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1:社会生活卷
17888000000012

第12章 民俗风情篇(12)

插箭之日的清晨,每户派出壮年男子(没有壮年男子的,少年亦可)骑马聚到山头的箭垛前。当参加插箭的人们到齐后,煨桑开始,拉开整个插箭活动的序幕。随即念“桑义”,同声高呼“拉加罗”,意为“天神战胜了”。据说33天之主帝释的部下天神和非天主金曜的部下为争夺如意树上的果实而连年征战,若非无得逞,将有毁灭世界的危险,牧人们高呼此口号以声援天神。在一片响彻云霄的欢呼、鸣炮、螺号声中,插箭节的仪式便正式开始了,威武的男子们骑着骏马、手中高擎各家早已准备好的彩箭,自左向右绕箭垛三周。活佛、寺院、头人的彩箭,高大气派,彩绘扎制得也十分讲究。其他农、牧民家庭按各自的经济能力制作,每户均有一只。箭垛地基,埋以经卷、经文和果品、牛奶等供品。前一年的旧箭在插箭仪式举行之前清理掉一部分,插箭节这一天人们将箭翎插进箭垛,新箭簇拥着旧箭,蔚然矗立于山巅,象征着战神的威严,象征着一个部落不可欺凌、不可战胜。待两支最长的公用箭(一支属大活佛、一支属村庄)插完后,人们插个人的箭。箭都插齐后,再用细长的羊毛线将箭堆缠牢。之后,便到离插箭处较远的插旗地点,煨桑、插旗,然后扬“隆达”。“隆达”意即风马,四角印有虎、狮、鹏、龙四物。其含意是好运像腾空而驰的骏马、威震山河的猛虎、咆哮如雷的山狮、展翅千里的大鹏、独霸长空的玉龙一样亨通。一时间,乘风而飘的隆达像雪花般飞满天空,飘满山岗。

◆新娘“红盖头”的由来

“掀起你的红盖头,情总是那样浓……”一首歌谣把它唱响大江南北,唱得情意悠长而且妩媚动人。

最早的盖头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寒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

红盖头在我国许多地区存在,是民间迎亲途中的礼仪之一。这一习俗由来久远,而且联结着一个久远的传说。远古时期,百姓触怒了天帝,于是,天帝降下洪水灭绝人类。但天神不忍心让勤劳善良的伏羲、女娲两兄妹无辜受难,便送给他们一只竹篮,让其以篮代舟躲过灾难。洪荒过去,人烟绝迹,唯有他们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女娲结草为扇,以遮羞颜。后世婚礼新妇执扇就是纪念这件事。但扇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代替了。新娘因为旧身份的丧失和新身份的开始,容易被邪魔乘虚侵入,为了把新娘从旧身份、旧生活中分离出来,盖头便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措施。

及至近代,“指腹为婚”和“订娃娃亲”又相继出现。男女双方在结婚入洞房之前,均不许看清“庐山真面目”,所以盖头这种象征隔离的措施仍有利用价值。后来又扩展成为有帷的车、花轿等。唯一有权揭开遮盖物者为新郎。

红盖头,红色象征着喜庆,象征着鲜艳,盖头则遮盖了历史旧俗。掀起红盖头,那份彼此人生的心跳,那种新生活的开始,那种新人相视而脉脉含情的动人时刻,总是让人动心,令人难忘。

◆风灯奇观

海南岛西南沿海地区原属古崖州,几百年来流传的放风灯活动,颇受农民欢迎。农闲时随时都可放风灯,而以元宵夜最盛。时至今日,放风灯已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文娱竞赛活动

风灯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呈圆锥形,一般高二米左右,底圆,中空,直径一米左右,用竹扎成支架,糊上纸即成。它依靠多烟燃烧物燃烧积聚的气体的冲力升上夜空,人们看到的便是通红的灯体;又因升空后顺风飘移,故谓之“风灯”。“灯”与“丁”偕音,人们最初是为祈求人丁兴旺而放风灯的,后来放风灯的含义增多,种田人放风灯希冀风调雨顺,生意人放风灯企望发财,出门人放风灯预卜前程……总之,风灯寄托着人们的愿望。今天它更多的是人们为庆祝丰年的娱乐活动。

◆饺子的来历

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完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当人们吃着这滑润适口滋味鲜美的水饺时,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来历,谁能不惊叹我们文明古国的面食奇葩呢!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饺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逢初一家家都会做饺子吃,宝贵人家还会把金银小馃包在饺子里,吃到的人一年都有好运气。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不同时代,饺子的名称不同。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

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相同。北方人叫“饺子”,南方不少地区却称之为“馄饨”。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分为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还有煎饺、蒸饺、水饺等区分。

关于饺子的来历,民间还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

一天,奸臣潘素水对皇帝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变成神仙。于是皇帝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一个叫苏巧生的厨师被选上了,他凭自己高超的技术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每个都令皇帝满意。可做最后一次饭时,苏巧生却不知该做什么了。绝望的他就把菜案上剩下的羊肉和菜剁碎了,胡乱搁上调料,用面皮包了,在锅里煮熟后呈给皇上。苏巧生呆呆地坐着等死,却不料皇帝说今日的饭最香,还问那是什么东西,苏巧生看那扁扁的东西,信口说那是民间美食--扁食。皇帝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苏巧生却对这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溜了。后人为了纪念苏巧生便学着包扁食吃。扁食便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喜爱的食物。

◆王家大院--华夏民居第一宅

灵石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这不仅因为它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更在于它散发出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元仁宗皇庆年间,王实用一副担子挑起全部家当,在静升村安家落户。后经过几百个春秋的苦心经营,王家由农到商,由商到官,成为当地有名的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绅。在仕宦儒商的辉煌顶点,王氏家族不惜工本建造自己的生活家园,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在不经意中谱写出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巨制鸿篇。

现在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处建筑群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大宅深院54幢,房屋1052间。两堡对峙,一桥相连;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建筑是时空的艺术,在建筑语言中装饰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装饰,就没有建筑。王家大院的装饰艺术,集中体现在砖雕、木雕、石雕上。所谓的“三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照壁、帘架、柱基石、门枕石等多个方面。刀法娴熟、技艺精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一路连科、二十四孝、岁寒三友、四季花卉、五蝠(福)捧寿、凤凰戏牡丹、老鼠拉葡萄、狮子滚绣球、仙鹤指迷津等等,可以说是汉民族民间吉祥图案的集大成者。

这些装饰品不仅是文人出题画家绘画,再经由民间艺人雕刻成型,还有美学家理论上的指导。清代著名美学家李渔,在他的美学著作《闲情偶寄·居室部》中,创造了以梅或以山水画作窗的“尺幅窗”、“无心窗”。意思是说,夏天,窗户上不安窗棂,借屋后的真山真水入画,形成一幅天然山水画装在窗框上;冬天则绘制一幅山水画装裱在内窗框上。这就是李渔所说的:“是山也可以作画,是画也可以作窗。”使房主人足不出户即可以置身于丹崖碧水茂林修竹之间,随意四季花卉,珍禽异木。王汝成住宅区后的窗户正是李渔美学观点的创造性实践。由凤戏牡丹、喜鹊登梅、文人四艺、一品清廉、修竹劲松、杏林春宴、玉兰锦鸡组成的木雕窗户小景取代了窗棂,分别寓意荣华富贵、喜上眉梢、儒雅秀美、清高廉洁、一举及第、玉树临风。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装饰,使后室之中有虚有实、有情有景,而且,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显示出了主人浓厚的志趣与情趣。正是这些艺术品使得王家大院亲切而不媚俗、华美而不奢靡、高雅而不粗鄙、自然而不做作,成为民居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位于王家大院西边的花院书斋,是主人养性修身、研究学问、探讨知识的地方。这里三座小院,明快通达,将南北风格融为一体,引人探幽入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院门的设计和造型。月洞门、垂花门,方中套圆,圆内有方,方圆互衬,从不单一。这清静幽雅的环境,似乎还在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自然是颐养性情、著书立说之最佳所在。

王家大院的文化内涵,表现在随处可见的楹联匾额上。特别是匾额,它装饰着各个院落入口处的门楣和厅堂,数量达120万之多,在内容上大都取自《四书五经》,可以说是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有出处。书院腰门上有一块册页额,上书正楷“汲古”二字,并附有司马公五言古诗一首:“吾爱董仲舒,穷径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诗的大意是说,我爱董仲舒认真学习儒家经书的精神,自家虽有花园,三年也不去看一眼。到后来举贤及第,成为汉室重臣。“汲古”是说像一桶一桶从井中汲水一样,一点一滴地从古人所著书本里学习经验和知识。这块匾额是启迪后人要努力学习,光宗耀祖。这许许多多的匾额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有贝叶匾、此君匾、手卷匾、碑文匾等等。它们起着画龙点睛、揭示建筑主题的艺术效果,使王家大院成为“国宝、人类宝、无价之宝。”我国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在评论王家大院时曾说:“全凭文品论高低。”

◆老腔艺术

2000年前,黄河、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一群船工,他们拉船时总是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一齐用力。有人用一块木头有节奏地打击船板,这号子便更有了一种号召,一种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拉了100年,就这样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齐吼齐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拉了1000年,一人起头喊号子成了一人主唱,众人跟着一起喊成了众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成了乐器,黄河岸边有了老腔。于是,老腔成了戏,有了唱腔。

老腔用皮影表演。只要6个人就可演唱一出让人荡气回肠的戏来。一出戏由一人主唱,生末净旦丑全担,其他5人帮腔。主唱怀抱月琴,边弹边唱,还要打板打锣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别负责板胡、大号、手锣、勾锣、铰子、梆子、铃铃和木块击板。近10种乐器由5个人承担,每个人身边都是几件家什,放下这个便拿起那个,搭档配合是十分默契。

这些古老原始的乐器演奏出铿锵而悠远的旋律,有力地烘托着老腔的唱腔。老腔带着一人唱满台吼的气势,带着以木击板的震撼,去唱征战和剿杀,去唱牺牲和失败。在老腔台下听老腔,那一声似乎从脑后发出的略带沙哑的唱,厚重而深沉。它唱出得胜英雄气吞山河的豪迈,唱出失败的英雄马革裹尸还的粗犷和豪迈,唱出陕西人的冷倔和苍然。在老腔台下听老腔,仿佛考古学家找到了古战场,听到了刀枪剑戟的撞击和古时的人喊马嘶。在老腔台下听老腔,心胸会慢慢地装进大山和江河,驱赶去戚戚的小气,生出一股豪气,一股无畏。

老腔戏的剧目以三国故事为最,有《长坂坡》、《出五关》、《取西川》、《收姜维》、《定军山》、《战马超》等30多本。

老腔生于华阴,生于张氏家族,曾经辉煌过。那是在明、清两代,华阴境内有10多个班社,活跃在陕西、山西、河南一带。现在,华阴老腔有些萧条。张新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十个戏本,张新民视这些戏本为张家珍宝。只是新民的儿子却死活不上这个套,这引起人们对老腔的忧虑。另一个资格最老的班主“白毛”名叫王振中,虽然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白毛年过70,说起老腔就激动,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能唱得人激动流泪。

现在加上几位只能伴奏,不会演唱的演员,全国一共只有12位老腔演员。然而,老腔老调,仍然滋养着当今的文化人。金庸先生登临西岳华山,在观看老腔皮影戏后,不禁兴奋题词:“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止。”张艺谋、赵季平、葛优等文化艺术界的“腕级人物”也都从老腔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打造更多更好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