中国功夫在20世纪惊艳于世界,两位不可不提的传播者是李小龙和金庸。李小龙自创截拳道,以功夫电影重整华人的自信和自尊,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二十世纪的英雄和偶像”。金庸的武侠小说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着富有东方神韵的侠义精神,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迷”。李小龙和金庸,一个用身手,一个用笔墨;一个重在武术,一个重在武功;一个张扬着武人的意志和气概,一个刻画了侠客的道德和情感。他们二人,恰好构成了中国功夫的双重内涵——刚柔并济、内外兼修。内外兼修的中国功夫又有“内家”与“外家”之别,比肩而立的两大流派——少林和武当分别是外家功夫和内家功夫的代表。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少林功夫刚猛,武当功夫柔静;少林功夫重在招式,武当功夫重在意念;少林功夫常用于抗暴,武当功夫多用于修身;少林功夫是悲天悯人的佛家精神,武当功夫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情怀。内家功夫的这“一口气”发展到了极致,便是气功。气功是人体的自我调节,通过意念、呼吸和体势,调心、调息并调身,开启潜能、平衡心理、健体强身。气功本是养生之道,也有少数的气功高手运气如神,可手劈砖石、脚踩钢刀,成为中国功夫的一项奇观。气功绝活虽令人神往,但毕竟能者甚微,今日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百姓操习最多的功夫还是太极拳。太极拳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流派众多,但拳理一致,都讲求静心用意、凝神聚气,动作舒缓、柔和、圆活,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可怡情养性、祛病强身。中老年人多无法抗拒太极的魅力,清晨露水中三五人相约于公园,拉开架势,专心一意地“野马分鬃”,一炷香的工夫,双颊便泛起了红光,眼中便泛起了笑意,心中便泛起了怡然自得。这一项传承于白发老人当中的中国功夫,实则恰恰印证了中国武文化的精髓。“武”字乃“止戈”,“武”的终极追求不在争斗,而在平和。今天,武林高手并不常见,但“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运动和健身是中国人当代的“功夫”,是中国人时下强身健体、调适身心的当家之道。风靡世界的足球和篮球在中国同样拥有庞大的拥趸,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里,不乏业余高手。国球乒乓和易学易练的羽毛球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常常是大家清晨、黄昏或午间休闲的项目。台球、网球、壁球等运动传入中国的时间虽不长,却迅速为上班族所接受和喜爱。古人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当代中国人的运动也与山水不离不弃。登山和游泳这两项亲近自然的运动不分老幼,可以是竞技,也可以是休闲;可以很时尚,也可以很传统。此外,攀岩、滑雪、潜水、帆板、赛车等户外运动,以新锐少年为主体的极限运动,常与团队意识相结合的拓展运动,都是中国时尚运动生活的全新注脚。较之竞技性颇强的运动而言,健身则是更加贴近生活的强身之道。专业健身房、健身会所、健身俱乐部在中国大中城市中早已不鲜见。出入健身房几乎成为都市白领在购物、娱乐之外的第三大业余生活。健身房里,男士多选择器械训练,而女士则更钟情专项课程;男士通过健身保持健康,女士则通过健身追寻美丽。东方的瑜珈在修身之外还可修心;西方的普拉提在健身之外还可塑身;健美操张扬着动感活力;芭蕾训练散发着优雅韵味;拉丁舞、肚皮舞热情奔放,传递着异国风情。此外,“全民健身工程”让健身走进了中国城市的大部分社区,甚至走进了家庭。社区里的体育健身设施让老人和孩子都能在家门前锻炼身体,而家用健身器材更是让“家庭健身房”成为现实。中国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歇。

餐桌上的养生术

“医食同源”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贯主张。所谓“医食同源”,是指医药和饮食起源相近、原理相通。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有个叫做伊尹的人,以百草熬汁,既可做菜肴,也可做汤药。所以,伊尹既是厨师,也是医师,是上古时代“医食同源”的先行者。“医食同源”其实有两重意义,即“以食当医”和“以医入食”,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食疗”和“药膳”。食疗是运用食物中天然的特性调理人体的阴阳,辅助病症的治疗,促进身心的康复。谷、肉、果、蔬也同中草药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平的特性。如:大麦、羊肉、荔枝、韭菜性温热;小米、鸭肉、柿子、冬瓜性寒凉;糯米、猪肉、苹果、甘薯性平。根据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体质温热的人应该适当进食寒凉的食物;而体质寒凉的人则应以温热的食品进行食疗。食物不仅能提供生命能量、满足口腹之欲,还能祛病消灾。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以食当医的好处不仅在于有百益而无一害,还能将“良药苦口”变为“良药可口”,何乐而不为?当然,食物既然各有偏性,在配合使用时自然也有宜有忌。一般来说,相同性味的食物配合使用可以事半功倍,如百合与秋梨同食可清热润肺;姜水与红糖同饮可温中散寒。不同食物之间也有相互克制,如生姜能够抑制鱼类引起的皮疹,萝卜却会减弱山药益气的功效。还有一些食物配伍是禁忌的,如螃蟹与柿子同食,易引起腹泻;牛肉与栗子同食,易导致呕吐;猪肉与田螺同食,会伤害肠胃;虾与大枣同食,甚至会中毒。今天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疗”莫过于粗粮。“粗粮”的称呼是相对于精米白面而言的,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以及各种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粗粮是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粮食,许多天然的营养成分得以保存。现代营养学证明,粗粮所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抗癌、降压、护心脑、清肠胃甚至养颜润肤,所以,中国人对粗粮的推崇决不仅仅是忆苦思甜的怀旧,更是保健养生的风尚。筵席之上,山珍海味可能已令人兴味索然,但一份粗粮细做的点心却往往倍受欢迎。食疗虽好,也不能完全替代医药。中草药不仅能制成汤剂、片剂、冲剂、丸剂,还能与食物同配,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药膳不仅可辅助药物治疗疾病,对于身体康健之人,也可强身、防病。药膳的运用须对症,“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还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盲目进补。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后人多遵从古训,如猪肉反黄连、苍术;羊肉反半夏、菖蒲;蒜忌地黄;醋忌茯苓。今天,饮食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常识。感冒来袭时吃点蒜,有腹泻征兆时喝一杯红酒,酒醉后饮些番茄汁,疲劳时吃一根香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寻常饮食便可守护健康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