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突破自我缺陷
17863100000018

第18章 怎样突破嫉妒型性格缺陷(2)

嫉妒者对别人的能力采取淡然态度,对别人的成绩视而不见,甚至贬低别人的成绩。对别人的成功和荣誉,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加以歪曲,诽谤。嫉妒者对别人的成绩表现出怨恨甚至仇视情绪和攻击性的行为和言论,如散布流言蜚语,甚至欲置人死地而后快。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嫉妒这一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古往今来,嫉妒这一鬼魂一直游荡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德行的人嫉妒有德行之人,才疏学浅的人嫉妒有才能的人,庸才嫉妒人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有嫉妒心的人惯于“暗箭伤人”,讽刺、挖苦、造谣中伤、诽谤诋毁,攻击别人不择手段。

嫉妒首先是损人。嫉妒者以陷别人于痛苦境地为乐事,从中获得自己的所谓满足,他们总是把胜过自己的人作为对立面。“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历史上孙膑致残,韩非致死,屈原放逐,柳宗元被贬,都是嫉贤妒能的结果。

其次,嫉妒毁坏友谊,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嫉妒者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就会不择手段地进行贬低、攻击,或者造谣生事、挑拨离间、搞分裂,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使人与人之间失去真诚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某大学一宿舍的三位女大学生,刚入学时大家关系很好。后来,其中一位同学因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爱唱歌,见男同学不拘束,渐渐地班上男同学就与这位女同学接触较多。而另两位同学与男同学交往比较拘谨,不像她那样自然和大方随便,结果另两位同学就有些妒忌和看不惯那位同学,仨人彼此的交往少了,另两位同学经常在一起嘀嘀咕咕议论同学。某一天,这两位同学称自己丢了东西,指桑骂槐地暗指是那位女生偷的,结果三个人吵了起来。事后调查,那位女生并未偷东西。受到妒忌和诬陷的同学则扬言要杀掉那两个人。辅导员及时疏导才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第三,嫉妒会毁掉自己。嫉妒者的内在逻辑是损人必定利己。其实损人未必利己,且往往是“从害人始,以害己终。”嫉妒者不能从强者的身上吸取力量,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因而会严重阻碍自己的进步。嫉妒者甚至会断送自己的一切。翻开历史可以发现,中外都有——大串名字被钉在嫉贤妒能的耻辱桂上的人。今天的社会中,也有不少人由于嫉妒心理的恶性发展,而身败名裂,触犯刑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嫉妒者因视朋友为路人、同学为对手,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算计、诽谤别人的动作之中和因嫉妒他人而陷入烦恼和不安之中。嫉妒者由于长期处于压抑、自扰之中,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失常。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加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自己的不幸将使他痛苦万分。”

因此,嫉妒能腐蚀人的灵魂,毒化人的精神世界,扼杀人的进取精神,是一种卑劣下贱的情欲。嫉妒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怎样克服嫉妒心理?

一是开阔眼界。

培根说过:“其实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没有功夫去嫉妒别的人。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人生最要紧的是选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去实现目标。拥有崇高生活目的的人能够自觉抑制嫉妒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有关思想修养的书籍,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开阔眼界,深刻认识嫉妒的心理腐蚀性和阴暗面,把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正确对待别人的荣誉和成就,自觉杜绝嫉妒心理的产生。

二是克服攀比心理。

嫉妒心容易产生于同辈人之间,常常因为是同学、同乡,甚至是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之间更容易产生嫉妒。俗话说:“同行出冤家”。地位差异较大的人之间不易产生嫉妒,因为不容易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学生嫉妒老师,工人嫉妒市长的现象基本没有。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不服输、不甘落后是有上进心的表现,是进步的动力。但是,万事都要超人前,样样不服输是不可能的。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应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自觉克制事事与人攀比的习惯。

嫉妒是一种致命的毒素,一个人如果被嫉妒的情绪占据心灵,他就会变得心胸狭窄,视野盲目,举止乖张。总之,嫉妒者不仅以损人开始,也要以害己告终。克服嫉妒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德行,不是把比自己高的人拖下来,而是自己站到高处去。

5.胸襟开阔、广借外力

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成就大业的人不是能够尽揽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人,又几乎没有一个能够“任天下之智力”的豪杰不是胸怀博大、气度恢弘的人。这对于克服嫉妒性格足堪学习的楷模!

成就一代霸业的曹操可以说就是一个这样的豪杰。

曹操的跃马扬鞭,往来驰骋,并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独骋图”,而是在他麾下有着一个千军万马、山呼海啸的群英谱。这一壮阔的场面来源之一就是曹操的博大胸襟。

他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他为实现理想要延揽天下人杰的思想:山不嫌弃尘土乱石才成其为高,海不嫌弃涓涓细流才成其为深,只有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才能把天下人统一在自己的麾下。历史上的曹操,正是从一兵一卒抓起,从一官一吏用起,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将长江以北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实现了中国大半个版图的统一。

看曹操用人,当首先看他的气度。曹操政治抱负宏大,用人气度不凡,在他与袁绍起兵的对话中,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曹操的理想是将刘备和孙权收服。

刘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谋士主张杀掉刘备,荀入谏曰:“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不答,出,郭嘉入。操曰:“荀劝我杀玄德,当如何?”嘉曰:“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息,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曹操认为郭嘉说得有理,并认为刘备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对刘备十分敬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总想把他纳入自己的营垒。刘备不甘在曹操之下,表面上应付着曹操,实际上另有己图。他与曹操翻脸后,一次被曹兵打得大败,妻子和大将关羽都被生俘。在这前后,曹操的谋士几次提醒趁机杀掉刘备,可曹操的回答只是一句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明知刘备是劲敌,也有机会杀他,但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也不肯下手,这是何等的气量!惟恐杀一而丢掉一片,这又是多么的高明!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统治者,他比曹操晚生27年,当是曹操的后辈。曹操从公元190年起兵,到208年挥师南下,整整19年,几乎是大战必胜。没料到在大功眼看告成时,因遇到孙权等人的顽强抵抗而惨败于赤壁。这一败,使曹操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成了泡影,也使他看到了虎虎有生的新的一代领袖人物。“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在后期,不止一次地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并采取过多种措施,想把孙权拉过来。他让阮为他起草的《与孙权书》,完全是站在平等立场上讲话,从“百姓保安全之福”,孙权也可为天下一统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劝导孙权与他合作。在曹操的殷殷招纳和刘备的夹击之下,孙权终于做出了称臣的表示,如果不是曹操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死去,他把孙权争取过来是大有可能的。那样,三国的历史,就会以一老一少两位政治家的握手、大江南北的统一而改写。

三国之主都能用人,但只有曹操想着把另外两主用起来。孙权作为后生,对曹操的用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至于御将,古之少有,比之于操,万不及也。”对他来说,保江东是大局,不可能产生如何用曹操的念头。刘备是曹操的同辈,在曹操设法团结他时,他想的只是如何钻曹操的空子,捣曹操的鬼,也没有敢用曹操的奢望。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人的气度与取得的业绩是成正比的。天下三分,曹操得二,刘备和孙权各偏安一隅,绝非偶然。

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最值称道的,还是曹操正确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善于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利的力量。曹操起兵时,只有本家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作骨干,七拼八凑,不足四千兵马。他想任刘备未获成功,但在任其他优秀人才上却收到了奇效,这样就使他在短短的几年内,造就了“谋土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荀和郭嘉,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绍的幕僚。荀“度绍终不能成大业”,率先弃袁投曹,曹操得荀,高兴地称他是“吾子房也”。郭嘉看透了袁绍“未知用人之机”,也跑到曹操营垒,曹操喜而赞之:“真吾主也”。官渡大战时,田丰、许攸是袁绍的重要谋士,张、高览是袁绍的大将,除田丰被袁绍忌杀外,都临阵投降了曹操。

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计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即使对那些降而复变或叛己投敌又被捉到的人,也千方百计再争取过来。魏种原是曹操的故旧好友,兖州战役曹操败绩,投敌叛曹的人很多,曹操说:“惟魏种不弃孤也。”没想到,魏种也逃叛而去,这真是大伤了曹操的脸面。不久,将魏种捉到,有人说,把他杀了算了。曹操思量再三,“惟其才也”,还是“释其缚而用之”。如此对待魏种,感召了其他叛逃的人,纷纷自动返回。官渡胜利后,下属搜集到本营中一些人给袁绍写的欲降信,问曹操如何处理。曹操连看都不看,把信都烧了,他说:在大战时我自己还有丧失信心的时候呢,更不用说别人了。“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曹操这一把火,不知将多少人对曹操动摇的心,烧炼为对他的忠诚。对曹操和袁绍都很了解的杨阜,称曹操“能用度外之人”,真是一点不假。

诸葛亮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胜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里的“人谋”,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远离嫉妒赏识贤才的胸襟。

6.能者多劳、正确对待竞争

喜欢能干实事的能人,同时让能者多劳、对业绩卓着的下属绝不吝惜官位和荣誉,这就是鼓励竞争,任人贤能。许多古代帝王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汉高祖刘邦任用韩信,正是“让能者居其位”这一用人思想的体现。韩信是汉王刘邦夺取天下所依靠的三位“人杰”之一,在楚汉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史记·淮阴侯传》及《汉书·韩信传》的记载,韩信是淮阴人,出生于平民家庭,品行又不怎么好,未能被推选到官府去充当官吏,又不肯务农或经商,因而经常是投靠他人吃闲饭。他的母亲病死,没有钱安葬,他便找一块四周广阔的高地为坟,使令坟地的周围可以安置万家。韩信的这一举动,表明他青年穷困时期便胸怀大志,自信将来能显贵,受封王侯,因而预先为死去的母亲选择了这样一处四周可供万家人居住的高大坟地。

韩信这种吃他人闲饭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人都讨厌他。他寄食时间较长的是淮阴下乡的南昌亭长家。南昌亭长见韩信尽管没有个正当职业谋生,但举止又不与一般青年人相同,整日少言寡浯,若有所思,也就听任韩信寄食。几个月过后,亭长的妻子开始讨厌韩信,便清晨提前吃饭,待韩信按往常开饭到达时,人家已吃完,不再为韩信准备饭食。韩信明白了女主人的用意,一怒之下,他再也不到这位亭长家去寄食了。

待到项梁在吴中起兵反秦,大军渡过淮河,韩信认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已经到来,便手持宝剑投奔于项梁的部下,没有显露出什么名声。项梁战死,韩信隶属于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负责警卫工作。由于职务上的方便,韩信多次就军务大事向项羽献策,高傲自大的项羽根本没瞧起这位小小的郎中,又怎能听得进他的献策?

韩信随同项羽的大军到达关中,在项羽分封诸侯、各诸侯王分别就国时,韩信因不得项羽重用,便在汉王入汉中时偷偷离开楚军大营,投奔了汉王刘邦的部将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做过腾县县令,因而人称他为腾公。在腾公部下,韩信一时也没能显露名声,只是担任“连敖”职务,不过是个负责接待官吏的小官而已。一次,因触犯军法而被判处斩刑,同案的十三人均已行刑问斩,依次轮到韩信,韩信抬头仰视,正好看见腾公,便大声说道:“汉王不想成就夺取天下的大业吗?为什么斩杀壮士!”

腾公闻听韩信出言不凡,又见他相貌威武,便释放韩信,免他一死。腾公与韩信交谈,十分高兴,并把这一情况向汉王汇报,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全军的粮饷,但汉王并没有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