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教育创新
17856900000055

第55章 教学手段创新案例

案例1:内江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上好《生物的遗传》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初中二年级讲这一节的有关知识,更显其难,但是,如果能抓住关键,逐层分解难点,并采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是能够学好这部分内容的。下面是四川省内江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喻祥英同志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深入理解基因和染色体两个概念《生物的遗传》这一节内容涉及许多陌生、抽象的基本概念,初学者往往感到难于理解,容易混淆。在众多基本概念中,重点应讲清楚基因和染色体这两个概念,因为:掌握这两个概念,对于学生理解遗传具有它的物质基础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基因和染色体作为遗传学名词已经广泛用于报刊、广播和某些科普读物上,更重要的是它们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学好它们对学习其他遗传规律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让学生对其含义有个明确的认识。

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知识,喻祥英同志采用了如下方法:(一)结合身边实例,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如:关于性状,可以调查自己和亲人的某些遗传特征(如耳垂、眼皮、色盲、白化病等),并比较自己有哪些特征与父母相同,这些结合自身的调查活动,会使学生产生学习遗传学的极大兴趣。

(二)应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如:关于遗传途径,可以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知识来讲述。即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传给子女的。

(三)利用活动挂图说明:a、基因排列在染色体上;b、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c、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在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至父方,一个来至母方(用不同颜色表示;d、受精卵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保持恒定;e、在进行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活动挂图制作过程与演示过程。

二、以多种教学手段,说明基因的显隐性

该节课第2个难点与重点内容是:基因是显、隐性及遗传图解的分析。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喻祥英同志也采用了多种手段。

(一)巧设悬念

为了讲好后面的知识,教师组织同学先复习前面已讲授的内容,即: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后代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基因决定每个单独、具体的性状。为后面讲新知识作好铺垫后,展示投影幻灯片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们的亲生女儿却是单眼皮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是否与我们上节课所学知识“子代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相矛盾呢?通过这样设疑,就把学生置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积极地准备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二)教师讲解与指导学生读书相结合

在授课过程中,应让学生在老师所设悬念的引导下,积极动脑,急欲得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看书上相关内容,寻找正确答案,勾出重要知识点,然后教师与学生再一起分析、讨论,共同得出正确答案。如:教师可在“为什么双眼皮的父母生出了单眼皮的女儿”这个悬念下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上关于基因的显、隐性方面的叙述,让他们试着用书上的知识来解释上述设疑。然后,老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再和学生分析、讨论。

具体做法如下:假设控制双眼皮的为显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那么,AA表现为双眼皮,aa表现为单眼皮。但是,当基因组成为Aa时,性状表现为什么呢?同学们经过看书后,利用书上的知识“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其中一个为显性基因,而另一个为隐性基因时,这对基因将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那么,学生能很快总结出Aa表现为双眼皮。之后,老师让同学们依据所学知识,推出父、母、女儿三者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就这样,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层层铺垫下,最终被同学们所理解、掌握,从而避免了照本宣科带给学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由于基因的显、隐性是本节最难的知识点,因此,在讲述中,除采用前面几种教学方法外,我还采用了幻灯迭片的制作投影,并将活动挂图在此再次使用。如:当学生分析了父、母、女儿三者的基因组成后,老师再设悬念:为什么父、母的基因组成中既含A,又含a,而女儿却只获得其中a,而未获得A基因呢?这个问题又一次将学生置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他们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然后老师很自然地展示自制的活动挂图,让学生通过挂图,明白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染色体要分开,位于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也随着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当学生具有了有关减数分裂的部分粗浅知识后,教师紧接着再具体举例说明:父、母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基因的分配情况,以及由生殖细胞自由组合形成受精卵时基因的组合情况。在举例中,喻祥英同志采用了分解难点、降低难度;师生共同讨论;最后使用投影幻灯迭片等方法来达到此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a、先举父、母体细胞中的一对纯合体来讲述(主要由老师讲述);b、接着再举父母体细胞中一方为杂合体,另一方为纯合体的例子来说明(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讨论得出);c、最后以父、母双方体细胞的杂合体为例来讲述。(主要让学生依据前两次所讲方法分析,自己推出结论,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使用幻灯迭片,展示思维的详细过程)。

(四)讲练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

教师传授知识,最终希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在整个讲授过程中,喻祥英同志都注意讲练结合,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如:学生自己推导父、母、女儿三者的基因组成情况,以及自己归纳出父、母体细胞内基因都为杂合体时的遗传图解分析,都充分体现了讲练结合。在本节重难点知识讲完后,喻祥英同志还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积极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如:让学生用基因的显、隐性知识来分析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地预防遗传病,同时使学生认清遗传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精神上、经济上的双重负担,从而自觉担负起宣传《婚姻法》的相关条款的责任。

总之,在这一节的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后的反馈练习中,达标率高达95%以上。事实证明,对教材作这样的处理,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恰当的做法。

案例2:万州第二中学注重多媒体技术S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的结合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化学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潮流也将势不可挡。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CAI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能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下面是重庆市万州第二中学冉孟莲老师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具体介绍: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声音等多种传播媒体的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

一、变抽象为具体

在《电解质溶液》中讲解原电池原理和金属的腐蚀时对电子的得失及电子的流动方向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但通过CAI教学课件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反应的实质及电子的流动方向等问题。又如:在讲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空间构型时及一些有机反应中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形成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也非常得心应手。同时,许多化学反应现象可以用肉眼观察,但要理解其原理就比较困难。

为了使学生能理解一些化学反应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模拟化学反应过程,增加学生感知认识,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增强教学效果。如:酒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那么酒精是怎样生成乙烯的呢?我们可以用电脑写出酒精结构式,然后用电脑模拟在一定条件下酒精分子中的碳氧键断裂,另一个碳原子的碳氢键也同时断裂,各部分重新组合就能生成乙烯和水,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反应的基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

二、变静态为动态

在复习“各类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时,由于涉及的内容多,关系复杂学生难以把握。但利用Power Ponit制作的演示文稿或Flash影片却很容易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转化关系。

三、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在复习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云等相关概念,NaCl、CsCl、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等晶体结构时,可以制作大量的Flash影片将微观世界进行宏观模拟,既生动又形象,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提高复习效率。

四、利用电脑模拟反应原理,增强教学效果

难以演示的工业流程课把宏大的场景作缩微处理。在复习工业制烧碱、硅酸盐工业、“氨的催化氧化”、“NH3氧化制NHO3”、“炼铁”、“接触法制硫酸”等化工生产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把全过程模拟出来。使学生能清楚明白地看清原料的加入、气体的流向、产品的流出,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炼铁”一节课中,条件不一定允许都组织参观炼铁厂,但我们可以用电脑动画模拟出高炉炼铁的整个过程,或加一段炼铁厂的介绍短片,再把高炉结构图打出来,局部放大讲解,拉近所学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的距离。

五、利用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演示实验效果现在一个教学班一般都有50多个学生甚至更多,利用传统的化学演示实验方式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看清实验的现象。有了投影、录像后,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如:钠跟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很容易,但为了发挥演示实验的真正作用,我们将实验改进一下,把装有水的培养皿放在投影机上,并在水中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学生通过投影都能清楚地看到钠跟水反应的主要现象。又例如:乙烯的制法,可以通过剪辑有关的录像片播放,使学生通过有关影片知道乙烯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有很大差别,而且通过影片使学生了解到乙烯的工业制法的工艺流程,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的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一个实验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在H2S、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气体发生装置的实验复习课中,通过电脑的演示对启普发生器原理可以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举一翻三。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启普发生器能制取哪些气体?氧气、NH3、HCl能分别用哪些装置制取?还可以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对同一装置产生不同的气体和制取同一气体用不同的装置进行充分的比较,将一反过去实验复习的单调复现模式,不再是板书的迁移与活动、课本的再现与组合、旧知识的重复与罗列,而是通过软件的高密度大信息量,使学生由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这都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卓越功能。

总之,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揭示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实质,展示化学思维的形成路径,描述化学思想的产生、化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都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