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17857400000028

第28章 学校环境安全管理(5)

在自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是比较稳定的,如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海洋吸收,绿色植物、森林树木的光合作用得到调节和控制。但在通风不良的室内,或人群集中的教室或公共场所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明显增高。当浓度增高至0.07%时,人们对其气味产生敏感,能闻到且感到周身不适。

(二)室内微小气候的卫生要求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室内微小气候由气温、气湿(相对湿度)、气流和辐射四个气象因素所组成的。

气温能影响对流和蒸发两种方式的散热,是重要的气象因素。气温下降,对流散热增强;气温升高至30℃以上时,则蒸发散热增强。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与辐射热强度有直接关系,冷湿的墙能增加辐射热而使人感到不寒而栗。气湿和气流对体热发散都有一定作用,但其影响与前两者相比则略小一些。如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其作用就不一般了,如高温又高湿,使人感到十分闷热;低温加上风速大.让人感到十分寒冷。

(三)保持良好的教室内部微小气候

微小气候的卫生标准随季节、地区和居室的用途而有所有不同,如室温标准,冬季以18±2℃为宜,夏季则以21~30℃之间为宜,但南北方有不同的舒适感;只有当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才使相对湿度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较小;但如过低或过高,将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气流标准以0.10~0.30米/秒较为合适,此时人既不感到有风拂面,又可起到散发体热的作用。夏季的风速在0.5米/秒时,让人感到舒适。所以,即使在冬季,教室内的室温也应不低于16℃(当然在无取暖设备和南方地区有一定困难)。

(四)使用空调器的注意事项

目前,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房都配备了空气调节器。夏季使用空气调节器降温时,应控制室内外温差在5℃以内。如果室内外温差太大,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易患感冒,易感觉疲劳,并容易引发头痛、腹痛、神经痛、“风湿”,以及心脏疾患等。

(五)粪便、垃圾无害化的标准

粪便和垃圾是学校和家居生活必定产生的废弃物。在粪便和垃圾中,含有大量容易腐败的有机物,在肠道传染病和蠕虫病病人的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和蠕虫卵,如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用于施肥,就会腐烂发臭,并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造成孳生苍蝇、传播疾病、危害人群健康。所以,须将粪便、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使其达到以下标准:①寄生虫学指标一般以蛔虫卵作为代表性指标,腐熟的堆肥和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稀粪,蛔虫卵的死亡率应达到95%以上,钩虫卵和血吸虫卵应全部死亡。

②细菌学指标一般以大肠菌作为评价指标,堆肥时如大肠菌在0.1-0.01克,则病原菌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③蝇蛹在粪便无害化过程中,蛆和蛹应全部死亡。

④温度是评价堆肥发酵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堆肥时50-60℃持续6~7天,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没有条件测定其他指标时,只测堆肥温度也能说明问题。

⑤腐熟程度如腐熟好的堆肥,其体积缩小,颜色呈黑褐色或棕黑色,一些有机物完全腐烂,质地松软,没有坚硬的粪块,无粪臭味,也不招引苍蝇;发酵腐熟的稀粪一般呈暗绿色,弱碱性,没有粪块。

(六)垃圾管理的卫生要求

垃圾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两类。无机垃圾在卫生学上的危害性不大,除部分作废品回收利用外,大部分可用于填平洼地和用于制作建筑材料。有机垃圾较容易腐败,甚至含有病原体,因此要求认真管理:①暂存的垃圾不易过久,应不超过1-3天,以防腐败及孳生苍蝇。垃圾容器的结构,要严密、有盖、能防蝇、防鼠、防雨雪;要轻便耐用,便于清除垃圾和冲刷内部。

②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运输时应防止灰尘飞散或撒落在地,以免污染环境。

③如要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必须达到无害化标准,经过腐熟的垃圾可以成为良好肥料,对含有病体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处理。

(七)粪便管理的要求

粪便管理的原则是:

①厕所、粪便处理及粪池的位置,要远离饮用水源,要设在住宅或教学楼的下风侧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

②清运过程中要严防污染外界环境,运输工具要保证不渗、不漏、不溢。

③粪便处理应达到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尽量使有机物达到腐熟化和无害化。

④设施构筑要符合卫生要求,既不渗漏污染,又不孳生蝇、鼠,并建立卫生管理制度。

(八)学校开展绿化的要求

绿化系指大面积的栽植树木,培植花草等。学校进行绿化时,最好是搭配栽植,可修建成公园式,开辟出林荫道,建苗圃,筑花坛等,不仅有助于环境的改善,还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对于所种树种亦应有所选择,如大量飞絮的杨柳树,或是能引起各种过敏症的植物应尽量少种植。建议学校的绿化用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2m。学校的绿化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减低噪声,阻挡风尘,改善局部小气候,但在教室周围不宜种植高大树木,以免影响教室的采光。

绿化能改善微小气候,净化大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绿化首先有益于气温方面,夏季使气温有所降低,冬季则恰恰相反。绿化有提高相对湿度的作用,绿化有减低风速的作用,也有降低太阳辐射的作用。绿化对于净化大气的作用更为明显,树木不仅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而且能吸收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树木还能产生各种挥发性物质尤其是植物杀菌素,对净化大气空气有重要的卫生意义。

(九)校园环境保护

校园环境保护,主要指消除“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和其他公害(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等)对空气、水源(池、塘、水井等)、土地的污染。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包括的范围很宽泛,从教学楼的走廊、教室、到校园中的道路、广场、园林;从车辆的行驶到合理停放;从垃圾的清运到合理的定点存放;从校园内的基建场地到校园内临时的搭建等都要进行管理。

搞好校园的环境保护,主要以积极预防为主,大体来讲有这样一些要求:首先,要严防左邻右舍排放的“三废”和有毒物质等危害校园。①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标准和规定,不放松对左邻右舍的环境监测,一旦发现污染,要及时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处理,对于要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要及时诉诸法律。②随时疏通沟渠,及时把污染物排掉。③种植一些防噪声、粉尘的花卉和乔灌木作为保护林带,特别要注意对可能造成危害的上风头工厂进行针对性防治。

其次,对校园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也要予以高度重视。①要采取科学处理方法解决好校办工厂、实验室等排放的酸、碱、硫、汞、镉、铅、酚等有害气体、有害粉尘及放射性物质的污染问题。②改造老式锅炉、安装先进的除尘消烟设备。③及时地清运生活、办公垃圾和各种易腐物。④严格控制校内产生的各种噪声。⑤严格校内食用水的管理,防止其污染变质。⑥大量栽种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花卉和灌木。

另外要做到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加强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管理、推动污染防治和开展环保科研的基础。发现污染予以及时处理和认真治理则是重要的环保措施。环境监测是用科学的方法来供精确的污染程度指标和数据,以便确定应采取的治理办法和已治理的实况,这是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购置和配备校内突出的排污部门的环境监测设备。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应该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取样送测或由环保部门来校监测。只有环境监测跟得上,才能及时发现污染问题,及时布置人员、财力、物力进行有效的治理。

三、消毒管理

(一)消毒及其方法

1.学校机构消毒隔离的基本卫生要求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很容易扩散蔓延或爆发性流行。因此,做好学校消毒隔离工作,对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领导要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帮助解决或协调卫生室在消毒隔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建立起卫生制度及传染病管理制度,坚持做好晨检。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做好一系列卫生工作,以降低学生的传染病的发病率。校医(保健老师)要身体健康,并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都应暂时隔离、劝休,待病愈或逾隔离期后再继续上学。保健老师要掌握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并指导、督促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卫生室要专用,对部分器械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卫生室应设置观察室。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报告防疫机构。对发病班级做好消毒处理和医学观察。在医学观察期间,对学生的教室或使用的有关物品加强消毒,对缺席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家访,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就诊,病人要及时隔离。

2.加强学校的晨间检查和卫生检查

这么做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传染病,在每日早晨学生进校时,可设立检查岗,了解、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原因;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校医(保健老师)可因不同季节确定不同内容的晨检项目,并设置不同检查与观察的重点内容。夏秋季节应密切注意肠道传染病症状,冬春季节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及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传染病。对查出的异常情况或卫生问题,应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作出相应的必要处理,并通知家长及时送医院诊治等。

3.教室内消毒的卫生要求

教室是学习、活动与休息的地方,因此需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换气,冬季仍要做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教室内的环境应清洁无害。如有传染病的发病班级,其饮食用具与其他物品均要进行严格消毒,发病班级的饮食用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消毒和存放。加强通风和湿式扫地是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一条重要措施。如对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应对患者使用的物品、课桌椅按有关要求进行消毒,使用消毒液擦拭,或用食醋熏蒸,通风开窗也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消毒方法。

4.消毒与灭毒

消毒是指杀灭或去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对皮肤、粘膜、体腔的处理。

消毒不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但能大量地减少微生物的数量,以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灭菌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子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的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等,灭菌比消毒的要求高而且彻底。

5.疫源地消毒与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目的是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排出、散布在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一般分为终末消毒和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病人住院、病愈、死亡而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消毒,要求完全彻底地消除遗留在家中、学校或医院内的各种物品上的病原体,从而达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疾病蔓延的目的。随时消毒是指传染病人仍在污染疫源地而进行的消毒,它需多次重复地进行消毒,以防止继发感染,随时消毒主要用于某些肠道传染病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指传染病未发生,但确认某些场所或某些物品有可能被传染,疾病原体污染,包括对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场所与物品而进行的消毒。

6.消毒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消毒的根本任务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控制疫病流行。主要目的:①预防传染病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外界环境中,以一定的传播途径侵袭易感者。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越长,人们可能受到传染的机会就越多,危害越大。为预防传染病,要大力开展预防性消毒,认真并及时地做好疫源地消毒。

②防止感染外界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因不慎受到意外损伤或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使之发生各种感染。因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有利于防止感染发生。

树立消毒的意识,明确工作目的,加强责任心,了解基本原理,掌握消毒知识,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熟悉操作方法,配备必要的器械设备,严格按照消毒常规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质量,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7.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针对消毒对象及现场条件,合理实施消毒,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但下列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消毒的效果:

①微生物的特性及污染程度微生物种类很多,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也不同,而污染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当微生物污染程度高或彼此重叠时,加强了机械保护作用,须延长消毒时间,增加消耗的药物(或能量)。

②消毒剂的强度和作用的时间消毒的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同时微生物的死亡和消毒作用的穿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③环境条件的影响物理的或化学的消毒方法,都有温度上的要求。一般说来,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湿度也同样如此,直接喷洒消毒剂干粉处理地面时,需要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使药物潮解,充分发挥作用。但对紫外线照射,相对湿度高将影响其穿透力,降解消毒效果。酸碱度(PH)的变化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也很大。

④化学抵抗物质、表面张力以及穿透条件也会影响消毒的效果。

8.消毒方法的选择

为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