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亚洲怎么了?亚洲金融风暴全景透视
17887100000028

第28章 后果篇(9)

摩根史坦利研究员罗奇表示,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占全球的贸易比率仅占7%,因此许多人认为,亚洲金融风暴对全球的实质经济影响都相当有限。虽然该项论证足以可信,但就美国经常帐收支的观点来衡量,则美国利率与美元未来都将面临相当大的负面压力。

罗奇表示,2年半来,由于美元的强势以及亚洲金融风暴造成美元成为避险货币,使美元持续吸引外资。但经常帐赤字是一种零和游戏,如果东南亚货币贬值造成1999年日本以外亚洲国家经常帐顺差可以达1000亿美元,则受害最大的将可能是美国。如果美国因此经常帐赤字提高至2500亿美元,则将占美国1998年国民生产毛额的3%,该项数字将是1987年美国创下经常帐赤字占国民生产毛额3.8%以来的最高纪录。当年美国股市就是在这一起始点崩盘的。

再者,欧洲货币联盟成立之后,欧洲国家持有美元的意愿势将大幅降低,如果再加上日本持有大笔美元资产的政策转变,则美国势将付出庞大代价。届时,美国利率势将高涨,美元价值可能走低,美国经济将因此受到影响。以此观点来看,美国目前经济虽未受到冲击,但如果亚洲经济开始复苏,则是否将是美国金融面受冲击的开始,值得注意。

通货胀或缩.美国舌战升温

过去8个多月来,亚洲金融风暴有如秋风扫落叶般肆虐东半球。在西半球的美国与欧洲国家,先是做壁上观,不意事态益发严重,如今烈火似有蔓延至大西洋两岸之势,才使得美欧财金当局的决策顿时复杂了起来。

1998年开春以来,亚洲金融风暴趋于恶化,一时间使得经济学界对此灾难是否会对欧美工业国家造成通货紧缩的论战热化。而日前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主席葛林斯潘在一项演说中对通货紧缩问题表示关切,更使得部分人士开始认为亚洲金融风暴已使美国经济受到通货紧缩的威胁,进而猜测联邦准备理事会可能会调降利率,以刺激经济。这些人的看法并非毫无根据,然而却是过度渲染亚洲金融风暴所造成物价下跌的效应。事实上,美国经济当前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仍在通货膨胀。

认为亚洲金融风暴会对美国经济带来通货紧缩的人士指出通货紧缩的人士指出,亚洲金融风暴导致当地经济趋于低迷,需求减弱,同时在货币贬值效应下,出口产品价格大减,结果是造成美国对亚洲出口锐减,使其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而且自亚洲进口商品价格也告大减,因而形成通货紧缩压力。

他们最近并搬出葛林斯潘来支撑他们的看法。老葛在一项演说中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中,我们不能忽略通货紧缩的威胁。他们指出,由此可知,连葛林斯潘都开始担心美国将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在此心理影响下,近来美国长期利率也连连下滑,与短期利率差距大幅缩小。有人更因此衍生出一套似是而非的说法:亚洲金融风暴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通货紧缩,而联邦准备理事会当前的责任不是压抑通膨,而是避免通货紧缩,因此短期间调降联邦基金利率的可能性大增。

然而,通货膨胀人士则指出,通货紧缩派人士的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他们太过渲染亚金融风暴对美国进口物价所造成的下跌效果。事实上,由于过于担心美国会出现通货紧缩压力,以致误解了葛林斯潘谈话的用意。葛林斯潘这项首次公开提到通货紧缩的谈话旨在告诉世人,在全球化趋势下,当前经济发展已无法再以过去传统眼光来看待,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有发生的可能。传统上对上述情况的看法是人们对美国长期前景看好,对短期看坏,因此联邦准备理事会有必要调降短期利率。

事实上,当前美国长期公债行情扬升,利率下降,有大半原因在于资金全球化趋势使然,而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持续恶化,资金纷纷涌入美国公债避险。

其实,亚洲金融风暴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也有限。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菲利普表示,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并不大,除非日本与中国对进口需求大减,否则美国对亚洲出口受损程度并不显著。基本上,美国是一个内需型的经济体系,影响其物价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国内,并非国外。而在美国已连续8年维持低通膨的强劲增长之后,目前联邦准备理事会最为关切的是在国内就业市场持续紧缩的情况下,如何继续确保经济持续依循所谓兼具低通膨稳健增长的“软性着陆”轨道前进。菲利普表示,即使没有亚洲金融风暴,美国1998年经济增长也将减缓,因为经济经过长期扩张之后,人力已出现短缺迹象,生产力提高也接近瓶颈,对耐久消费品的需求也大致获得满足。他强调,尽管来自亚洲的进口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都会为美国国内趋于上扬的服务成本价格所抵消。

最后,通货膨胀人士的结论指出,不能说担心通货紧缩是杞人懮天,不过在短期之内,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还不致严重到对美国经济形成物价情势完全改观的影响。

欧洲受冲击露端倪

虽然欧盟财长不无乐观地表示,亚洲半年多来的金融问题对欧盟经济并无直接影响,然而此间分析家却不大苟同地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的冲击正日趋明显,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呈现减少迹象,从而引致欧洲失业率的上升。虽然亚洲金融危机的“终极效应”仍属未定之数,但分析家已开始对降欧洲1998年经济增长率作出调降。所罗门美邦公司估计,1998年欧洲经济增长率将由先前预估的3%降至2.6%。

德、法两国的出口首当其冲,近来的出口订单不是遭到亚洲国家取消就是减少。1998年新年伊始的元月,德国失业率跳升至11.8%,失业人数增加20万人至450万人,部分因素就是出口减少引起的。德国1997年第四季度外国订单下降3.7%,1998年第一季度下降2.9%。

分析家认为,下降主因即来自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瑞典与瑞士合资企业ABB工业集团1998年1月在与东南亚的工程和约上已损失了5亿6千万美元。德国电信也宣布预提4亿1千2百万美元最为亏损准备,原因是该公司持有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营电信的部分股份。另外,法国空中巴士公司在向印尼航空催讨3架飞机贷款时已遭到困难。印尼盾大幅贬值已使该航空公司要延误支付800万美元的款项。

法国前些时一直乐观地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该国1998年预估的3%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但最近一连串的坏消息已清楚地显示,法国经济确实受到严重影响。

南韩新政权交接委员会最近突然通知英法共同出资的杰卡斯东公司,南韩为撙节开支起见,将重估高架铁路计划,除汉城至釜山路线将比原先计划缩短200公里外,部分列车还将改成普通速度的廉价货,付款期也延至2003三年底。对新政府重估前任政府延续下来的计划,法国方面虽故作镇静,但因为总统当选人金大中正是当初激烈抨击高架铁路是“无谓浪费”的中心人物,法国方面私下仍不免颇为担心高架铁路计划有可能中途搁浅。

另外,南韩家电厂商大宇宣布无限期推迟在法东罗雷努建设新工厂的计划,也让相关人士颇感意外。大宇原本承诺2000年以前在该地投资37亿法郎,但在1997年春突然宣布暂时冻结计划,最近则直接函告冻结计划将无限期延期。大宇已在该地开设的3个工厂雇用了1300人,解决不少失业问题,当地对生产电视映像管的新工厂期待特别大,如今看来要大大失望了。

南韩三新集团原先在英国兴建个人电脑工厂的计划也已延期,大宇电子公司还冻结了在法国兴建映像管用玻璃厂的计划。

瑞士/瑞典工业集团ABB提出警告,约5亿5千万美元对亚洲的电力设备出口订单可能泡汤。而此种情况可能很快扩及整个欧洲,因为亚洲企业可能会因国内经济打击而延缓或暂停海外的投资计划。

英法工程公司GEC亚斯东强调,南韩政府已要求大都市评估高速火车计划,目的在于重订来自欧洲12辆火车的交货日期。而电讯业如芬兰的Nokia和瑞典的艾利森公司也都受到影响。艾利森马来西亚分公司已停止1997年37亿马币的投资计划。

印尼国营航空签定采购的6架空中巴士,也从1997底开始延滞付款。荷兰航空公司指出,力欧亚航线业务目前已下挫4%。比利时航空也预期,1998年全年,来自亚洲航线的收益将下挫10%至15%。法国航空因为在港投资成本过高,决定将亚洲地区总部迁往曼谷。

世界著名评估公司穆迪最近以对东南亚贷款太多为由,宣布将2家法国银行债信降级,并对其他7家欧洲银行的债信提出警告,原因是此等银行皆拥有大量亚洲企业贷款。根据标准普尔债信评等公司报告显示,涉入亚洲金融业务最深的20家欧洲银行,1998年税前获利预料平均缩水75%。标准普尔评等债信公司指出,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欧洲银行界的冲击比原先预期的要高得多,估计将对欧洲银行带来200亿美元的亏损,其中受创最重的是股权交易、证券仲介及承销业务等。

有些银行,特别是法国银行,由于涉入亚洲业务太深,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下受伤的确不轻。根据美联道琼社报导,目前正进行民营化的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主要投资地区集中在南韩、印尼、泰国及马来西亚,而这四国又是东南亚金融风暴的重灾区,令该银行面对一堆坏帐,使得该银行1998年获利状况不被看好,从而也阻碍该行民营化的进度。

法国银行“社会综合”(SOCIETEGENERALE)的情况更遭,它除在上述4个重灾区有投资业务外,还加上菲律宾的坏帐,使它面临67亿美元的损失。雷曼兄弟公司伦敦分公司的一位分析家说,他们目前最关心的是法国银行界的情况,因为它们的处境的确不妙。

德意志银行表示,1997年纯利只足以支付未经撇帐的股息,而为应付亚洲危机而拨出8亿美元的准备金。这个消息令评级机构IBCA调低德意志银行信贷评级,标准普尔也将其3A评级作负面监察,但表示可能不会马上调低其评级。

同时,IBCA正监察四家德国银行,包括捷能银行(DresdnerBank)、商业银行(Commezbank)、巴伐利亚州立银行(BayerischeLabdesbank)及西德意志银行(WestLB)的信贷评级,因为他们向韩国、印尼及马来西亚的贷款占资产净值颇高的比率。IBCA执行董事布拉说,有可能调低部分银行的评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欧洲银行因为亚洲经济灾情而遭降低信用等级。美国信用评级穆迪投资人服务公司最近指出,该公司已将英国的渣打银行、德国第3大的“商业银行”及北德土地银行等列入信用观察名单,可能会降低其等级。穆迪表示,这些银行在亚洲经济不稳地区都有大量的放款。

据雷曼兄弟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约翰﹒李维林预测,亚洲金融风暴将使欧洲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一旦欧洲经济增长减缓,将使新的工作份额大大减少,德、法和意的失业率仍将维持在历史性最高点,甚至阻碍欧洲朝向单一货币的目标迈进,也使未来减少预算赤字的目标受阻。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严重波及东欧、前苏联各国,便可能影响欧洲经济复苏。

日本对亚洲出口受创

过去日本一直以为亚洲虽然是它的市场之一,但并不是它主要依赖的市场。然而,这次亚洲金融风暴对它产生的巨大冲击,着实使日本大吃一惊,从反面使日本体认到亚洲市场和亚洲经济的重要性。

过去10年来,日本对亚洲的出口大幅增加,亚洲9个国家包括香港和中国进口的40%都来自日本,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出口已超过了过去所依赖的北美市场。近年来,日本经济增长停滞,内需不振,全靠外销,而亚洲国家快速的经济增长使进口需求大增,日本经济增长几乎由亚洲国家的进口所支持。

日本对亚洲出口受创最严重的地区以南韩、泰国和印尼为主。南韩近年来原是日本第2大贸易顺差国,仅次于美国。但1998年1月情势出现变化,日本对韩出口重挫41.6%,贸易逆差达34亿日圆。日本对泰国出口虽不如对南韩惨烈,但也有34.5%的降幅,顺差仅有17亿日圆。日本对印尼出口也下降18.3%,但逆差却高达918亿日圆。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日本产业对亚洲出口下跌的趋势自1997年底以来日趋明显,尤以原料及相关工业受创最为严重。8月份对泰出口便有两位数负增长。10月后的情况更糟,原来对泰以半成品及机械零件为主的出口,需求量正在不断下降。其他国家的情形也类似。工厂设备是日本对亚洲输出的主要项目。然而,当这些国家经济衰退时,便很少再添置。目前,东南亚国家正在重新检讨它们的投资设厂计划,使日本生产厂家不能不重拟销售计划。日本长期信用银行预测,日本1998年的出口量增长率将因亚洲市场的不景气,从1997年的9%滑落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