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活之旅
17744100000010

第10章 颐养年代(1)

顺四时而适寒暑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渗透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天人合一”的理想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之道则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谓“阳气”是长养之气,“阴气”则是藏蕴之气。因此,在精神修养、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顺应季节气候的特点是中国传一年之计在于春。

统养生学的重要内容。春季万象更新,阳气生发,此时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的舒张。春季万物复苏,人也应改变一冬畏寒恋暖、深居简出的习惯,多做户外活动。清晨是一天之中阳气初升的时刻,在春季坚持晨练能使身心最大限度地汲取自然的活力。春季饮食尚辛、甘、温,忌生冷、酸涩,麦、枣、橘、花生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胡萝卜、柿子椒等蔬菜也多多益善。春季宜饮花茶,浓郁的花香可发散严冬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提神醒脑,消除春困。夏季万物繁茂,阳气最为旺盛,仍应晚睡早起,保养阳气。此时人体心火旺、肺气衰,夜间睡眠往往并不安稳,须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要进食益气生津、清热解暑的食品,如绿豆、粳米等。夏季饮茶以绿茶为佳,绿茶性凉,可消暑、解毒、止渴。中医有“冬病夏治”的传统方法,在夏季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治疗冬季易发的、虚寒类的疾病,能以阳克寒、标本兼治。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慢性胃病等都可在盛夏时节用敷贴、针灸、汤药的方法调理。夏至(6月21日或22日)之后的三四十日,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也是敷贴的最佳时节。每年三伏天,各地中医的“三伏贴”门庭若市,蔚为壮观。秋季天高气爽,阳气消、阴气长,此时应早睡早起,以避天地肃杀之气。在“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季,不宜过分保暖,须激发人体自身的抗寒能力,以御严冬。秋季干燥,饮食要少用葱、姜、蒜、椒等辛辣食物,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饮茶以乌龙茶为好,乌龙茶不寒不热,既能消除夏季的余热,也能益肺生津。冬季天寒地冻,万物生机潜伏,阳气藏匿,阴气盛极。冬令进补是几千年来传统的养生方法,性热的羊肉、狗肉,蔬菜中的藕、木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冬季饮红茶最佳。红茶味甘性温,既可助肉类的消化,也可暖胃、补气、强身。冬季是人养精蓄锐的最佳时节,此时应避寒就温,早睡晚起,精、气、神内收,迎接又一个春天。自然界的喜怒哀乐便是四时运行、万物枯荣。人长养于天地之间,自然须应时而动,方能生生不息。古人说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正是这个意思。

呵护身心的岐黄之术

中国人的养生理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的起居饮食,到情绪的约束调整,从生活细节中的梳头、扣齿,到精神世界里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都是提倡不疾不徐、不愠不火、平和中正、自然和谐的。而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要护卫中国人的健康,“岐黄之术”——中医自然责无旁贷。中医常常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实则中医是科学,同时也是哲学。中医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内部的统一体现在五脏六腑的统一和精气神的统一。而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考量人体的病理还须参详当时当地的晨昏、季候、地域甚至风土,这便是古典哲学崇尚的“天人合一”。在科学和哲学尚未分离的古代,中医汲取了中国哲学中的“气”、“阴阳”、“五行”等理念,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思维。就诊于中医,传统的历程是“望闻问切”。“望闻问切”指的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基本的中医诊断方法,相传最早的奠基人是战国(公元前478年—前21年)时期的名医扁鹊。“望诊”是用肉眼观察,察看病人的形态、面色、舌苔等。一般来说,胖人多痰,瘦人多火,喜静者属寒症,喜动者属热症。面色白主寒,面色黄主湿,面色青主瘀,面色红主热。舌苔薄则病情轻,舌苔厚则病情重。“闻”字在汉语中有“听”和“嗅”两个意思,“闻诊”的含义恰好包含了这两层意思,通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辨别病人的口气、体气等来诊断病情。“问诊”则是直接向病人询问主要症状、持续时间、病情演变、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这一方法在西医中也被广泛采用。“切诊”包含按诊和切脉。按诊通过触按病人的手、腹、四肢等判断病症,切脉便是切按脉搏。脉搏跳动的特征称为“脉象”,脉象是内在生命信息的窗口,医术高妙者仅凭脉象便可推断病症的性质和部位。断明了病症,自然便要对症下药。与中医形影不离的是中药,中药大多取材于野生植物,又称“中草药”。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一般配合应用,对成因复杂的病情多方照顾。中药的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冲剂、膏剂等。如今人们爱用的中成药多是片剂和冲剂,实则汤剂才是最富传统意义、也最易为人体吸收的中药剂型。将药物配齐后,用水或黄酒、或水酒参半浸泡,投入砂锅中,加水直至没过药材,先用大火煮沸,再改文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汤剂的滋味大多苦涩,古人早有训诫:“良药苦口利于病。”药味虽苦,却可匡扶人体中的平和中正之气,祛除病邪,恢复康健。服用中药时,饮食也有禁忌,如止咳药忌鱼腥,消肿药忌豆类,发汗药忌生冷,止泻药忌瓜果。从前人们服用中药汤剂还有个习惯:将喝完的药渣倾倒在路边供路人踩踏,寓意着灾病从此湮灭,不再复萌。

医在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