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17857400000002

第2章 学校安全概述(1)

安全伴随着人类进化发展的全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无时无刻不将安全作为生存的基础。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从最低层次向高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由此可知,人除了生理需要之外,其他高层次的需要都是建立在安全需要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的,安全需要自然就是人们历来关注的重点。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新生入学的第一天,都要接受有关安全和生存方面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国内学校也在新生人学教育中,把安全知识的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同学们对于安全教育不能不重视,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将会使同学们终生受益。

第一节学生安全

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单纯、最精力充沛的时期,是值得人们回味的日子。即使这样,菁菁校园也并非总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和美好的故事。校园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它总是与现实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由于学生们的素质千差万别,因此在静谧和欢乐的校园中也存在着许多令学生必须时刻关注的安全问题。

金秋时节,一批批稍带稚气的新同学经过数年寒窗苦读后步入一心向往的校园。为了让新生尽早适应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学校老师每年都会认真安排迎新工作。通过老师们的热情服务和帮助指导,新同学会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自然对学校也就产生了信赖感和依靠感。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生的这种心理而乘虚而入,他们假借老师或学校某些部门、单位的名义让新同学购买伪劣的学习用具和其他物品以牟取暴利,有的还以收学费的名义把新生的学费全部骗走。发生这些事情,主要原因就是新同学警惕性不高!

如果说上述案例发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同学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话,那么,下面一些悲剧的产生,其原因则是同学们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了。

某校一位学生假日里独自一人住在宿舍。晚上宿舍突然发生火灾,该生惊醒后发现变形的门锁已无法打开,惊惶之中他在房内不断地狂呼乱叫。等救援人员赶到破门而入后,却奇怪地发现:他烧伤并不严重,但因狂呼乱叫时吸入了过多烟雾而窒息。专家分析,从当时房屋中的烟雾情况来看,如果他能保持正常呼吸也许还有生还的可能。如果略有一点自救常识,在这种情况下用棉被泡水后将自己头部罩住,推开或打破离火源较远的窗子,将脸部贴近缺口,身体短时间内并不会被烧到,呼吸也不会受阻,这样便可为营救工作争取一些时间。一点点的机智,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况且这种机智并不需要特殊的才能。

学校是青春年少的学生聚集的地方,是圣洁的学习殿堂,学生更是单纯和善良的一群人。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当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害群之马。某校一位新生入学1个月后,就大肆行窃,他先后盗取了同班同宿舍同学的存折、现金和mp3等贵重物品。他盗窃了同学的学习用具后,竟以低价出售给不知情的其他同学。类似的内盗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盗窃的对象,有的是计算机或计算机零件,有的是贵重物品和衣物。发生这些事件,让人感到十分痛心。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我们由衷地感到:学生必须注意安全问题,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二节安全存在的问题

人总是以一定的方式生活着,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方式也是特有的:群居式的学习生活环境较为安静,但对于社会冲击的抗击力却不强;群体虽然规范严格,但活动方式却具有超个体性和动态性;其价值取向趋于统一,精神生活层次却比较高和多样化。特定的年龄结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决定了学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必然涉及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比较简单,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在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防旅行意外伤害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致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一些骗局和意外情况,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往往一眼就能识破并应对自如,而一些学生却常常难以应对,或是误入陷阱,或是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或是可以防止的损失。

②社会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社会活动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主动地或被动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对于同学们毕业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学生社会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包括异性交往)、勤工助学、社团活动、求职择业、宗教活动等。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主要危险,一是缺乏个人防范意识,二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三是缺乏应急策略意识。

③心理调节——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并开始尝试独立生存。他们同时面临学习、经济、就业等三大压力以及适应学校生活环境、自我认知评价、人际关系、性别认知、异性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在心理上产生影响,从而产生内心冲突和心理挫折。随着学校开放度增大、学习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注意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秩序。学生因心理挫折而产生的不正常行为因学生个体情况不同而各异,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色彩,如攻击性、冷漠、固执、消沉、焦虑等。在学校心理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已成为安全防范的重要内容。

④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国家法律、校纪校规的约束是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行为、活动和利益关系必须依靠完备的法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引导、规范、约束和保障。但是,由于目前少数学生法治意识淡薄,因而校园内违法乱纪现象屡有发生。而且随着近年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校园开放度增大,违纪事件又有上升趋势。例如,校园中一直较为突出的盗窃、打架斗殴、吸烟酗酒、聚众赌博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涉黄涉毒、泄露国家机密、制造计算机病毒等,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而且也危及社会秩序和国家长治久安。

⑤学生权益保护——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学生消费权益、知识产权、保险等权益被侵犯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成为校园中师生关注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随着学校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快,学校的办学形式和办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一些冲击和影响。在学生安全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目前我国学生基本上都处在成长阶段,这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安全问题的多发期。加之学生中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现已接近70%,成为学生的主体,他们的生活阅历一般相对简单、缺乏磨炼,基本上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和老师的关心下长大的,所以没有多少安全防范意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对于社会规范知之甚少。因此,当他们一旦离开父母和老师,开始独立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和一些危及安全的情况时,常常束手无策,容易受不良思想迷惑,从而发生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

其二,学校的快速社会化进程已使校园成为安全问题的易发地。改革开放以前,校园的社会化程度低、校园比较封闭,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生活内容、方式、节奏,使学校中的安全问题并未显现出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和学校社会化程度提高,学生与外部的联系越来越多,校园内的流动人员骤增,这些都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同学们为了获得知识、增长才干,以各种方式广泛接触社会、在社会中学习,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校园中的不安定因素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