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亚洲怎么了?亚洲金融风暴全景透视
17887100000024

第24章 后果篇(5)

薛熙玉在韩国城经营时装店已有4年。她坦言,现在是经营最困难的时刻。她每天翘首以待着顾客的出现,就象守株待兔一样。她说:“由于客户不愿意多化钱,生意额大大减少。店里现在冷冷清清的,坐着没事,只有拍乌蝇”。美国南加扛7b大学社会学教授朴.爱德华表示,那些本来依赖南韩金融机构融资的在美韩侨作为常来客的业主遭到的打击最大。

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香港市民,对香港未来经济的信心大幅滑落,其信心指标正回落到1995年11月香港受中英政治争拗困扰的最低水平。受经济不景的影响,市民消费欲也创下了历史的新低。根据香港《明报》委托香港独立调查公司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香港经济状况绝不乐观,从1997年10月的94点大幅滑落至1998年1月中的73点。

失速崩跌泰国媒体宛如过寒冬

每逢12月到3月通常是泰国的旅行旺季,成千上万为了逃离严寒的欧洲人像候鸟一样般地飞到了几乎已近酷热的曼谷,湄南河的波光粼粼,游船穿梭而过,入夜的闹区中行人摩肩擦踵,好一幅繁华升平的景象。

在这些繁景之下,泰国正在艰苦地度过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第一个严冬。拿起泰国的报纸,主要新闻都和经济有关,农民上街、国基会与泰国政府重新谈判纾困贷款条件、泰国无力支付向美国订购的F-18战机,“目前的情况已经很糟,但是更糟的还没有发生”,英文《民族报》的总编辑卡维说。

立场中间偏左的《民族报》自1997年7月以来已经解雇了200多名员工,而民族报所属的民族多媒体集团解雇了9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0%。卡维说,民族多媒体集团在过去大半年的经历,可以说是整个泰国的缩影。长达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和可观的营收,使得民族多媒体的新事业一个个衍生出来,旗舰媒体民族报以外,民族多媒体又办了儿童报、通讯社、广播公司、电视台。“最糟的是,我们把大笔钱投资在兴建高尔夫球场、开发房地产上,这些钱几乎血本无归了。”卡维所指的房地产包括近年来才完工的45层高的“民族之塔”,现在自第11层以上完全空置,旁边的10层立体停车场使用率不到10%,看起来显得空荡荡的。

“这些都是过度投资的结果,错误的决策使得后果难以收拾”,泰国精英报纸英文《曼谷邮报》的总编辑比恰带着同情的口吻谈论着《民族报》的盛衰机遇。不过邮报本身在金融危机中也无法置之度外:全体员工减薪10%,1200名员工中有200名遭到遣散。编辑部、经理部的高层人员减薪20%。

泰国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全国发行的30份左右报纸之中,有12家被迫停刊,其中包括创刊未久,而且一度声势很高的英文《亚洲时报》,因而失业的从业人员多达2300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周边的相关业务人员,这些都是泰国在近15中培养出来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士。难怪有人说,金融危机中受创最深的是泰国现在及未来希望所寄的中产阶级。

具有强烈知识分子使命感的《民族报》总编辑卡维表示,也许泰国的中产阶级在过去10年中享受了太轻易的发展成果,“现在他们中有不少被迫从舒适的现代办公大楼搬到街上摆地摊,从艰苦的生活中重新开始。一位知名国际通讯社负责人则对泰国专业人士缺少职业忠诚颇有微辞,也许过去光景太好,许多跨国公司老是抱怨人才难留,“现在他们尝到苦头了”,这位不便具名的媒体工作者说,“许多公司现在徵才首先要考核应征者过去的跳槽纪录。我们宁可给予那些表现老实的人更优先的考虑。过去我们在报上刊登事求人的广告,上门的不过小猫两、三只,而且还挑三捡四。现在只靠口耳相传,一个空缺就可能引来数以百计的应征者。”

在广告锐减、裁员、削减开支、倒闭、合并、解雇的一连串恶性发展中,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的迹象。由于泰国劳力便宜,现在有不少包括媒体在内的跨国企业已经愿意聘用更多本地人担任更为高层工作,本地的精英逐渐地在替换高报酬、高福利的外籍人士。当然这将会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也许泰国终究会渡过难关,也泰国再也不会回到过去泡沫经济的荣景。

“但是我们还得坚持下去”,《民族报》的卡维说,“我们会努力保持这些年来为泰国争取到的国际发言权。”

富豪廉售拍卖纷套现

受泰铢巨幅贬值之累,泰国经济已萧条了7至8个月了。许多资金周转不灵的富豪和店家为了套现,不惜以贱价出清手中的豪华轿车、珠宝首饰、精致家具、甚至楼房土地。

这是一个由曼谷大型企业组织主办为期两天的新年后一个周末拍卖会,为许多受此次金融风暴影响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和商家拍卖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包括100多辆名牌豪华轿车、劳力士手表、意大利家俱等。拍卖会显示,曾经意气风发的中产阶级,不堪泰铢大幅贬值的打击,导致负债累累,不得不出售豪华奢侈品和不动产求现。主办这次拍卖会的一家豪华轿车进口商说,由于经济短期内没有复苏迹象,他决定出清店里库存的宾士轿车。他说:“为了求现,我不在乎以贱价卖出这些名牌轿车,这样总比长期滞销好。”这位进口车商说,他已经以原价6成的价钱卖出9辆新车,其中一辆宾士SL跑车原价18万9千美元,最后以6万美元成交。

除了名牌轿车,店中托售的奢侈品还包括进口家俱。一名家俱商说:“两年前我向银行借了800万泰铢开了这家家俱行,生意不错,孰料1997年泰铢剧贬,生意清淡,导致200万泰铢的家俱囤积仓库,即使全部出清,仍要背300万泰铢的债务。”拍卖商说,许多富豪因为不好意思出面,所以要求店家代售珠宝、土地和空屋。业者透露,所有金表或钻表都以半价出售,家俱更是便宜,而且价格还可再议。

泰国的金融风暴让数百家从事零售、旅游、不动产与金融业的中小企业濒临破产,失业率节节攀升,商家生意清淡、债务与日俱增。

奢侈品消费剧减

金融风暴让亚洲人的荷包大幅缩水,连带影响他们购买名牌皮件、皮草、钻石与法国名酒等过去一些热销的奢侈品能力。日本、南韩、东南亚因为经济不景气,加上汇率剧贬,导致高级进口精品销量明显下滑,业者也担心经济复苏可能遥遥无期。全球最大钻石商DeBeers表示,1997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创下新高,但下半年亚洲爆发金融风暴后,业绩一泻而下,锐减3成。公司主管莱尔夫说:“1997年好像在搭云霄飞车,担心1998年也不怎么乐观。”

证券商美林公司也有同感,预测1998年进口名牌在亚洲的销量会继续下挫2至5成。包括古奇(Gucci)在内的名牌厂商对此懮心不已,只好暂缓扩张步调,或转移目标,锁定美国的雅痞族。古奇是意大利知名服饰与皮件制造商,全球业务中,亚洲占了44%。

法国最大名牌路易威登-轩尼诗(LVMH)生产的精品在亚洲也非常抢手,约占总销售量的36%。路易威登-轩尼诗专门生产香槟、上等白兰地与皮件。然而,自1997年6月以来,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暴跌了45%。另外一家法国名牌爱马仕(Hermes)的股价在短短一个月下跌了17%,古奇也跌了28%。香奈儿、迪奥、娇兰、兰寇等国际知名品牌均无法幸免。全国最大皮草商“哥本哈根皮草中心”也担心,随着亚洲金融危机而来的削价手段,可能会导致皮草价格暴跌。

上等白兰地的消费量也颇能反映亚洲经济的荣枯。日经指数在1990至1996年期间下挫到50%,同期白兰地的消费量跟着减少了36%。近些年,亚洲地区一些俱乐部的消费者开始改喝红酒,尤以台湾对红酒最为痴狂。台湾消费者认为,喝干邑会发胖,喝红酒则有益健康。

但是,持续半年多的亚洲金融风暴,已让亚洲人进入节衣缩食的阶段,以往对法国名酒大手笔的消费已大不如前。

吉隆坡一位著名的酒商表示,过去几个月,他的法国名酒销售减少三分之一,“啤酒的生意开始转好。”曾几何时,人头马公司的REMYMARTIN及史格兰公司的轩尼诗等名酒,在中国讌会场上,以及香港婚礼喜庆上广受欢迎。喝干邑(COGNAC)等名酒的人,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代表一种社会地位。据统计,1989年,亚洲干邑市场占全球三分之一,3年后,亚洲人便喝掉全球一半以上的干邑。孰料,亚洲金融风暴把亚洲人喝名酒的豪情吹得东倒西歪。

由于香港股市从1997年夏起至今重挫4成,使得香港酒店的名酒销售业绩表现不佳。不少服务生抱怨,和以前相比,痕7b在每个人的消费能力已大幅缩水。吉隆坡的一些俱乐部,以往也是人潮人涌,而今却有一半唱出空城计。

即使是在世人眼中“有钱”的日本人,当碰上日经指数下挫50%后,干邑进口量也随之跌落36%。

百业萧条当店独秀

1998年开春以来,带动亚洲各国掀起第二波金融风暴的印尼百业萧条,唯有当铺生意兴隆。首都雅加达市的当铺里人潮不断,摇滚手的CD唱盘,家庭主妇的金饰珠宝,失业劳工的摩托车,商人的豪华汽车,全都成了当铺的典当物。

印尼典当业是国营独占企业,始自1901年荷兰统治时期。1997年,“沛加典”税后盈余为339亿6千万印尼盾,与饱受债务、坏帐和银行危机摧残的印尼其他行相比,可见印尼当铺业生意的火暴。

印尼当铺对顾客十分友好,不像其他国家般势利刻薄,往来频繁的客户可以领识别卡,服务加速,即使首度光顾客也会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当铺的买卖单纯,只问几个问题,可能只需花上十五分钟,就能以物易钱。当铺利率视典当品贷款数额而定。5万印尼盾(按照当前汇率约美金6.25元,典当物可能是洗碗机或衣服)以下,月息2.5%;5万到50万盾之间,3.5%;50万到2000万盾之间,月息降到3.2%。典当期4个月,可以延期。

在美国得到管理硕士学位的斯加塞指出,大部分顾客都会赎回典当品,最多只有1%流当。他的经营理念以一流服务取得形像。“沛加典”各家店面,以印尼官员的口吻描述,是出奇的干净和秩序井然。顾客们都坐在冷气吹拂的大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等候。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负责620家国营当铺连锁店“沛加典”的斯加塞表示,1997年业绩增长了20%,1998年预期会有同样佳绩。当然,岁末年终业绩增加并不足奇。不过“沛加典”一家分店负责人卢奇密说,1997年年底迄今顾客尤其多,从1997年终每月约4100到4200个顾客,增加到4500名。当铺生意上升,卢奇密于是面临了仓库容量不够大的问题,即无法容纳每辆想要典当的车子。换言之,他店里的仓库摆满14部汽车,包括一辆BMW和一辆宾士后,就没办法接纳仍等待典当的另外7部车了。

另一名南雅加达分店的负责人指出,过去5个月来,生意增加了4成,钻石、摩托车和音响是最热门的典当品。大部分顾客属于中产阶级,连少数人脉宽广的社会上流人士也无法摆脱金融风暴冲击的命运。目前,印尼市面上便宜货俯拾皆是。“沛加典”雅加达仓库里的BMW,售价从美金5900元到7100元都有。

亚太航空业惨淡经营

刚刚出版的国泰航空机关刊物《国泰周刊》指出,1997年12月,差不多所有地区,包括日本、南韩、台湾、东南亚各国的航空业盈利均出现负增长,只有新加坡、香港和中国例外,“1997年以劣绩告终”。为此,以香港为基地的英资“国泰航空公司”正式宣布,由于亚洲地区持续出现经济困难,以及受业务大幅下降的影响,该公司决定裁减全球员工5%(760人),其中,6成是香港本地员工(460人),希望裁员能节省经营成本和改善公司竞争力。“国泰航空”发出的声明指出,亚洲经济下调、香港经营成本持续高涨,1997年是非常辛苦经营的一年,预料1998年业绩也难以改善,希望裁员可以改善公司的竞争力。

亚洲金融风暴下国泰航空公司的遭遇并不是绝无仅有的事件。曾经是世界航空业增长希望所寄的亚洲地区,在经济危机持续重击下,现在成了严厉考验航空业的地方。区域航空业者纷纷以减班、卖飞机等方式来因应困境,情况较严重的航空公司甚至付不出飞机租金。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报导,亚太地区的印尼航空(GARUDAINDONESIA)、大韩航空、澳洲航空(QANTAS)、纽西兰航空、安捷航空(ANSETT)、日本航空、全日空(ALLNIPPONAIRWAYS)、马来西亚航空、泰航都受到很大影响。就连在区域逆势中表现不错的台湾中华航空,未来一段时间大概也会有较艰苦的路要走。

《经济学人》报导,印尼航空先前向美国波音公司订购数架喷射客机,现在已负担不起采购费用。1998年1月中,印尼航空承认,自印尼盾最近一次崩盘之后,该公司6架已加入服勤的空中巴士A-330新飞机的租赁费用已中止支付。

经过股市崩盘之后,大韩航空的股票市值现只值3架747客机。该公司机队中共有45架747,最近几个月已卖掉的5架喷射客机仅能用来偿还贷款利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