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命的颜色
17862500000030

第30章 擦皮鞋的王秀珍(1)

擦皮鞋的王秀珍丈夫死了,女儿出嫁了,王秀珍在乡下没事做,就到城里擦皮鞋来了。

王秀珍把擦鞋的地点固定在向阳小区旁,一条马路边的两棵雪松之间。这里来往行人不少,路边却也还清静,加上有雪松掩蔽左右,她不显山不露水,既不会与别的同行抢生意,也不用担心影响到市容。

王秀珍的生意很清淡,擦一双皮鞋才收一块钱,陪着那两棵雪松坐上一整天,也只有十几块。但王秀珍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能在城里过日子,而且还能赚到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她每天和颜悦色地坐在那里,盯着马路上那些来来往往的鞋子,时不时轻言细语地唤上一声:有擦鞋的么?那声音只是一种亲切的提醒,一种善意的点拨,并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于是那些想擦鞋和本没想擦鞋的人,都不知不觉地为之吸引,坐到她面前,将他们穿各色皮鞋的脚往踏脚上一搁。而王秀珍呢,并不一味地低头做事,手头再忙她也会抽空给顾客一个清爽的笑,或者赞美一下人家的皮鞋,或者拉上几句家常,将人家灰不拉叽的皮鞋擦得油光闪闪的同时,也把人家的心情弄得清清爽爽的了。

一天中午,王秀珍正闲着,眼前忽然出现两只沾了泥巴的鞋。她顺着鞋上面的腿杆往上一瞟,只见那位头发花白了的老头眉头紧蹙,一步拖着一步,边走边吃着一个烧饼,心事重重的样子。王秀珍就不自在了,仿佛那些脏泥巴粘到了自己眼睛里。她扬手道:“老师傅,让我给您擦擦鞋吧!”

老头停步,转过身,低头瞟瞟自己的脚说:“不好意思,我的鞋太脏了。”

王秀珍笑道:“就是脏了才擦嘛,哪个还擦干净的鞋呢?您照顾我的生意嘛!”

听她这么一说,老头就在她面前坐了下来。老头的皮鞋真脏,泥巴糊了一圈,差不多漫到鞋面上来了。王秀珍先用篾片将泥巴刮掉,又拿起那个装水的饮料瓶轻轻一捏,让一线清水射到鞋缝里,同时用一只牙刷悉心地剔刷,清洗完后再用绒布抹干,然后擦拭,打油。

王秀珍边干活边说:“老师傅,年纪大了的人可不敢往野地里乱走呢,万一崴了脚都没人晓得!”

老头有点诧异:“你怎么晓得我到野地里去了?”

王秀珍说:“这还要问吗,你的鞋都告诉我了。”

老头噢了一声,说:“也不是什么野地,就是往郊区河边走走,不走走这一天也不得完。”说着,把最后一小片烧饼塞进嘴里。

王秀珍问:“您就吃个烧饼当中饭呵?”

老头说:“有什么办法,没人做。”

王秀珍小心地说:“家里没人了?”

老头说:“有个女儿,结婚了,没住在一块,她有她的家。”

“哎呀,跟我一样呢!老师傅,像我们这种样子,孤家寡人的,要晓得自己心疼自己呢。”

王秀珍说着,不禁就往老头的鞋上多搽了一些鞋油,待它稍稍风干,便操起一块长绒布用力擦起来。片刻之后,老头的皮鞋就让她抛了光,亮闪闪的照得见人影子了。

老头起身,满意地点点头:“服务质量不错,谢谢!”说着掏出一张两元的钞票递给她,还说不用找了。

但王秀珍还是找给了他一块钱,笑着说:“我可不敢抬价哟。”

“唔,难得!”

老头冲她笑笑,转身走了。擦干净皮鞋之后,老头显得精神多了,走路还显出一些派头来。王秀珍想,他可能是个退休干部吧。果然,老头没走多远,就有人跟他打招呼,称呼他郑书记。难怪他身上有股与别人不同的味道。可是不管你书记不书记,也是个没人管的老单身呢。这么想着,王秀珍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过了两天,郑书记老头真的来照顾她的生意了。这次他穿了一双酱色的皮鞋,并没有沾什么灰,但王秀珍还是认认真真地替他擦了。他们已经是熟人了,所以话也多了起来。郑书记仔细地问了她的情况,家人啦,收入啦,与哪些人合租房子啦,吃得如何啦,晚上都做些什么啦,等等等等。当他听说她是与四个乡下来的擦鞋女挤在一间房子里时,说:“你也真不容易呵!”

王秀珍淡淡一笑,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容易的。

郑书记擦完了鞋,没有马上走。他站在一旁,一边看王秀珍给别人擦鞋,一边心里想着事。王秀珍看得出来,他心里有事。郑书记的脸有些发红,与先前相比,显得年轻了许多。鞋摊前没别人了,王秀珍闲下来了,郑书记才说:“我有个建议,你是否可以考虑考虑?”

从来没人对王秀珍这么说过话呢,她不由得也变得郑重其事了,说:“您请说。”

郑书记说:“我想请你做保姆,也就是干做饭洗衣之类的家务,吃住在我家,月薪三百,你愿意应聘么?”

王秀珍顿时愣住了,她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

郑书记说:“你不用急着回答,想好了再说。”

这还有什么好想的呢?王秀珍反问道:“您想好了吗?”

郑书记眨着眼:“我当然想好了才说的。”

王秀珍起身道:“您想好了就行,走吧,我应你的聘。”

就这样,王秀珍很爽快地到了郑书记的家。

郑书记的家是一套两室一厅的老式住宅,很陈旧了,不过配有卫生间与厨房,也还方便。据郑书记说,这房子其实原来是女儿一家的,郑书记心疼女儿,就把自己的三居室新房换给女儿了。王秀珍没有一点拘束感,就像进了自己家一样,袖子一绾,就扫呵抹呵洗呵,一言不发地忙开了,倒让郑书记闲在一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好像成了外人。把屋子收拾整洁,又将找得到的脏衣服洗了之后,已经是太阳西斜的时候了。王秀珍手板往郑书记面前一伸,要了十块钱,屁颠屁颠地跑到菜场买了一斤排骨和两把小菜回来。王秀珍最担心的是她做的饭菜是否合郑书记的口味,毕竟,城里人的嘴巴比乡下人讲究些,何况,他还是郑书记呢。她用高压锅做了一个炖排骨,炒了两个小菜,心惴惴地喊郑书记上桌。郑书记看看那菜的颜色,闻闻散发的香气,嘴里就叫了一声好。但王秀珍仍不放心,眼睛盯着郑书记的嘴巴。见郑书记不停地咂嘴,吃得津津有味,王秀珍感到他的赞美是真心的,这才端起了碗。郑书记有些惊奇,说想不到乡下来的她不但会用液化气灶,还做得这么一手好菜,他真是有口福了。王秀珍微微一笑,心里说,这算什么嘛,以为乡下人就那么老土啊?转念一想,又觉得郑书记有点可怜,一个做书记的人,看来老伴走后没吃过几顿好饭呢。

晚饭后,王秀珍到租住的地方,把自己的铺盖卷和几件换洗衣服拿了过来,将它们整理好,放在衣柜顶上。那套擦鞋的行头也没舍得丢,她用纸箱子装了,塞在她睡的床下。她想,以后也许还用得着的。

天一黑,王秀珍就在客厅里点上一片电蚊香,又给郑书记沏上一杯茶,陪着他看电视。郑书记躺在摇椅上,轻轻地摇着,很享受的样子,一边喝茶一边问一些乡下的事。王秀珍有啥说啥,不一会就将自家的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汇报。后来,他们就沉浸到一部电视连续剧里,都不说话了。再后来,郑书记就进屋睡觉去了。郑书记进门时征询她的意见:“天气热,我睡觉都不关卧室门的,空气流通一些,你不介意吧?”王秀珍连忙摇头表示不介意,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呢,是开着门舒服些嘛,再说人家是主人,保姆应当尊重主人的生活习惯。王秀珍睡觉时也就没有关门。躺在床上,她听得见隔壁郑书记翻身的声音。郑书记翻来覆去的好像很久没有睡着。王秀珍觉得这样挺好,晚上郑书记万一有点什么事,她听得一清二楚,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