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17891800000032

第32章 声音与听觉

我们接受的所有声音信息都要经过耳朵这个接收器的加工处理,有一对怎样的耳朵决定了接受声音信息的效率如何,但是究竟能够接受多少信息,最关键依旧取决于声音本身的特征。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究竟有哪些特征呢?声音的特征一般被认为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声音以波的形式来传播,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认为声音的特征就是波的特征。几乎所有关于声音特征的介绍都把响度放在最前面,最后才是音色,而事实上音色才是声音最本质的信息。

听觉的生理基础

大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对周围空气产生压力,使空气中的分子作疏密相间的运动。人的语音则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关于听觉的生理机制,首先来了解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的作用是收集信息,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个部分。动物的耳朵可以通过肌肉控制它的运动,比如兔子,它在听到任何细微的声音时都会把耳朵竖起来,然后仔细判断声音来自何处。人耳的运动能力要差很多,但依旧有一部分人的耳朵是可以动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以调侃一句:原来你没进化好啊?不过经验告诉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耳部,经常尝试着让它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人的耳朵还是可以运动的。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一般人还是听说过鼓膜的,当声音从外耳道穿到鼓膜时,便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运动,这条传导途径被称为生理性传导。当然,听觉还有其他的传导方式,如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内耳则是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耳蜗内有基底膜,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含有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毛细胞便是听觉的感受器。

声波经过耳廓与外耳道到达鼓膜,镫骨(三块听小骨中的一块)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毛细胞一兴奋,就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最后产生听觉。当然,听觉的产生仅仅依靠这些器官是不够的,也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

面对同一个声音信息,不同的人由于听觉的生理基础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变化,这和视觉是类似的。对于视觉而言,同样是红色,正常人看到的就是红色,而红绿色盲看到的就是灰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响度与音调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具体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一下。

1.音色的分析

音色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音色就是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振动的速度)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

在语言学中,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是语音的四要素。这里的音高相当于音调,音强相当于响度,而音色就是音色。所以语言学中的许多要素和声音特征是相同的,只有音长不属于声音的特征。其中音色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以不同的音色作为基础,构建了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音色的变化也是最丰富的,就好比两个人说同一句话,即使响度、音调完全相同,我们也能够将两个人区分开来。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也不同,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音色同样不一。

虽然音色在语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却不是表达语义最重要的手段,音色所体现出的仅仅是语音的特征。响度、音调在表达语义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其中响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与音调的共同变化形成了声音特征的语义。

2.响度的分析

根据声音的振幅、频率等不同,当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可以产生拍音、混合音和声音的掩蔽,我们称之为声音的掩蔽混合现象。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即响度)大致相同,频率也很接近,会听到声音的起伏,即为拍音(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是平时的“交响”);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相差较大时,则产生混合音;当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只能感受到其中一个较强的声音时,就形成了声音的掩蔽。声音的掩蔽又分为三种: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听上去好像很复杂,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因为没人会无聊到把这三个掩蔽小类别记住。许多物理学家也没有记住,比如兹伟克(Zwicher)或是沙儿夫(Scharf),但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收到的掩蔽作用就大;频率相差越远,收到的掩蔽作用就越小;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也增加。

当置身于声音嘈杂的环境中时,想让别人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清楚自己的声音,这时候很多人往往都会提高自己声音的分贝。声音的掩蔽现象告诉我们,强度越高,掩蔽作用也越强,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所以提高自己声音的分贝的确能够让别人听得更加清楚,因为你的声音响度增加的同时,其他的声音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蔽了。想想看,当形容声音响度很大时我们通常会用到哪些形容词?当一个人说话时的响度提高又说明了怎样的倾向?

我们可以用一张波形图来记录一下我们声音的强度。

当波达到波峰的时候,声音的响度最大,这就好比是违背了重力原则一样。违背重力原则的行为必然是因为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出处于兴奋状态时我们的情绪是什么。我们想让别人听清楚自己的声音,就提高说话的响度,这时候可能的情绪是愤怒;当我们谈论某个话题或某件东西时提高响度,可能的情绪则是喜欢。

3.音调的分析

音调和响度一样也有高低,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响度,而决定音调的则是声波的频率。频率越高,波形就会越挤,波形越挤,发出的声音就越短促,我们的声带就会绷紧,进而产生较高的音调。

听觉的基本规律

听觉简而言之就是声音信息的接受,而声音信息的接受,也遵循微反应的一般规律。

喜具体,忌抽象;喜形象,忌笼统;喜浅显,忌艰深;喜清晰,忌混乱,新闻研究者程道才将人接受新闻信息时的心理规律归纳为以上几点。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听觉是具有选择性的,选择性即“趋利避害”。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我们不想听的信息全部屏蔽掉,也不可能接受100%想要接受的信息。

什么是“喜具体,忌抽象”呢?在心理咨询中有一种参与性技术叫做具体化。如果需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就必须将抽象的说法不断“具体化”,具体的信息更容易直接存储在大脑里并且更容易被接受。以新闻为例,作为一个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大家都喜欢听形象具体、清晰且容易理解的新闻,很少有人喜欢听晦涩难懂的新闻,因为很难消化并且记忆。什么是“喜形象,忌笼统”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在交谈过程中,让两个人描述同一件事情,然后让第三者转述这件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对描述更生动的那个版本第三者会转述更多的细节,这是因为人们对形象的语言的记忆更准确。什么是“喜浅显,忌艰深”呢?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在于书面语言较为规范,而口语是贴近生活的语言,人们在平时交谈的时候总是喜欢随和的容易理解的语言,没有人喜欢空想家、说大话、天方夜谭。“喜清晰,忌混乱”则是指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更容易被人接纳。

另外,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也就是赞扬和夸奖的话,这样的话能使听者的心理价值获得提升,但在喜欢听好话的同时人们似乎偏偏对“坏”话听得更清楚。我们小时候肯定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别人在私密交谈的时候不小心看了你一眼,你就会觉得仿佛听见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也许这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吧。

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听觉来进行方向的定位。

用耳朵测定声源的方位,就叫听觉的方向定位。根据音笼(早期用于研究空间定位的仪器)实验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几个规律:

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混淆。即使声源与两耳轴线的垂直平面夹角只有2度,人们也能判断出声源的位置是左还是右。

头部中切面(或两耳轴线的垂直平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如果声源在头部中切面2度到3度范围内时,人们容易判断声音出在中间,但是很难分辨出是前是后,或是左是右。此时只有转动头部才能进一步确认方向。

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做一个圆锥,那么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接下来,我们要谈论的是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中占主体的是听觉编码,其次是视觉编码。打个比方,你正在看一本书,其实你不只是在看,同时还在不出声地“读”,这些“读”过的信息像是通过了一个内部通道传递到你的耳朵里,于是你“听”到了刚刚“读”过的内容,便在脑海里留下了记忆。我们也把这些你不出声读出来的东西称为“内部语言”。在记忆字母顺序的实验中,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则很少发生混淆,这说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

只要你处于有意识的状态,每时每刻你的内部语言都会发挥作用。当你看到一串数字或者是看到一个词语时,你就会下意识地“读”出它们,所以很多时候内部语言不受自己的控制。同时,你可以经常通过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有效暗示,这些暗示的词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