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17857300000033

第33章 新课改:推动学校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1)

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一次再分配,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管理机制来确保课程的适应性。校长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引导者,必须担负起课程领导的职责。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课程管理

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在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内,相对于国家一级与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而言的,简称学校课程管理。它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学校课程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

(一)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学校课程管理倡导在实现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学校一级的课程创新,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与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确保全体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

(二)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课程管理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推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倡导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试验,参与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从而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三级课程管理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扩大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学校在充分领会课程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性质与原则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性质

学校课程管理是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及其相关人员行使课程权力并履行责任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在学校一级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课程管理就是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上述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1.三级课程管理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和学校将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谓国家一级的课程管理是指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课程标准以及实施与评价的要求等宏观课程政策,由教育部负责实施。

所谓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是指由省、地、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政策;监督下级对课程政策的执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性课程文件。

所谓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

2.学校课程的构成。

按照课程决策主体的不同来划分,可以把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

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目标上侧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内容上强调一致性、共同性、发展性,实施方式上具有强制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家,一般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

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这是一种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课程,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一般比较侧重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乡土课程等。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家,它一般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学校课程管理就是要使学校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每一所学校都应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2.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

。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一次再分配,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管理机制来确保课程的适应性。通过改革,学校拥有了一部分课程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相应的实施方案,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另一方面,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形成课程开发方案,并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学校反馈审议意见。

所以,学校及其相关人员应形成权利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政策,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实现权利与责任的统一。这样才能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自主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3.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不是三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它们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校课程的管理中,不应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时,不应随意提高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4.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转变服务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注意发挥家长与社区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三、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

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保证学校课程的合理开发,并在具体的课程管理工作中协调、优化和整合三类课程。

(一)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1.实施目标

。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的目标首先是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其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再次是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2.教学管理

。教学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学校、各处(室)和教研组(年级组)三级管理网络。各级管理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实施对课程的管理。

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管理首先要制定计划,一般以《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的形式出现。

《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包括一学年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必须在每年的9月1日前(新学年开始前)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1)学校应严格执行课程实施方案,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方案的一致性,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控制课时总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2)教学过程管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管理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备课应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对优秀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并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对新教师和其他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或规范的管理。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课程管理中应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导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见解,重视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学校课程管理也应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引导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经常举行课堂教学观摩及说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为教师创设交流经验的机会。

作业管理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重复劳动。各学段都严格控制作业量,提倡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感兴趣的探究性作业。学校应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规范教师作业检查的行为,并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

学习辅导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不能进行集体补课,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

考核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应提倡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采用闭卷、开卷等书面方式,也可采取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考试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侧重能力与素质的立意,注重选择现实生活的材料,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的成绩评定一般采用等级制,不允许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3.评价

。学校应根据学校课程管理目标确立评价准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应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对学校课程实施的监督。

(1)进行课程方案评价

。学校应定期评价《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为制定新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服务;应定期组织教研组评价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进度计划,为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做好准备;要定期检查部分教师的教案,组织教师经常交流教案,并能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2)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定

。学校要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教学业绩的体系。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

(3)完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定

。学校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要建立一种全面衡量学生素质的报告单制度,报告单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实际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