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17891800000021

第21章 狭义微反应

人们通常认为,表情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面部表情,另一个就是动作表情,也叫做肢体表情。在上一篇中,我们介绍了微表情是一种特殊的面部表情;其实,某些动作也有特殊之处,而这些特殊的动作我们就称为微动作。本章,我们需要了解微动作的原理及其分类。

心理学在大众心目中向来是一个透露着神秘色彩的词汇。为了迎合大众对心理学新鲜感的追求,当下的许多小说、电影乃至电视节目中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心理元素,山东卫视的调解节目《解开你的心结》、江苏卫视的测谎节目《非常了得》中,也因特别加入的“微反应观察”环节让观众过足了“读心瘾”而备受热捧。传媒中无处不在的“心理透视”可谓精彩绝伦,让每位观众都渴望成为一名测谎专家,但微反应读心术真如大众认知的那般神乎其神么?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一探究竟。

什么是狭义微反应

微反应这个名词在心理学领域还很年轻,在心理学漫长的渊源和短暂的发展史中从没有一个学者提到过微反应。自1879年冯特(Wilhelm Wunl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以来,从开始的构造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争辩(构造主义主张研究人的心理构成,机能主义则提出要让人的心理适应环境),到后来的格式塔亦或精神分析(格式塔学派着眼于意识的整体性,而精神分析学派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潜意识心理),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始终是围绕心理展开的,从行为主义开始,心理学才和人的外部行为紧密地联系起来。

然而,微反应的研究历史比心理学要短,只有极少部分的内容能够与普心联系起来,但在当下,微反应这个心理学领域的新词却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有的读者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本篇的标题不是和微动作有关吗,为什么又要再次提及微反应?别急,继续往下看。

有印象的读者可能会记得在第二章中,我们正式进入内容之前引用了一个来自梅拉比安的公式。在整理微反应的相关概念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悖论让我很伤脑筋。

我们知道微反应是从英文单词“Micro-expressions”翻译而来的,“Micro-expressions”是一个连词单词,即由“Micro”与“expressions”两个子单词构成,“Micro-expressions”的意思应该是两个子单词含义之和。照此逻辑,在“Micro-expressions”的翻译中“Micro”与“微”对应,而“expression”则与“反应”对应,所以“expression”应该是反应的意思。但在字典中,“expression”一词的中文意思是表情、脸色或声调,完全没有反应这个翻译。按理来说“Micro-expressions”应该被翻译成是“微表情”、“微脸色”或者是“微声调”,怎么就成了“微反应”呢?我们称这个悖论为“微悖论”。

在艾克曼的若干著作中就多次出现过“Micro-expressions”一词,虽然在《情绪的解析》、《说谎》等书中将“Micro-epressions”指意为“面部微表情”,但是“Micro-expressions”绝对不会是微表情那么简单。

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仅仅依靠面部表情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我们的面部表情之外,身体的行为动作也能够有效地映射出我们的心理状态。同微表情原理类似的是,当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首先的反应往往也是最真实的。人终究是动物,日常生活中我们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小动作绝大部分都属于无意识行为并且包含大量的信息,我们把身体的这些反应称为微动作,这就是人的动物性。在本篇的内容中,微动作同微表情一样,是广义微反应的一个分支。

如果我们能够观察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言意义,并做出更为全面的分析,与之相对应,我们就能进行更为全面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写的是一本全面介绍广义微反应的书,而不仅仅是针对我们的面部表情。全面的了解让我们距离微观世界更近了一步。

因此,我们在这里使用“Micro-expressions”一词,其内涵就不仅仅限于面部表情。有悖论,自然就有自圆其说,微悖论我们同样可以提出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expression”一词的中文意思有表情与声调,即“expressions”=“表情”+“声调”;在上一章中我们提到,广义的表情包含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两个分支,即“表情”=“面部表情”+“肢体表情”;所以“expressions”一词就是面部表情加行为动作再加声调,即“expressions”=“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声调”,故“Micro-expressions”=“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Micro-expressions”即我们所说的广义微反应。这个解释个人觉得挺完美,并且一直被我津津乐道。

通常时候,我们也将“微动作”直接说成是微反应,这样的说法虽然让许多人产生混淆,却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在汉语语境下,提及“反应”人们通常首先会联想到的就是我们身体上的反应,即广义微反应中的“微动作”。本章所要介绍的是狭义微反应,即在应激情况下身体做出的细微小动作。

愤怒也能伪装

在写作本书时,许多朋友向我询问的大多是关于“读心技巧”的内容,即通过外部行为直接观测他人的内心世界,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有很大难度。我们经常会向向我们咨询的朋友举出一些实例来让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但得到的反馈大多是将信将疑的。这里为大家举一个例子。

微反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成语、俗语就与微反应息息相关。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拍案叫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用于表达他人观点或作品得到认可。还有一句俗语叫做“拍桌子、打板凳”,这句俗语是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事愤怒不满至极,两者同样是一个“拍”的动作,却表达着来自内心不同的情感。

很多时候,许多动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主观意识支配并进行伪装,即所谓的假动作,从而让别人接受到错误的情绪信息。那么如何判断动作的真假呢?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我们只要通过动作和语言的一致性就能够轻松地完成判断。

一次,我无意中参与了我的两位朋友的谈论,在这里将其中一位叫做“A君”。A君表示,很多影视作品中的愤怒都是假怒,例如“官员一拍堂木,气得全身颤抖,遂怒喝‘大胆狂徒!’”,而真正的愤怒应当在“拍”的同时发出“怒喝”。同理可知,真心的赞美亦应该是在“拍案”的同时“叫绝”。

另一位朋友听后表示并不认可,嘴是人能够控制的,手亦是人能够控制的,只要多加注意,保持两者一致并不困难,如果言语和动作一致就判断其是真动作的话未免草率了。

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假动作的动机是什么。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任何行为都是需要动机的。那么在该影视作品的情节中,假怒的动机是什么?演员真实的情绪又是什么呢?其实,影视作品中演员的情绪难以捉摸,不是很具有代表性,因为这是由导演安排的。例如需要表现愤怒,导演完全可以提醒演员这一点,让他表演的愤怒更加真实一些。A君所谓的影视作品明显已经过时了,可能是老片子,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明显的假怒,是因为这样的表演可以使怒的情绪更为生动;或者A君看的是戏曲,但在我的印象中戏曲表现愤怒的形式应该是诸如“哇呀呀呀呀,大胆狂徒!”之类的,与A君的表述有一些差异。无论如何,这些表现手法都为了渲染影视作品,无可厚非。

分析抢座时的假怒

同样是假怒,我们可以举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例子,在此我们同样以A君为例。

案例:图书馆的争执

在讨论假怒问题的前一天晚上,A君与别人发生了争执。

争执的起因是别人抢了A君在图书馆看书的座位,而与A君争执的一方是一个身体强壮的角色,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自从A君迈入大学校门以来,去图书馆占座位看书就成为了爱学习的A君每天不得不做的事情。为了督促自己学习,A君还在图书馆自己所占的位置的桌面上,用碳素笔描下了一个弱弱的“早”字。

一次,图书馆要进行环境检查,书桌上不能放书本,A君就把自己堆积如山的书搬回了宿舍,几天下来乐此不疲。

可是有一天当A君再一次来到图书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座位已经“名花有主”。·A君与这位朋友发生了争执。争执的过程中,A君“啪”地猛拍一下桌子,只见桌面轻轻颤抖了一下,随后大吼一声“混蛋”,拍与骂之间有明显的停顿。

原理:动作与声音的间隔是情绪真伪的重要指标。

分析:

这个问题和刚才谈到的影视作品中多为假怒有些类似,A君的反应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他很愤怒,但如果这个愤怒是假的话,那就是什么情况呢?我们首先要知道A君假装愤怒的动机是什么,联系具体情况可以得到答案:假装愤怒的动机可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害怕。由于发生冲突的对方过于强壮,使A君接受的刺激已经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了,所以A君此时应该是害怕而非愤怒。根据一致性原则我们可以知道,A君在拍与骂之间的明显停顿就是因为愤怒是假装的。如果A君是真的愤怒的话,“拍”的动作与“骂”的语言应该是几乎同时的。动机是假动作的一个前提,这一点很重要。“拍案叫绝”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动作“叫绝”的动机可能是讨好或是取悦对方之类的。

在刚才讨论的双方中,第二位朋友的说法的确很有道理,只要稍加控制,动作和语言的一致性就会很容易达成。那么“微反应”岂不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靠了?只要遇到一个谎言高手,“微反应测谎术”岂不是毫无用武之地了吗?

事实上,这样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只要全面掌握微反应象征意义,即能使对方“防不胜防”。有关研究表明,虽然大部分人对动作表现都可以进行主观控制,但第四章中提到的瞳孔就是人们无法控制的动作。瞳孔的内容其实应该属于微动作,但由于瞳孔位于在人的面部,所以就放到了第四章中。

实验表明,在刺激有效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被试的最初瞬间反应都是不受思维控制的,准确率达99.9%。当然,这些反应很快就都被控制和修正了,且动作幅度很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着重研究微小瞬间反应的原因。

当然,99.9%的正确率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刺激的有效性。制造一个有效的刺激需要抓住两个特性。一是刺激的突发性。让被试在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刺激,使被试不经思考而让身体本能地作出最直接的反应。二是刺激强度的可递增性。通过询问与事件相关的敏感词语或运用物件引发被试较为强烈的心理波动,让其通过微反应的方式达到一个外显的目的。

当掌握了有效的刺激方法和动作的相应涵义后,通过微反应洞察心理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技术”,同时它的可靠性亦是可圈可点的。

上文提到,微反应即细微的小动作,要掌握这个“微”字的玄机,还需要掌握大量的“动作涵义”。然而,如果要绘制一份“动作的相应涵义”,所得的绝非是简单的二维平面图,而应是一幅复杂的三维立体图,其第三维,即是除了动作、心理意义之外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就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与微反应的关系

提到中国的文化差异,跃入我们脑海的是56个民族不同的穿着打扮、风土人情与宗教信仰,而如果我们放眼整个世界,又会有怎样的天差地别?

在上一篇中提到,我们的面部表情不受文化的影响,而是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的。微反应同微表情不同,长时间的文化熏陶对人的行为影响不可小视。在作微反应判别时增加对文化差异的维度将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因此动作的文化差异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一项补充内容。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身体语言上的差异一般归纳为以下三类。首先,相同的想要表达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用不同的身体行为表示。

例如在表示自杀时,因为各国文化传统不同,日本人用手模仿匕首刺向自己的腹部,美国人用手模仿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而中国人一般是掌心朝下伸平在自己的颈部做一划动姿势。

其次,同一身体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同样可以举出一些例子:生活中常见的大拇指上翘动作,其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好”、“赞同”;但在美国文化中,大拇指的上翘不仅仅表示“好”、“赞同”的意思,还有请求搭便车的意思;而大拇指的上翘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是一种粗鲁且具有攻击性的手势,在公共场合被绝对禁止。

第三,一些身体行为只是某种文化中特有的,不可泛泛而谈。

例如在美国,拇指按在鼻端,其余四指张开,表示蔑视(为了加强蔑视的程度,可以双手齐用);而在中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

忽视文化差异而贸然对某个动作下定义往往容易弄出笑话,甚至惹得飞来横祸,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在电影《刮痧》中就有类似的情节。

案例:刮痧惨剧(题材来自电影《刮痧》)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曾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激动地告诉所有人:我爱美国。丹尼斯是许大同的儿子。一次丹尼斯闹肚子,在家的爷爷便用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丹尼斯的病情有所好转。可是不久,许大同被警察抓了起来,因为不知从哪里来的照片上,儿子丹尼斯的背上道道血痕,警方怀疑许大同虐待儿童。在法庭上,许大同为自己辩解,并且表达了在中国有“seven jing eight mai”(七经八脉)的说法,但是无论如何辩解、如何反复发表发自肺腑的言论都无法说服法官,丹尼斯背上的血痕已经成为了许大同虐待孩子铁一般的证据。

原理: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的交流,尤其是在信息闭塞的时代。分析:

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的医治方法,而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的西方医学根本无法理解中国的医药学。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让许大同百口莫辩。最终,他失去了儿子的监护权。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噩梦般降临。

电影《刮痧》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中美文化差异如此,更何况放眼全世界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入乡随俗”不无道理,用当下的流行语可以戏谑“文化差异伤不起!”

学习掌握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宛如在我们运用微反应读心术的过程中上了道“双保险”,往往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一般微反应以外的亮点。同时,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亦是有益无害的一项技能。

虽然微反应受到了较多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是有许多的身体行为依旧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在人类的语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之前,肢体语言是古代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这部分的内容,才是本章节所要重点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