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微小增刊幽默篇-将上当进行到底
17841400000047

第47章 达标

十士子

最近,西邑乡的黄书记和白乡长一直为完成年终考核达标任务奔波着。

随着乡镇年终考核达标和一票否决内容的增多,黄书记和白乡长愈发感到年终考核前的紧张。比如一票否决,起先只有计划生育一项,后来增加了信访稳定和环境保护工作,今年又增加了尸体火化一票否决指标。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根针直接对准的就是乡镇的党政一把手—乡党委书记和乡长。

近两年,西邑乡在黄书记和白乡长的领导下,已经连续两次考核为全县优秀,如果不出差错,年底考核实现三年优秀,据说黄书记就应该变成黄副县长,而白乡长也就成了白书记。因此,二人商定,无论工作多么难做,也要想办法去做,并且还要做得出类拔萃,做到最好。

其他工作倒还好说,难度大的是带有一票否决指标的工作,而这其中最让黄书记和白乡长头痛的是尸体火化一项。尸体火化指标是县里按照殡葬改革精神,根据全县自然死亡率测算出来的。年初县长还与各乡签订了殡葬管理责任书,将全年火化的具体数字明确分到各乡,西邑乡全年共有150具尸体的火化任务。本来,这对于西邑乡这个五万多人的大乡来说不算什么,可前不久,相邻的东铺乡硬是派人偷偷把西邑乡刚刚死去的三位死者的尸体以东铺乡的名义运去火化了,结果造成了西邑乡尸源紧张。

年终临近,黄书记和白乡长更是一天急似一天,每天都派出包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到处打探,看辖区内还有没有可挖掘的尸源。

在全乡广大重病患者的无私支援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西邑乡终于拿到县火葬场的149张火化单据,只差最后一张就要达标了。不过,距年终考核也没有几天时间了。从全乡包村干部打探到的消息,这段时间,除去已经为全乡火化达标做出毕生贡献的死者外,全乡每个公民都健健康康幸福地生活着,根本就没有重病迹象,更别说病危和死亡。

“看来,我们西邑乡今年是再也没有潜力可挖了。”白乡长焦虑地对黄书记说,“是不是我们也向兄弟乡学习学习,到其他乡挖一下尸源。”

黄书记这一段时间更是着急,因为全乡除去火化一项工作指标外,其他各项工作都已达标,而他本人上面该跑动的关系也全都跑遍,该花出去的钱也已经花出,只等考核过后推荐副县长了。“看来也只有这样了。”黄书记沉重地说。

第二天,西邑乡就偷偷派出大批工作人员,以人口普查、免费医疗咨询等多种形式,走出西邑乡,到周边各乡入村寻找尸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工作人员在相邻的南桥乡某村打探到有位病人刚刚咽气的消息。很快,黄书记、白乡长急匆匆带上工作人员乘车直奔南桥乡,准备对死者家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其家属同意以西邑乡名义,将死者拉去火化。

其后的情况却让他们心凉了半截,原来南桥乡的朱书记和兰乡长为了这具尸源,早已在这个村守候了整整两天时间。

黄书记、白乡长不甘失败,悄悄把死者家属叫到一旁,好话说了半箩筐,最终承诺由西邑乡负担死者的全部丧葬费用,并当下把1000元钱交到死者家属手中。死者家属这才同意尸体在家停放一天后,由西邑乡派灵车把死者拉去县火葬场,以西邑乡的名义进行火化。

第二天,当黄书记和白乡长兴冲冲带着西邑乡运尸车赶到死者家时,却发现尸体不见了。原来,南桥乡的朱书记和兰乡长担心夜长梦多,为防备万一,已经将尸体拉去火化了。

眼瞅着到手的尸体又飞走了,眼看着年终的考核达标要黄,眼盯着三年的先进泡了汤,眼望着副县长的位子坐不上了,黄书记一时心急,血压上窜,气急攻心,突发脑溢血,一口气没上来,当场就咽了气。

白乡长一见,激动得两行热泪立刻涌了出来,急忙命令工作人员赶紧把黄书记抬上灵车,一面打电话通知乡办公室立即准备召开追悼大会,一面通知黄书记家属,安排后事,准备火化。

不久,任命书下来了,白乡长成了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