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指出:风俗的变化,会影响、改变人民的思想,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不可不慎重对待。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奢侈浮靡的坏风俗,这种坏风俗的危害是很大的。奢侈风气在社会上靡漫,淳朴的风气就会消散;贪婪、掠夺的恶行便会形成;富人田产连县跨州,穷人困苦倒毙山沟……因此要反对奢侈的坏风习,就要提倡俭朴的好风俗,同时刑罚也不能放下不用,要用法制来纠正和禁止坏风俗,要发展生产,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原文】
夫天之所爱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圣人上承天之意,下为民之主,其要在安利之[1]。而安利之之要不在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2],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3]。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4]极财力,僭渎拟伦[5],以追时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6],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国家奄有诸夏[7],四圣继统[8],制度以定矣,纪纲以缉[9]矣,赋敛[10]不伤于民矣,徭役[11]以均矣,升平之运[12],未有盛于今矣。固当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矣。然而窭人之子[13],短褐[14]未尽完;趋末[15]之民,巧伪未尽抑[16]。其故何也?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
且圣人之化,自近及远,由内及外。是以京师者,风俗之枢机[17]也,四方之所面内而依仿[18]也。加之士民富庶[19],财物毕会[20],难以俭率[21],易以奢变。至于发一端,作一事,衣冠车马之奇,器物服玩之具[22],旦更奇制,夕染诸夏。工者矜能[23]于无用,商者通货于难得[24]。岁加一岁,巧眩之性不可穷[25],好尚之势多所易。故物有未弊而见毁于人,人有循旧而见嗤于俗[26]。富者竞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且曰:“彼人也,我人也,彼为奉养若此之丽,而我反不及!”由是转相慕效,务尽鲜明[27],使愚下之人,有逞一时之嗜欲[28],破终身之资产而不自知也。
且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29]。淳朴之风散,则贪饕之行成[30],贪饕之行成,则上下之力匮[31]。如此则人无完行[32],士无廉声[33],尚陵逼者为时宜[34],守检押者为鄙野[35],节义之民少[36],兼并[37]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38],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39]。夫人之为性,心充体逸则乐生,心郁体劳则思死[40]。若是之俗,何法令之能避哉?故刑罚所以不措[41]者此也。
且坏崖破岸之水[42],原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43],起于青葱。禁微则易,救末则难[44]。所宜略依古之王制[45],命市纳价[46],以观好恶。有作奇技淫巧以疑众者[47],纠罚之[48];下至物器馔具[49],为之品制以节之[50];工商逐末者[51],重租税以困辱之[52]。民见末业之无用,而又为纠罚困辱,不得不趋田亩;田亩辟,则民无饥矣。以此显示众庶,未有辇毂[53]之内治而天下不治矣。
【注释】
[1]其要在安利之:他的主要任务在于使人民生活安定、富裕。[2]风俗之变,迁染民志:风俗的变化,会感染、改变人民的思想。[3]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上层统治者用俭朴来制约风俗,而风俗的流弊却趋向奢侈。[4]殚(dān):竭尽。[5]僭(jiàn):超越本分。渎(dú):小沟渠。拟伦:模仿同类。伦,类。[6]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涓涓细流把水贮积起来,却大股大股的倾泄出去。
涓涓,细流。浩浩,水盛大貌。[7]国家奄有诸复:奄,覆盖。诸夏,亦作华夏,古代汉族的自称。这句意思是:宋朝的疆土覆盖着整个中国。[8]四圣继统:指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个皇帝相继继承帝位。[9]缉:光明。[10]赋敛:征收赋税。[11]徭役:古代国家强迫人民从事无偿劳动。[12]升平之运:升平,永平,指社会秩序安定。运,国运。[13]窭(jù)人之子:贫家之子。窭:贫寒。[14]短褐:粗布短衣,借指平民。[15]趋末:指工商业者。封建社会统治者制定立国政策,以农为本,工商为末。[16]巧伪未尽抑:弄巧作假的活动未完全压下去。[17]枢机: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18]依仿:按照(京师的做法)仿效。[19]富庶:财物丰富,人口众多。[20]财物毕会:财物全都集中。毕,网罗无遗之意,引申为尽、全。[21]俭率:俭朴粗疏。[22]器物服玩之具:各种物品、服饰、用具。[23]矜能:自以为贤能。[24]难得:难于得到的奇货。[25]巧眩之性不可穷:炫耀奇巧的习性不可止。[26]人有循旧而见嗤于俗:有人沿用旧的器物就被世俗所讥笑。[27]鲜明:新颖华丽。鲜,新、华丽。[28]嗜欲:各种嗜好和欲望。[29]漏卮:渗漏的酒器。[30]贪饕(tāo):贪婪。饕,贪、贪食。[31]上下之力匮:从上到下的财力都匮乏。[32]完行:完美的德行。[33]廉声:廉洁的声誉。[34]尚陵逼者为时宜:欺侮压迫百姓的人被世人崇尚,认为合符时宜。陵逼,欺侮、压迫。[35]守检押者为鄙野:遵守规矩的人被认为土俗。检押,规矩。[36]节义之人少:正派的人少。节义,节操、义气,指正派的人。[37]兼并:指土地兼并。[38]州域:一州的区域。宋制,地方行政区为路,路下为州,州下为县。[39]沟壑:山沟。[40]心充体逸则乐生,心郁体劳则思死:心里满足、身体安闲就快乐的活着,心里忧愁身体劳累就想死。[41]措:废置,搁置。[42]坏崖破岸之水:冲坏山崖破坏提岸的水。[43]干云蔽日之木:冲天蔽日的大树。干,冲犯。干云,犹言冲天。[44]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从细微的苗头就加以禁示比较容易,到事情的终结时要想挽救就困难了。[45]略依古之王制:大略地依照古代先王的制度。[46]命市纳价: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员上报物价。[47]有作奇技淫巧以疑众者:有作奇怪的、过于奇巧而无益的玩艺,用来迷惑众人的。淫巧,过于奇巧而无益的。[48]纠罚之:处罚他。[49]物器馔具:用具、食具。[50]为之品制以节之:为它定出各种等级规格来节制。品,等级。制,规定。节,节制。[51]工商逐末者:指弄巧作伪的投机性工商业者。[52]重租税以困辱之:用加重税收的办法来限制、贬低他。[53]辇毂(niǎn gǔ):指京都。
【译文】
上天所钟爱抚养的人民,人民所仰望的是国君。国君上承天的意志,下做人民的主宰,他的主要任务在于使人民生活安定、富裕。使人民安定、富裕的关键不是别的,在于端正风俗罢了。所以,风俗的变化,会感染、改变人民的思想,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不可不慎重对待。
上层统治者用俭朴来制约风俗,而风俗的流弊却趋向奢侈。趋向奢侈如不加以限制,流弊不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呵!这样一来,有人会竭尽财力,超越本分,去模仿阔人,追求时好了。况且大自然生长财富也有时间性,人们的能力也有限度的,而日夜的花费却是无穷无尽的。以生财的时间性,能力的有限性,供给无穷无尽的花费,如果不加限制,花钱就像流水一样,涓涓细流把水贮积起来,却大股大股的倾泻出去,这怎能使人民不贫困而且乱起来呢?宋朝的疆土覆盖着整个中国,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个皇帝相继继承帝位,国家的制度已经确定,纪纲已经明确,征收的赋税也不算太重,不会损伤人民,国家征派人民的无偿劳动,还算平均合理,社会秩序安定太平的国运,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盛大了。本来应当家家富裕,人人丰衣足食,没有一个人不得其所才是。然而贫家之子穿的粗布短衣也没有完好的;那些投机商人,弄巧作假的活动并未完全压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因风俗还不够淳朴吧。
圣人的教化,总是自近到远,由内到外。因此京都是风俗形成的关键,是四方各地所面向和仿效的地方,加上官员和城市居民财力富裕,人口众多,物资集中,很难做到俭朴粗疏,却容易向奢侈方面变化。至于开个头,作件事,衣帽、车马打扮新奇,各种物品、用具完备,早上刚换了一种新奇的款式,晚上就影响到全国各地。做工艺的在不切实用的方面夸耀自己的才能,经商的贩卖难于得到奇货。这样年复一年,炫耀奇巧的习性不可止,喜好时尚的情势改变了。原来的器物还未用坏,就被人丢掉了,有人沿用旧的器物就被世俗所讥笑。富人竞相争胜,穷人耻其不如,而且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的生活如此奢华,我反而跟不上。”于是互相羡慕、仿效,力求新颖华丽,使那些愚笨的人,满足一时的嗜好和欲望,弄得终身破产而不知悔改。
况且山林经不得野火燃烧,江海也无法把漏斗灌满。淳朴的风气消散了,贪婪的恶行便会形成;贪婪的恶行形成,从上到下的财力都会匮乏。这样一来,人们就没有完美的德行了,官员们就没有廉洁的声誉了,欺侮压迫百姓的人被世人崇尚,认为合符时宜,遵守规矩的人被认为土俗,正派的人少了,搞土地兼并的人多了,富有的人财产布满州县,贫穷的人困顿潦倒,不免死于山沟。一般人的性情,总是心里满足,身体安闲就快乐的活着,心里忧愁,身体劳累就想死去。像这样的风俗,怎能避免触犯法令呢?所以刑罚不能废弃不用的原因就在这里。
况且冲坏山崖破坏堤岸的大水,来自涓涓的细流,冲天蔽日的大树,长自青葱的幼苗。从细微的苗头就加以禁止比较容易,让它发展到事情的终结时要想挽救就困难了。应当大略地依照古代先王的制度,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员上报物价,来看人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做奇怪的、过于奇巧而无益的玩艺,用来迷惑众人的,就要处罚他;至于用具、食具,还要为它定出各种等级规格来加以节制。那些弄巧作伪的投机性强的工商业者,用加重税收的办法来限制他、贬低他,不得不回到田间生产劳动;田地开垦出来了,人民就不会挨饿了。以此来显示民众看,就没有京师之内治的理得好,天下却治不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