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王安石散文
17856700000028

第28章 芝阁记

【题解】

芝,是真菌的一种,又称灵芝。古人以为它是瑞草。生于山地枯树根上。也可人工栽培。菌盖赤褐色,有漆状光泽和云状环纹,性温,味甘,可供药用,能治多种疾病。本文记述了皇上好芝,天下之人趋之,到处搜求。皇上不好,神奇之产也销藏委翳。故皇上“因一时之好恶,而能成为天下之风俗”。士的贵贱,也与芝差不多。所以作者深为叹息。

【原文】

祥符[1]时,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2],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其大吏,则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锡金帛[3]。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4],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5],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而芝出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于尽矣。

至今上即位,谦让不德,自大臣不敢言封禅。诏有司以祥瑞告者皆勿纳。于是神奇之产,销藏[6]委翳[7]于蒿藜榛莽[8]之间,而山农野老不复知其为瑞也。则知因一时之好恶,而能成天下之风俗,况于行先王之治哉。

太丘[9]陈君,学文而好奇。芝生于庭,能识其为芝,惜其可献而莫售也。故阁于其居之东偏,掇取而藏之。盖好奇如此。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此予之所以叹也。皇祐五年[10]十月日记。

【注释】

[1]祥符:宋真宗年号(1008—1016年)。[2]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文,掩饰、修饰。这句话意思是:祥符年间,宋真宗登泰山筑坛祭天,以掩饰天下太平。[3]锡金帛:赏赐金银和丝织品。锡,通“赐”。[4]希世有力之大臣:阿媚世俗颇有权势的大臣。[5]攀缘狙杙:攀缘,攀登。狙,猕猴。杙,小木桩。《庄子》:“拱把而上,求狙猴之杙者斩之。”[6]销:通“消”,消失。藏:躲藏。[7]委:丢弃。翳:摒弃。[8]榛莽:芜杂丛生的草木。[9]太丘:故城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10]皇祐五年:1053年。皇祐,宋仁宗年号。

【译文】

宋真宗祥符年间,真宗登泰山筑坛祭天,以饰天下太平。四方来报告朝廷有灵芝瑞草的有万多人。其中大官吏,天子就赐书增加恩宠,小吏和百姓,就赏赐金银和丝织品。这时候,有的阿媚世俗颇有权势的大臣,就穷搜远采,山野老农就像猕猴那样攀藤附葛登上高不可测的山峰,下到溪涧深谷,分崩决裂的险地,深幽隐伏,人迹不通的地方,去采摘灵芝。灵芝出产在九州四海全国各地,差不多都采尽了。

到现在的皇上即位后,谦让而未施多少恩德,大臣们不敢说封禅祭天的事。皇帝下诏令要负责官员有献祥瑞之草灵芝的,不要收。于是神奇的灵芝产品,一下就销声匿迹,委弃于芜杂丛生的草木丛中,山农野老们也不再知道它是瑞草了。由此可知,因上面一时的好恶,能成为天下的一种风气,何况推行先王治国的原则和方法呢?

太丘县人陈君,学文而好奇。有灵芝生在他的庭院里,他能认识灵芝,惋惜灵芝可以作献礼之物却没人要。所以就把它采摘下来,放在住房东边偏房的阁子里。他就是这样的好奇。唉!同样是一种灵芝,有的被天子珍贵,有的被士珍贵,有的则被普通的老百姓所贱辱,这难道不是因时代风气不同其遭遇也就不同吗?有道的士人,他本来就不应受到贵贱的驱使,但终于有贵贱之别,这同灵芝的遭遇,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我感叹的原因了。皇祐五年十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